2020年7月19日 星期日

實用證據派實例

李德爾(Paul Little)《你為何要信?》"基督教符合理性嗎?"(第一章)

李德爾認為基督徒在這問題上有兩種錯誤的觀點:

觀點#1:福音是非理性的。

觀點#2:作基督徒,只需要在理性上同意某一些宗教理念。

李德爾自己的看法是:

觀點#3:信主 (迴轉) 有理性的因素:理解一個合理的真理系統。不過,人必須作出道德的決定:這方面必須依靠聖靈。這是迴轉信主中的另一個因素。

人的問題不在乎他的理性能力:他的問題是,要選擇基督教。他們不願意相信:因此,問題主要是意志上的問題。

結果:對基督教的信心,是建立在證據上。是一個合乎理性的信心。基督徒對信心的理解是:信心超越理性,可是不是反理性的。

結論:基督教是合理性的。

一個預設派者(Richard Pratt)對此護教進路的批判:

(1) 人的理性並不完全依靠神。作者鼓勵基督徒在護教時,提出基督教為一個可被人獨立,自主的理性來審核的信仰。信仰不是根據神的自證,乃是根據人自主的理性所能接受的證據。

(2) 作者並沒有認為人的理性被墮落所污染。人的問題並沒有包括對真理瞎眼,人的問題知識他不願意選擇真理;而人有足夠的能力去認識這真理。

因此,李得爾把理性和邏輯分析,視為對基督徒和非信徒都是中立的。理性上的證據和論據都是中立的工具,用來說服非信徒接受基督教的可信性。

護教時,基督徒只需要幫助非信徒在他的自主的思維上更清楚,更理性,就可以被說服,基督教是可信的。

這個對人的理性的看法,不符合>的看法。人的墮落,涉及人本性的每一層面。人的個性每一面都被罪所污染。因此,理性在沒有資格作真理的裁判官。只有神才能裁判真理。

罪影響了人類到一個地步,連理性的能力都不是中立的。基督徒(應該)用理性來依靠神。非信徒竭力在思維上保持自己的自主。

因此,在面對不信的時候,是沒有中立地帶的。

李德爾為聖經的權威的辯護:他先開始提出聖經對自己的來源的見證。可是他警告讀者:"聖經的斷言和自稱雖然本身不是證據,可是還是很重要的一些資料,是不能被忽略的。"

他引用多處聖經之後,作出結論:"所以有好幾方面的證據,我們可以根據它們來相信聖經是神的話。"

再者,他討論了新舊約聖經文本的保存和可靠性。考古學和科學的證據,被用來支持聖經的權威;考古學和科學並沒有提出證據來推翻聖經。

在這一點上,李德爾正確地說:我們所讀的,我們所聽的一切事,都需要問:"這個人的預設是什麼?"才能從他的預設的角度來解釋他的結論。

雖然如此,當李氏為聖經辯護的時候,並沒有努力將這些原則實踐出來。他從沒有在書中提出,基督徒和非信徒對聖經與科學的關係的看法,是基本上不同的。他認為只有少部分的不同而已。
Even so, there is little or no effort to put these kinds of observations into practice when defending the Scriptures. Nowhere does Little suggest that Christian and non-Christian presuppositions about the Bible’s relation to science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There are only slight differences.

聖經的權威,還是取決與科學的發現–至少,理論上是如此。李氏為聖經可信性所作出的辯護,並不能防止科學證據的推翻。當科學的證據否決聖經的時候,護教便失敗了。

聖經的權威一定不可依靠人的審核;因為,毫無疑問地聖經是神的話。


證據派浮現出的問題之深層分析

聖經的完備 (足夠) 性,和聖經權威的不同範疇 (處境) 。

宗教改革時期的口號:唯獨聖經,意思是:聖經的完備(足夠) 性。護教者和佈道者的目標是一樣的。

從信仰的角度我們可以說, 聖經是不用辯護的。

信心不是沒有證據的空信,而是建立在足夠的證據上之信靠。信心尊重神的話,以之為足夠的證據。

信靠神的話為至終的證據,並不表示我們不注重"理由"。神所作的,所講的,必定有自己的理由 – 他是真理本身,也是智能的,恩慈的神。可是神並不是每次都把理由其實給我們。有時神會給我們啟示理由。因此,護教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把聖經本身為所啟示 的真理提出的理由,講解清楚。

不過,"唯獨聖經"並不表示我們在神學討論時不可用聖經以外的資料。我們只是強調,在神學或任何學科,最高的權威與準則唯獨是聖經。

在護教的過程,提出聖經以外的資料並沒有什麼問題;不過,這些資料不可以與聖經(神的啟示,神的話)相提並論。

人的思維是需要用聖經以外的資料的,因為神將我們(基督徒) 放在當代世俗世界裡,我們是需要正視它的。物理,社會學,地質學,心理學,醫學等,當然要回應聖經以外的資料。神學也不例外。因為神學並不只是誦讀聖經,乃是面對人的需要而應用聖經。

神學面對的危險是:把神學家認為人的 “需要",提升到與聖經同等權威,或甚至高過聖經。可是,靠著禱告與默想神的話,這個試探是可以克服的。

因此,根據聖經的準則來為聖經辯護,本身並不意味我們在聖經以外,加添其它材料成為我們的最高準則–雖然我們用了聖經以外的資料。這樣作,只不過是顯示聖經本身的合理性。

可否用聖經以外的歷史,科學材料來正視聖經的教訓?這樣作是否信靠這些資料多於信靠聖經?是否表示我們認為這些資料比聖經更可靠?不一定。用這些證據來論證,不可能加添我們對最高權威性的知識。只有聖經才可以提供這種的知識。

不過,若要正確地認識聖經,我們應該從不同的角度 (範疇) 來看聖經 :聖經在當時文化的處境,和在整個宇宙的處境裡的權威/意義。這樣可以看到聖經如何光照宇宙每一個範疇。

護教這可以用聖經以外的資料,可是不能把這些變成獨立的準則,而以這些準則衡量聖經。(這是傳統預設派對證據派的批判。)

我們應該呈現聖經的真相,和聖經與不同範疇的關係 (意義) 。這樣作時,我們會發現聖經有時與其它的著作同意,有時不同意。這是很自然的,因為神的話是進到有限的,墮落後的人間。這些事實可以在恩主手中用來說服非信徒。


對預設派的異議

異議#1.我們與非信徒爭辯時,不應根據從聖經來的準則來爭辯。這樣的爭辯是有偏見的。

我們應給非信徒一個沒有偏見的論證,是中立的,沒有宗教預設的。我們應該用非信徒們能接納的準則:邏輯,事實,經驗,理性–這些是真理的來源。神的啟示,特別是聖經,應該徹底地從基督徒的論證中剷除。

對異議#1的回應:基督徒已經委身生命給基督為主 (彼前 3:15) 。這種訴諸"中立"思維的護教,使護教成為 “委身基督” 的例外範疇!

異議#1好象很合邏輯和常識,特別是證據派會提出我們爭辯的焦點既然是神和聖經,那麼論證時當然不能假設神和聖經的任何事。這樣的假設是 “圓周的思維方式” ;這樣作,我們傳福音的工作就完蛋了。

注:有些提倡 “中立思維” 的 (有些自稱 “古典護教學”) 認為自己的護教法是根據聖經的,是非常 “尊基督為主” 的。例:R.C. Sproul在他的著作裡,詳細的解釋了羅馬書1:18-20,剖析了 “無神論者的心理” 。可是他們又在護教對話過程中,鼓勵非信徒用中立的思維方式;同時他們嘗試建立中立的論據,是沒有任何來自聖經的預設的。

因此這些古典護教學家,在 “中立” 這問題上不符合聖經。使徒彼得的論據是不同的:在護教上,"委身基督的主權" 當然不能置之不理!護教的處境正是我們應尊基督為主的時候。我們的言行都當尊主為大,也應鼓勵他人尊主為主。基督的主權是我們至終的預設,我們心裡已經委 身於這真理。我們徹底地信靠基督和基督的智能,應許,話語;神的話語是我們最高的真理準則。

異議#2.預設派的護教者是 “循環(圓周)思維"者,在兜圈子!

回應異議#2:我們不說:"聖經是真理,因此聖經是真理” 。(這個論據沒有錯,基督徒是這樣信的,可是一般來說,非信徒是不會被說服的。) 我們可以用500見證人來支持基督的復活 (林前 15:6) 。但非信徒會發覺我們的"循環思維" ;他若問:"你用什麼標準衡量見證是否可靠?" 或 “你從見證開始,以神跡為結論,這種的思維根據什麼知識論?” 實驗主義的哲學(休謨) 不許可這種論證。事實上基督徒預設了一個基督教的,聖經的知識論,合乎聖經的衡量見證/表象/事實的準則。基督徒用合乎聖經的準則來達到合乎聖經的結論。

那麼,這種方法應否被定罪為 “兜圈子” ?不。其實我們每人都這樣思想的。每派哲學都用自己的準則來證明自己的結論。不然沒有人的思想可以一致!相信理性是至高權威的人(理性主義者) ,在為理性主義辯證時一定要預設理性至上。那些相信感官經歷至上的人(實驗主義者)一定要預設感官經歷至上。懷疑主義者必需懷疑自己的懷疑主義(當然,這 正是懷疑主義者必要面對的難題) 。為一個至終準則爭辯時 (無論是聖經,古蘭經,理性,感官經歷/科學) ,我們用的準則必須符合我們的結論。假如這叫 “兜圈子” ,那麼每一個人都事實上在兜圈子!

既是這樣,在傳福音時就沒有話可說了?不是的。

(一) 神已經清楚地向非信徒啟示 (羅1:18-20) 。雖然他抵擋 / 壓抑這知識 (21-23節) ,可是在他的深層意識裡有這啟示的回憶。他的罪就是抵抗這回憶。也就因為他有這啟示和回憶,因此在神面前必須負責。他在心靈的深處知道經驗主義是錯誤的; 聖經的準則是真理。

我們的護教論證 (見證) 不是針對他的經驗主義知識論,乃是針對他對神的啟示的回憶–神的啟示給我們的知識論有所暗示(涵義)。若要成就這樣的見證,我們不但可以用符合聖經的準則,我們更必須這樣作。

非信徒若說,"我不能接納你的預設" 時,我們可以回答:"那麼我們再談談罷,可能我的預設會早晚吸引你 (就正如你的預設也可能早晚吸引我一樣)。我們可以繼續深入的解釋我們的思想。讓我們繼續用我們自己的預設來談一些我們還沒討論過的題目,好嗎?"

(二) 我們對非信徒的見證,從來不是孤獨作戰。神在我們的見證上加添超自然的因素:聖靈與神的話的見證,聖靈在神的話裡面的見證。(羅15:18-19,林前 2:4-5, 林前2:12-16, 林後3:15-18; 帖前1:5,帖前2:13;帖後2:13-14)。我們不要懷疑聖靈的能力!我們的見證基本上是聖靈的工具:因此,我們的策略必須由神的話語掌管。

(三) 事實上,常識告訴我們,我們常常這樣思維。當一個神經病的人以為全世界的人都要殺他時,我們與他的談話時不會接納他的世界觀,知識論。在他裡面某一層面,他知道並不是全世界都在計劃殺他。

(四) 護教可用不同的方式。非信徒若對基督徒的"證據" 提出抗議,基督徒可以換個論證方法:化守為攻,向非信徒的世界觀 (本體論) 和知識論提出挑戰。這種論證也是圓周性的,不過沒有那麼明顯。我們可以向非信徒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你怎樣支持邏輯定律是絕對的?你憑什麼相信生命有價值? 或者我們可以向他講寓言。

認為預設式的護教必讓基督徒"沒有話可說" 的人,低估神的能力;神大有能力刺透人心!他們低估符合聖經的護教是可以多元化,豐富,滿有創意的。神呼召我們作他的代言人;神給我們智能,豐盛,創意。

(五) “狹義的循環論證"與"廣義的循環論證"有所不同。廣義的這樣說:聖經是神的話,因為有很多不同的證據支持。然後,我們指出這些證據。這個論證仍然是循環 的,因為基督徒護教者用什麼準則來選擇,衡量證據,設計論證等,都是由聖經所控制。可是這樣的對話可以維持長一點,說服立比較強。

"循環性的思維” ,從這個意義來看,是與宇宙一樣那麼寬廣:因為宇宙裡每一項事實都指向見證神的真理。

怎樣成為一個好人﹖

我們能真正成為更加純潔高尚的人之唯一途徑,是把自己的心交托給上帝,因為人靠著自己所做的任何善事,都有可能滋生出驕傲和固執己見的自我中心主義。聖經這樣說:“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這節經文似乎把人貶得一無是處,但它卻是對世人的一個真實寫照。不信上帝的人試圖成為一個更加純樸高尚的人,可最終不過是一枕黃樑。想想看,每~元旦時分,有多少人信誓旦旦地要改頭換面、成為新人。

聖經直言不諱地指出,沒有一個人靠著自己的善行能配得上帝的恩寵和福分,無論他通過宗教性的朝山進香、社會服務、教會工作或任何其它類型的善事,都是無濟於事的。《以弗所書》2章8節至9節曉喻我們:“你們得救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你可以通過控制自己的慾念來掩蓋心裡的一些不良傾向。然而,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既然人心有著悖逆上帝的傾向,一個人若想變得純樸高尚,就惟有把自己的心毫無保留地交托給主。

你若想成為一個冰心玉潔的人,就必須把生命同耶穌維繫在一起,並持這樣的態度:“主啊,我懷著一顆敬虔之心來到你的面前,憑藉信心接受你的救恩。我這樣做,毫不是因為我成了一個更高尚的人或是比以前有改進。與之相反,我憑著信心到你跟前來,是為了讓你成為我的救主,讓你洗淨我的一切錯誤和罪孽。”

當我們採取這樣的態度時,上帝便會和顏悅色地說:“我要赦去你一切的罪孽和過犯,我要把你當作完美無瑕的人來看待,因為耶穌成了你的贖罪祭,他的死和獻身使你罪得饒恕。”《加拉太書》2章16節說:“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

一旦我們把生命交托給耶穌,我們不單單成了一個更加純樸高尚的人,與從未犯過罪的至善至美的主結為一體。由於你祈求耶穌成為你生命的主宰,當他差聖靈住在你裡面時,你便會化為一個新造的人。

或許這一變化不會來得那麼迅速,但只要你虔心順從耶穌,它遲早總會發生。一旦你與耶穌同行,就會一步步地經歷這場變化,並因著耶穌的緣故,榮神益人。這是出於何故呢﹖恰是因為耶穌活在你裡面且通過你作工。你雖向著自己死了,但卻讓耶穌在你裡面煥發出生命的光華。

當耶穌進到你的心裡時,他便在你裡面活著,通過你彰顯他的大愛,維護他的誡命,使你一天更比一天臻於完善,使你逐步成為一個聖潔無瑕的人。所有這些都是因著耶穌基督在你裡面塑造出了他的形像。

當你來到耶穌基督面前,蒙恩得救、罪得赦免時,在你身上會發生幾件事:

(1)你不再覺得需要同別人競爭。由於你經歷了上帝的愛和饒恕,便能事事交托、仰賴神且愛人如己;

(2)希望的火炬在心頭燃起,因為你知道你成了上帝的家庭之一員,受到主無微不至的看顧。由於你把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就會更加主動地出去幫助別人。你不再為了適者生存的生活規律終日在社會中掙紮,而是心裡充滿了主對窮人和不幸之人的慈愛和憐恤。於是,你從“人不為己,天殊地滅”這一處世法則的羈絆中解脫出來,成為你的社區中最受人擁戴的好公民;

(3)不再有違法的動機和傾向,因為上帝賜給了你一顆新心。聖經向我們印証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作為一個新人,你不再酗酒、抽煙或吸毒;也不再濫食狂飲、放縱形骸,傷害自己或他人。主已經叫你獲自由,你不再需要屈從於種種俗世的偏見或壓力。

只要我們全心全意地交托在上帝的手中,懼怕、仇恨、積怨等由於心理或情感因素所引起的病症就會一掃而光。上帝不僅僅能除掉你心中的失望、壓抑和沮喪,也能藉著基督的愛挪去重壓在你心頭的種種包袱或負擔。這樣,你就能成為一個更健康、更愉快和更有建樹的人,因為你已經掙脫了欲將摧毀你生命的枷鎖。

當然,有些基督徒在生活中遠遠沒有享受到上帝所賜的恩惠。他們壓根兒就沒有意識到基督為他們成就的一切。因此,他們在沮喪和失望的囹圄中難以自拔。

上主並沒有說他要把我們塑造成為不受任何問題侵擾且不食人間煙火的神明,但他確實告訴我們,他將賜給我們克服問題的種種法寶,假如我們拒不使用這些法寶,它們便對我們無益,甚至反倒會成為問題的俘虜。你在層層壓頂的問題面前可以變得悲觀失望、膽小如鼠起來,但作不作出這一選擇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這是因為神藉著耶穌基督已穩操勝券地克服了人生中的問題。瞧瞧你的周圍吧,教堂裡座無虛席,人們暢談神的恩典。不少人走出班房,進入事奉神的工作;另一些人則走出了他們為自己設立的懼怕、憤怒和沮喪的牢獄,心甘情願地服事神。

他們人生的故事和臉上的表情,無不見証了神的救恩的真理。心裡充滿仇恨的人,如今沐浴在愛的長河中;以往總生活在畏懼中的人,如今顯露出令人驚畏的勇氣;昔日總在壓抑中生存的人,如今臉上溢滿了平安和喜樂。

更多的見証比比皆是。主的神奇的觸摸,使人可以經歷身體上的奇變。一些人患了不可治癒的癌症,一些人醫生已宣判他們再也不能行走,再有一些人患了種種剝奪生活能力的痛苦的疾病,但主給他們帶來了醫治和拯救。

生活中不勝枚舉的活的見証叫人感到咋舌和信服。耶穌基督真是他所言的上帝的兒子,他會信守自己的諾言,懷著巨大的慈愛撫摸你,賜給你豐盛的生命,從今直到永遠。這一切是否屬實,惟獨靠你自己去驗証、去發現。若是你尚未經歷上帝所賜的豐盛的生命,祈求耶穌主宰你的生命。換句話說,你只要徹底降服在上帝的面前,虔心交托,告訴他你為自己犯下的罪感到痛悔;告訴他你決心從今以後按照他的旨意去行,在他的幫助下遠離罪與過犯,矢志不移地追隨他的腳蹤。

一旦你這樣來勾勒自己的人生,你便能認識到上帝的愛是真實的,你已成了一個更加純樸高尚的人。並且,你將穎悟到,你人生中所有的問題歸根結蒂只有一個答案,這個答案就在耶穌身上。

天國會是甚麼樣子﹖

天國是上帝的棲身地。上帝乃是天國之光,也是天國喜樂的源頭。當你們對聖經的認識臻於成熟時,就能領悟到,人對天國所作的任何物質性的描述,都不過是用有限比無限,只具有象徵性的意義。聖經把天國裡的街道說成是由精金舖的,好像透亮的玻璃;城牆是用碧玉和各種寶石所造。

只要我們一提到天國,腦海中就即刻會浮出現種種圖像,如金碧輝煌、玲瓏剔透的仙山瓊閣,或宏偉壯觀、氣勢磅礡的海市辱樓等。然而,天國遠遠超出了物質的描繪和人為的想像。天國是一個屬靈的境界,人們在這裡有著靈裡的相交,沉浸在心心相印的團契交通之中。

到了天國之後,我們就會發現,人們得到的喜樂與這個世界是有著霄壤之別的。使徒保羅十分貼切地指出:“上帝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未曾想到的。”

中世紀的哲學家們曾津津樂道於“終極的美善”。在他們看來,“終極的美善”是指生活在上帝的顯現之中。這即是天國最顯著的一個特徵,凡生活在天國之中的人將面對面地與上帝同在,而塵世中的人是絕非能認識到這一永恆的美善的。

生活在上帝的顯現之中的人是極度喜樂的,這一欣喜若狂的程度,今世的人是再也想像不到的。此外,天國裡沒有死亡、悲傷、疾患和貧窮。

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上帝。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聖經也論及了天國裡的冠冕和寶座。因此,我們可以確知,天國並不是沒有人的分工不同和差異的一鍋民主的大雜燴。天國裡仍將有分派給各人的不同職能和不同層次的責任。貫乎整個上帝的國度,不同等級的治理和體制仍將存在。

聖經明示我們,凡有幸進入天國的人將審判天使。這些墮落的天使或妖孽將服在我們面前,由我們定奪他們的命運。或許上主會指派一些人去看管別的星球。我們並不能確知自己將在天國裡擔負甚麼具體任務或職責,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天國將繼續運轉,我們都將作為上帝的特使參予治理它。

天國裡有許多的事我們確實無從得知。天國裡會有動物嗎﹖聖經裡提到,耶穌再來治理這個世界時將騎著一匹白馬從天而降,我們說不就有一匹白馬嗎﹖白馬意表著純潔和權能,所以八成只是一個像征性的說法。

我們完全可以認定的一點是,在天國裡我們將能認出自己的親人,並因再次與他們相聚而皆大歡喜。那時,棲息在天國裡的不是你的幻影,而是你真實的自我。當你進入上帝為眾聖徒預備的天上之聖城──新耶路撒冷時,你會感受到從來沒有過的旺盛的活力和盎然的生機。

在天國裡,人的頭腦也會更加發達,它將使我們長上今世的人所望塵莫及的理性的翅膀,探頤索隱、鉤深致遠,真正穿透宇宙間的層層奧秘。再者,天國之中不存在人對罪惡的畏懼感,因為上帝已為他的百姓鏟除了一切罪惡的根苗,預備了最安定和最美好的生存環境。

天國會像甚麼樣子呢﹖它比任何人所能想像到的最新最美的圖案要強之千百萬倍。除此而外,我們實在沒有甚麼別的話好說了!

人死後還有生命嗎﹖

不用說是有的﹗世上所有人都毫無例外地有著來世。你的來世生活光景如何要看你在今世與上帝的關系怎樣。耶穌說過:“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

耶穌基督所傳的全部信息表明,罪的工價乃是死,而他已經摧毀了罪和死亡的權勢。耶穌宣告說:“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復活是整個人類的希望。

使徒保羅意味深長地說: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使我認識基督,曉得他復活的大能……或者我也得以從死裡復活。

我們不但有來世,而且還要得到上帝所賜的新的身體。我們的靈不會脫離身體而獨立存在。凡相信耶穌的人將會有象耶穌那樣的復活後的身體。

聖經告訴我們,將有義人與惡人的復活。一些人將得著永生的榮耀,另一些人則永遠受到羞辱的刑罰。

凡為上帝而生存的人必會有奇妙和榮耀的身體,他們將永遠與主同在,沐浴在主榮光四溢的恩典中;凡不為上帝而生存的人,將在陰間遭受痛苦和刑罰。來世的存在是無可非議的,但來世的光景卻取決於我們“在今世”的生活狀況。

人們時常會提出這麼一個問題:深愛世人的上帝真會叫人下地獄嗎﹖上帝總是在召喚我們歸向他,他借助諸如太陽、月亮、季節和收成這些跡象來向世人顯明他的愛。他也他的僕人來警告背率上帝旨意的人,勸他們歸主。天國乃是福光滿溢的樂土,居住在天國之中的人將安枕無憂,徹底免除千年王國終結時撒但的第二次叛逆所引起的痛苦、患難和死亡。頑梗不化地棄絕上帝和不願進入天國的人只能是作繭自縛,主對他們說:“你們的意願與我背道而馳,我只有讓你們受到應有的報應。”

人若離棄了上帝,就會陷入無窮無盡的黑暗深淵。想想看這有多麼令人可怖和毛骨悚然﹗然而,這並不是上帝的初衷。上帝很不情願讓世人得到應有的懲罰。聖經把地獄描繪為永火和永無止境的黑暗。是否這一說法是關於地獄的克鑿的描繪,抑或是對失喪者因背離上帝而罹受的情感上的痛苦或懊惱的象征性表述,我們仍不得而知。但我們所確知的一點是,地獄是真實的和永存的。

在過去的幾年裡,許多人在短暫經歷“臨床上的死亡”後恢復了生命。他們中有為數不少的人在彌留之際看到了天國,一些人還瞥見了陰間地獄。他們見到了慈愛憐憫的上帝,與耶穌促膝交談。一些人祈求上帝讓他們回到今世,上帝欣然應允了;其他人要求滯留在天國裡,上帝婉言規勸他們返回,因為他們仍需在這個世界上履行自己的責任。對於所有這些人來說,這種經歷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也是他們對來世共同所作的見証。當然,這樣的經歷並不足以能証實有來世,但至少它為聖經作了一個有力的旁証:即生命必將超逾出死亡而得到延續。

聖經也十分清楚地教誨我們,人不應試圖與鬼交往。《利未記》19章31節說:“不可偏向那交鬼的和行巫術的,不可求問他們,以致被他們玷污了。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以賽亞書》8章19節又補充道:“有人對你們說:‘當求問那些交鬼的和行巫術的,就是聲音綿蠻、言語微細的’。你們便回答說:‘百姓不當求問自己的上帝嗎﹖豈可為活人求問死人呢﹖’”

當大衛王的孩子死亡時,他感慨萬千地說:“我必往他那裡去,他卻不能回我這裡來。”人死了不是進天堂,就是下地獄。我們待到死後才能與已經過世的親人團聚,可當我們還活在這個世界上時,是絕不允許與死者相交的。通過巫婆神漢說話的所謂神靈,充其量不過是假冒死者亡靈的妖魔鬼魁。

倘若你向它們妥協,它們就會騙你上鉤,叫你偏離上帝。一旦它們在你的生活中有隙可乘,便會竭盡全力來控制和支配你。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