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中古世紀羅馬天主教宣教典範(The Medieval Roman Catholic paradigm)




中古時期:AD600-1500
聖經基礎:「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裡,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3

        Bosch在這段中世紀的神學典範研究中,引用路加福音1423節「勉強人進來」作為主題是非常恰當貼切的。因為中世紀典範的始創者奧古斯丁曾與大公教會決裂的多納徒派(Donatist)有過激烈的爭辯。爭論要是針對教會的屬世性;多納徒派對「那些將基督的福音和教會的屬世性作絕對比照的人,感到憤怒與失望。…這派人士是站在正統神學上,而且,至少在形式上,比奧古斯丁更講求嚴格的道德操守。他們同時也堅持教會與國家政治要絕對地分開。」(頁285-286)但奧古斯丁強烈地反對多納徒派的主張,他認為教會不 應該脫離世界,反要為著殘酷的世界而存在。所以,奧古斯丁不但「勸」他們放棄錯誤的觀念,並且借助政府的力量來「勉強」他們歸回正統信仰。奧古斯丁認為 「以政治行動來對抗分裂教會者不算逼迫,而只是一種disciplina(管教)。藉由這般管教的實施,多納徒派可以再回歸大公教會。」(頁288)奧古 斯丁並沒有為了施壓於他們而感到不安,因為他認為所用的強逼方式只限於罰款、財產充公、流放之類而已(頁293),而非把不服者至諸死地。

        奧古 斯丁的壓逼漸漸帶來不良的後果,就是政治與宗教糾纏不清,形成政教合一的宣教年代。特別一些有野心的皇帝為要向外擴張領土,發展其帝國事業,不惜利用宗教 的影響力來強迫人屈服於國家,令教會不幸捲入政治的風波裡。宣教史上的悲劇:十字軍東征(1095-1272)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實發動第一次十字軍 東征的烏耳班二世(Urban II)並不想用武力來使回教徒歸正,但最後卻把戰爭高舉成為正義之戰,更導致很多基督徒熱烈地響應。他們同聲高喊:「神決意如此!(Deus vult! God wills it!)」(頁296)。他們認為殺人者無罪,更是一件討神喜悅的事。故不停鎮壓異教徒,並強迫他們歸信基督,好叫更多人能歸回大公教會。

宣教評估:90%教會;10%信徒
        總括 這段時期的教會雖然失去了傳遞天國信息的異象,但卻成功地勉強多人入教,其中某些殖民地國家更深受影響而把基督教定為國教。這樣的轉變,其實也栽培了不少 屬靈領袖、神學家和虔誠的信徒,使基督教信仰推至史無前例的高峰處。如要為這段時期作宣教評估,相信九成以上的人也是透過教會而成為基督徒的。然而,在這 卓越成績的背後,是否代表真正的成功呢?「勉強人進來」又是否合神心意呢?

教父時代的希臘宣教典範(The Hellenistic paradigm of patristic period)




教父時期:AD200-600
聖經基礎: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第二 世紀末受到希羅文化的影響,基督教經歷了重大的變化,而這轉變是慢慢地滲入到之前的典範中而不露痕跡的。尼特爾(Paul Knitter)對於基督教從猶太宗教轉成希臘羅馬宗教,簡潔地作了以下的結論:「這次的變化不但是在教會的崇拜儀式、聖禮的執行,以及組織、立法的結構 上,更是在教義上,也就是在對信仰最原始的啟示有了不同的認識。」(頁249)明顯地,這轉變使宣教的熱誠沉寂下來。首先,信徒們竭力地花時間在神學研究 上,並積極進行教義重整工作,失去了那股「使萬民作門徒」的特性。加上這時期的基督教漸漸被人接納,甚至成為帝國的合法宗教,信徒不單停止再受逼迫,更成 為當時被受尊崇的人物。故此,基督徒雖沒有特別發展宣教事工,慕名而信的人卻不斷上升。無怪乎Bosch這樣概嘆道:「宣教從此成為由上而下,由優至劣的 一種運動。」(頁253)縱使第三、四世紀開始有很多修道士出現,他們卻只靠基督徒愛的表現作為傳福音工具,並沒有刻意作口傳身證的傳道者。這是因為他們 專注個人屬靈生命的操練上,而非愛人靈魂的工作上。但無論如何,他們愛的行動間接地實踐了「神愛世人」的教導,甚至很多不信者都是受到他們美好的生活見證 而歸信基督的。那時代的基督徒相信「如果神的愛使衪差派了基督,成為宣教的『神學起點』,那麼這同樣的愛也應該在衪的使者身上表現出來;也就是同樣被神的 愛激勵,也倒空自己,到外面去尋找人。」(頁274-275)因此,這段時期亦有不少熱心的基督徒願意學效耶穌的榜樣,就是進到人群當中,把天國的信息帶 進腐敗的社會裡。
宣教評估:30%教會;70%信徒
        如要 為二至六世紀的宣教工作給予評估的話,深信有七成的普世宣教工作都落在信徒身上。因為這時期的教會沒有履行大使命的異象,正如Bosch所說:「教會成為 正確教義的堡壘,以至於變得內向、具強烈民族色彩,而較少關懷教外人士。」(頁280)然而,筆者所指的信徒是願意推動宣教工作的基督徒和修道士。他們宣 教的基礎是「愛」,宣教的目標是「生命」。(頁275)如約翰福音316節所說:「神愛世人 … 反得永生。」他們宣教的動力不但是因為神愛世人的緣故,更是有個盼望,就是與人同享永生的福樂。這正是上帝給信祂的人宣教的終極目的。

初期基督教末世啟示宣教典範(The Apocalyptic paradigm of primitive Christianity)




初期教會:AD33-200
聖經基礎:「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馬太福音2818-20節記載了耶穌基督離世升天前留給門徒最後 的一番話,信徒稱之為耶穌基督賜下的「大使命」。使徒行傳記載當初期教會發展時,信徒非常重視這段經文,因為他們深信耶穌的遺言(或說升天前最後的吩 咐),必然是極之重要而又務必遵行的。故此,他們以大使命作為當時宣教的聖經基礎也不足為奇。然而,要了解大使命的真正含意,就必須以馬太福音全書來作詳 細研究,而不應只單獨地看幾節經文。Bosch認為整卷的馬太福音基本上是一本宣教書,他說:「馬太主要是因他有宣教的異象,所以才會寫這本福音書。他不 是在編寫一本『耶穌生平』,而是想為他所屬、在危機中的社群預備一份指導方針,好明白其蒙召與宣教的意義。」(頁72)根據大部份神學家分析,馬太福音的 寫作日期約在主後7080年間,寫作的對象主要是猶太基督徒,其次是外邦人。至於寫作目的是因耶穌死後,基督徒遭受各方的逼迫而分散各地。為要堅定他們的信心及鼓勵他們向外宣教來見證救主,馬太便執筆撰寫這福音書。從內文可看到馬太多番引用舊約經文,目的不僅是為了糾正猶太人對舊約錯誤的說法,更是有教牧和宣教的用意。Bosch強調「教牧,是希望傳達自信給這個面對認同危機的群體;宣教,是希望為這個群體的成員壯膽,以看見四周為主作見證、服事他人的機會。」(頁74

當了解到馬太福音的寫作背景及初期教會所面對的困難後,便較易掌握大使命的意義。在2819節,耶穌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 …」究竟誰是「你們」呢?耶穌又吩咐「去」那裡?「萬民」是指那些民族?怎樣才能作耶穌的「門徒」?在16節裡清楚地說明耶穌是跟十一位門徒說話,所以 「你們」應是指當時的門徒。但對馬太來說,他在主後7080年間才寫成此書給猶太基督徒及外邦人,故在他的思想角度裡,耶穌所說的「你們」已泛指當時所 有跟隨主的人。(頁93)另外,馬太沒有記載耶穌要門徒「去」那裡,但同是符類福音書的馬可福音則記載耶穌要門徒「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可 1615);而路加福音亦記載「人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路2447)以上的記述,均可看出耶穌重視向外宣教的行 動。至於耶穌所指的「萬民」,有學者指是「猶太人以外的所有萬國萬民:也就是以前未曾蒙召的人,現在可以成為耶穌的門徒,那些以前被揀選的人,現在反而都 被拒絕在外。」(頁80)但Bosch強調猶太人也包括在萬民之中,只是他們不再享有特權。初期教會的信徒領受了基督的大使命後便積極向外傳福音,而對象 不單是普天下未認識神的外邦人,更是那些未承認耶穌是救主的以色列人。他們的目標是使所有人都受洗成為神的子民,並得著教訓遵守主道而成為真正的門徒。

宣教評估:50%教會;50%信徒
綜觀馬太的宣教思想:使萬民作門徒,確實影響第一、第二世紀的宣教工作,其中以教會的型態有著明顯的轉變。 例如從以猶太人群體為主的教會,逐漸變成以外邦人為主的教會。這都反映出那時代的教會和信徒對普世使命的領受和認同。如要為這時期作宣教評估的話,筆者認 為教會和信徒的宣教意識十分平均,因為他們都齊心努力達成耶穌基督的遺訓。

乾草堆禱告宣教小組


艾多奈拉姆耶德遜(Adoniram Judson, 1788-1850)一文中提到「乾草堆禱告會」,是推動宣教之禱告小組。

      這是因為1806年, 美國麻省威廉學院發生了一件具有國際意義的事件。當時有五個大學生外出野餐,他們熱烈討論海外宣教工作,以至於沒有注意到當時的天空中陰雲密布,突然下起 大雨。他們趕快跑到最近的避雨處,是一個高掛著乾草堆下面的小空地。在雨停之前,他們已在乾草堆下作出決定,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海外宣教工作。

       這五個大學生就是戈登‧浩勒(Gordon Hall)以及他的四個最好的朋友:艾多奈拉姆‧耶德遜(Adoniram Judson)、薩繆爾‧米爾斯(Samuel Mills)、薩繆爾‧紐威爾(Samuel Newell)、薩繆爾‧諾特(Samuel Nott)。

       從那以後,他們成立了一個小組,經常舉行與海外宣教工作有關的會議。最後,他們決定建立自己的宣教機構。這五個宣教士於1812年 乘船啟航,他們首先抵達印度的加爾各答,從那裡,耶德遜又單獨乘船前往緬甸仰光。由於他們沒有得到在印度宣教的許可,當時實際統治印度的東印度公司警告他 們除非離開加爾各答,否則會被下監。於是浩勒和諾特逃到孟買,在那裡,他們仍然不受歡迎。直到三年之後,他們才最終獲得在印度宣教的許可。在此之前,浩勒 已經翻譯了一些福音讀物,於是他們開辦了兩所學校。除了傳播福音之外,浩勒還要照顧孟買當地的病人,包括痲瘋病、瘧疾、霍亂、幾內亞蠕蟲病的患者。   

    所以主感動宣教士,真要讓他們在宣教地區能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才有機會將福音傳到不可能聽到福音之處。

保羅的宣教神學


保 羅是出身大數的法利賽人,受過希臘化的教育,曾是猶太人的拉比,並為猶太教大發熱心,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鋒。他悔改後,放下他的既得利益,成為一個宣教 士,順服大使命,面向萬族萬民,成為外邦人的使徒,他打破了猶太人的禁忌,因為猶太人向來視外邦人為狗,他能走出傲慢的猶太人中心主義,有如破繭而出,雖 然飽嘗本族人的逼迫,為主受苦,卻仍然盡忠到底。
  
有 人說:「宣教是神學的基礎」。的確,保羅的神學是很實際的力行神學,他不僅注重知識和聖經真理,也藉著實踐來發展他的神學,同時從實踐的結果來作神學的反 省,宣教所得的果子,自然地促使他也重視對信徒的牧養。故保羅的神學不是在象牙塔裡面建構的空中閣樓,他雖然在迦瑪列門下受過很嚴格的拉比養成訓練,有學 養卻不自誇,謙卑地做耶穌基督的僕人,在逼迫中仍然不屈不撓地遵行大使命。因此保羅的神學是活的神學,而不是死的神學,是宣教和牧養的實踐神學。難怪,他 的書信能成為新約聖經的主要部份,今天我們讀他的書信仍然如沐春風,不只具有啟發性又很具體,對甘心樂意去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就像一本宣教和牧養的手冊一 般。 
 
【純正的教義是保羅宣教神學的內容】
 
保 羅很注重傳講純正的教義,以基督和他的十字架為中心,使四海之內皆因信基督成為兄弟姊妹,不分彼此,合而為一。他的蒙恩經歷堅定了他對救恩的信念。因著他 受過希臘哲學和猶太教神學的薰陶,當時的諾斯底主義和猶太律法主義已漸漸腐蝕教會,摻雜了信仰,他卻能面對時代的挑戰,藉著智慧和啟示的靈幫助他發展出 一套純正的教義。他勉勵提摩太:「要保守所託付你的,躲避世俗的虛談,和那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已經有人自稱有這學問,就偏離了真道。」(提前六20-21
 
他在致加拉太教會的書信,提醒並警戒他們,不要去從別的福音,因為有人更改基督的福音,使加拉太的信徒受到了攪擾(加一6-7)。
 
【保羅的宣教策略】
 
一、保羅傳福音,並不偏待人,不僅向猶太人也向外邦人傳福音,他轉向外邦人傳福音是基督教第一次的典範轉化(Paradigm shift),只是外邦人是他傳福音的重點對象,同時也是使福音傳遍地極的關鍵,他的異象是將福音傳遍天下。 
 
二、他並以城市為福音的據點,當時羅馬帝國的省會或地區的首府如:以弗所、腓立比、帖撒羅尼迦、雅典、哥林多、羅馬都有保羅的腳蹤,這些城市是交通、文化、商業、政治和宗教的中心,使福音能由這些中心向周圍的鄉鎮擴展。
三、他從不忽視向社會有影響力的人傳福音,如:宗教界、文化界、政治界和商界的領袖人物。

四、他又能善用本族人在各處所建立的會堂,作為向外邦人傳福音的起點。 
 
五、他重視組織,在各處開拓教會後,即按立長老治理教會。

六、他重視團隊工作,以實際事奉來裝備、培植晚輩為接班人。
 
七、他認識媒體的流傳性,藉著文字將他的神學思想保留下來。
 
【保羅對猶太人和希臘哲學家的護教工作】
 
保羅每到一個城市,即先到他本族人聚集的會堂(徒十七2,17; 十八4),本著聖經與固守猶太文化的族人辯論,在這裡他是用邏輯推理,以問答式的討論方法,啟發人們的心智, 他曾是嚴謹的法利賽人,最知道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對本族人的束縛,能無畏地和猶太的文化人和宗教家探討使人得自由的真理,又能得心應手地運用摩西五經與猶 太教徒辯論。保羅因深深體會本族人對自己文化的自滿,使他為處在這文化綑綁下的猶太人著急,因此,他期望藉著外邦人的得救,來激發猶太人能發憤而得救(羅1113-14)。

他知道這些散居各地猶太人和他們的鄰居──外邦人都受到當時希臘哲學思潮的衝擊,故保羅曾在雅典的市場與禁慾主義(斯多亞主義)和享樂主義(以彼古羅主義)哲學家辯論(徒十七17)。因為保羅曾在大數接受希臘化的教育,故他能善用希臘人的修辭學,並藉著共同語言和邏輯思維與他們辯論和對話。
 
【保羅的賑災和濟貧的事奉】
 
保羅不僅傳認罪悔改,因信稱義的福音,也注重實際的愛心關懷,他實行出他所傳捨己愛人的道,在巴勒斯坦發生大饑荒時,參與賑災的工作,他和巴拿巴經手安提阿教會的捐項,並專程送到耶路撒冷(徒十一28-30)。他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稱贊馬其頓眾教會在苦難中和極窮之間,還顯出他們的慷慨,幫助耶路撒冷困苦的聖徒(林後八1-2)。

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基督教教育是使人靠上帝的話建立自己


你一生一世必得安穩……並智慧和知識。
   基督教教育並不忽視科學知識或學術造詣的價值;但它重視能力甚於學識;重視善良甚於能力;重視人格甚於知識的造就。世界需要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甚於需要具有高深學識的人;需要能以堅持操守控制其才能的人。
  智慧為首,所以要得智慧。”“智慧人的舌,善發知識。(箴4:7;15: 2) 真教育能授予此種智慧,非僅教導我們善用一種,而且善用所有的才能與學識。因此真教育乃包括我們對於自己,對於世界,以及對於上帝所有的全部責任。
  人格的建造原是委托給人類最重要的工作;現今對此問題的勤加研究,較以往尤為重要。從前各世代從未須要應付這麼重要的問題;以往的男女青年也從未遭遇像現代青年所遭遇的這麼大的危險。
  在這樣的時代中,教育的趨勢如何呢?人類所要求達到的目的,往往是什麼呢?是自私自利。現時所施的教育,大都名實不符。真教育正是與為現今世界禍害的自私野心,貪圖權勢,以及忽視人類主權與需要等行為相反的。上帝所定的生存計劃,是人人有分的。各人當竭盡所能;不拘天賦才幹的多寡,只要是忠心運用,就必得著尊榮。在上帝的計劃中,毫無自私競爭的餘地。凡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較自己的人,乃是不通達的。我們無論作什麼,都當按著上帝所賜的力量去作,都要從心裡作,像是給主作的,不是給人作的,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林後10:12;彼前4: 11;西3:2324

遵照這些原理而作的服務以及所得的教育,乃是可貴的。但現今所施的大部分教育,卻是如何地與此大異其趣!從兒童幼小的時候起,就有競爭好勝之意,因而養成萬惡之根的自私的心。
  於是爭權奪勢的事,便由此而生;並造成了急功近利的流弊,以致在多數情形之下,損害了人的健康,使人多為無用之徒。在其它許多情形之下,競爭容易導致欺詐;並且由於養成野心和不知足,便造成人生的苦惱,因而使世界充滿了騷亂與不穩定的風氣,而繼續不斷地予社會以威脅。

  建造人格的真基礎和標準,在各世代各地方都是一樣的。只有神聖的律法--“你要盡心……愛主你的上帝;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10:27 --亦即在救主的品格與生活上所表現的那最大的原理,乃是唯一穩固的根基和唯一正確的指南。
  你一生一世必得安穩,有豐盛的救恩,並智慧和知識。(賽33:6)只有上帝的聖言才能賦予人這樣的智慧和知識。
  上帝從前向以色列人論到順從他的誡命所說的話,這就是你們在萬民眼前的智慧、聰明,(申4:6) 在現今仍是同樣可靠的。
  這便是個人的正直,家庭的純潔,社會的幸福,以及國家的鞏固之唯一的保障。在人生的一切困難,危險和爭執中,唯一妥善的規則,就是遵行上帝的話。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行這些事的人,必永不動搖。(詩19:8;15:5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