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初期基督教末世啟示宣教典範(The Apocalyptic paradigm of primitive Christianity)




初期教會:AD33-200
聖經基礎:「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馬太福音2818-20節記載了耶穌基督離世升天前留給門徒最後 的一番話,信徒稱之為耶穌基督賜下的「大使命」。使徒行傳記載當初期教會發展時,信徒非常重視這段經文,因為他們深信耶穌的遺言(或說升天前最後的吩 咐),必然是極之重要而又務必遵行的。故此,他們以大使命作為當時宣教的聖經基礎也不足為奇。然而,要了解大使命的真正含意,就必須以馬太福音全書來作詳 細研究,而不應只單獨地看幾節經文。Bosch認為整卷的馬太福音基本上是一本宣教書,他說:「馬太主要是因他有宣教的異象,所以才會寫這本福音書。他不 是在編寫一本『耶穌生平』,而是想為他所屬、在危機中的社群預備一份指導方針,好明白其蒙召與宣教的意義。」(頁72)根據大部份神學家分析,馬太福音的 寫作日期約在主後7080年間,寫作的對象主要是猶太基督徒,其次是外邦人。至於寫作目的是因耶穌死後,基督徒遭受各方的逼迫而分散各地。為要堅定他們的信心及鼓勵他們向外宣教來見證救主,馬太便執筆撰寫這福音書。從內文可看到馬太多番引用舊約經文,目的不僅是為了糾正猶太人對舊約錯誤的說法,更是有教牧和宣教的用意。Bosch強調「教牧,是希望傳達自信給這個面對認同危機的群體;宣教,是希望為這個群體的成員壯膽,以看見四周為主作見證、服事他人的機會。」(頁74

當了解到馬太福音的寫作背景及初期教會所面對的困難後,便較易掌握大使命的意義。在2819節,耶穌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 …」究竟誰是「你們」呢?耶穌又吩咐「去」那裡?「萬民」是指那些民族?怎樣才能作耶穌的「門徒」?在16節裡清楚地說明耶穌是跟十一位門徒說話,所以 「你們」應是指當時的門徒。但對馬太來說,他在主後7080年間才寫成此書給猶太基督徒及外邦人,故在他的思想角度裡,耶穌所說的「你們」已泛指當時所 有跟隨主的人。(頁93)另外,馬太沒有記載耶穌要門徒「去」那裡,但同是符類福音書的馬可福音則記載耶穌要門徒「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可 1615);而路加福音亦記載「人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路2447)以上的記述,均可看出耶穌重視向外宣教的行 動。至於耶穌所指的「萬民」,有學者指是「猶太人以外的所有萬國萬民:也就是以前未曾蒙召的人,現在可以成為耶穌的門徒,那些以前被揀選的人,現在反而都 被拒絕在外。」(頁80)但Bosch強調猶太人也包括在萬民之中,只是他們不再享有特權。初期教會的信徒領受了基督的大使命後便積極向外傳福音,而對象 不單是普天下未認識神的外邦人,更是那些未承認耶穌是救主的以色列人。他們的目標是使所有人都受洗成為神的子民,並得著教訓遵守主道而成為真正的門徒。

宣教評估:50%教會;50%信徒
綜觀馬太的宣教思想:使萬民作門徒,確實影響第一、第二世紀的宣教工作,其中以教會的型態有著明顯的轉變。 例如從以猶太人群體為主的教會,逐漸變成以外邦人為主的教會。這都反映出那時代的教會和信徒對普世使命的領受和認同。如要為這時期作宣教評估的話,筆者認 為教會和信徒的宣教意識十分平均,因為他們都齊心努力達成耶穌基督的遺訓。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