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傳道者的獨特恩賜

  傳道者的恩賜有下列幾個特點:

  1.傳道者對失喪的人有迫切的愛(哥林多後書五:11
  
    失喪的人所不明白的,就是上帝的話語已經啟示:一個人若不接受耶穌成為主與救主,就不能得到永生。上帝的愛已經澆灌在傳道者的心中。他們對失喪的人有迫切的愛與關懷。

  因此,傳福音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非做不可的事!

  2.傳道者對傳福音給非信徒有強烈的渴望
  
    我們大部份的時間與精力都投注在對教會基督徒講道上。這並沒有錯。教會裡的信徒當然也需要持續被教導、鼓勵與勸誡。

  但每個地方教會一定有對非信徒有強烈負擔、願委身公開佈道和個人傳道的人。

  這樣的人就是傳道者。上帝透過祂的聖靈,已經將被上帝所愛、但卻還不認識祂的人的敏銳與關懷,放在他們的心中。

  3.傳道者是能夠傾聽與了解非信徒對福音的想法與感受的人
  
    傳道者對非信徒的想法與態度有強烈的興趣。不是去認同他們,而是去了解他們,為了傳福音的緣故。上帝把那獨一與永恆的福音交付我們。我們所面對的是與上帝隔絕、沉淪、被罪捆綁的人們。這是關乎每個人的事。

  除此之外,世上的每個人都身處於一個特別的時代、文化與社會。他或她的生活被特別的態度與信念所主導。但一個傳道者有能力了解這些特別的處境,並將這些有關耶穌基督的信息傳遞給這個世代的人。

  4.他有與不信基督的人溝通的能力
  
傳道者能用聽眾所能了解的語言來講道。人們需要聽得懂。但在這之前,必須先吸引他們的注意。他們必須被吸引來聽。要激發他們有想知道更多的好奇心。

  5.他被公認有聖靈的能力,能領人歸主(使徒行傳十一:21
  
一個人能否接受耶穌為主,不在於溝通的技巧。我們常會落入迷信方法與技巧的陷阱。愛能激勵我們盡一切力量來傳福音。

  但只有聖靈能讓人明白福音。聖靈能讓人知罪,明白自己需與上帝和好。傳道者不能予以控制。若上帝不使用我們成為祂的器皿,則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枉然。

  6.因為愛的緣故,他的做事方法有彈性
  
因為愛的緣故,我們想要接觸人的心。人們的差異是那樣大,雖然他們都是沒有耶穌的失喪者,也都需要救主。傳福音沒有絕對的方式。耶穌是獨特與唯一的,但是贏得人的方式卻有千百種。

  在新約中,我們看到不同的傳福音方式。保羅與亞波羅的方式似乎不同,而司提反則與反對的人大大爭辯(使徒行傳六、七章)。

  創造主用創意的愛來教導我們各種不同的傳福音法。

  雖然傳道者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方式與型態來傳遞信息,但內容卻必須根植於真理。這是因為不同的文化與社會背景使然。

  7.他順服主的呼召作傳福音的(哥林多前書九:1617
  
聽眾可能有積極的回應,但也可能充耳不聞。成功永遠不是傳福音與否的目的。保羅就有很負面與消極的經歷。他看到許多人歸向基督,但也被鞭打,甚至被毆打丟出城外。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提摩太後書四:12

新約之中有關傳道者的呼召


  綜觀新約,我看見主用許多方法來呼召人投入傳福音的服事。使徒行傳一開始,就談到使徒們在五旬節時被聖靈充滿,立刻開始傳揚耶穌基督為主與救主,並公開呼召人來歸向祂。(使徒行傳二~五章)

  然後我們看到兩個人司提反與腓力他們被指派為耶路撒冷教會的執事,負責照管第一個教會會眾的生活需要。他們的處境雖不同,但卻都有很獨特與強烈的佈道能力。無疑地,主已呼召並引領他們這麼做。(使徒行傳六、八章)   

    接著主將祂在世上最危險的敵人,改變為世上最有影響力的傳道者:保羅。(使徒行傳九章)

  然後我們聽到有一些傳道者來到了敘利亞安提阿(使徒行傳十一:2021),堅定的信心讓他們甚至將主的福音傳到猶太人以外的社區。

  然後我們又讀到在安提阿教會的一些先知與教師從聖靈得到呼召,分派巴拿巴與保羅出去傳福音(使徒行傳十三:1~3)。

  我們也讀到提摩太,保羅邀請他加入事奉的行列(使徒行傳十六:1~3)。我們深信除了保羅(提摩太後書一:6)及眾長老預言(提摩太前書一:11)和 按手在他身上所賜的恩賜(提摩太前書四:14)外,他必定也領受了傳福音的恩賜。保羅鼓勵提摩太要做傳道的功夫(提摩太後書四:5)。但顯然地,他也是眾 教會的領袖。他在教會中負責分派不同的職務。不過,這和被呼召傳福音的恩賜並不一定會同時進行。

  主呼召人成為傳道者並不是按著一成不變的方式。但我們發現有兩條彼此交錯的路線:主藉教會領袖和親自與人交談來呼召人。

  在新約教會中,傳道者的事工受到教會的認定與支持。顯然地,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傳道者是被主呼召來接續基督肢體的建造工作(以弗所四:1112)。

   但我們會立即碰到一個難題:當教會忘記傳福音時,會產生怎麼樣的景況?這似乎是今天世界許多教會面臨的問題。結果,主所賜予某些人的傳福音恩賜就無法被 發掘與發揮。而聽到福音的人也就更少了。或者獨立服事的傳道者無法有效地投入教會的建造,只因缺乏與教會肢體中有其他恩賜與事奉的人配搭的機會。

  這是教會最重要的任務,請仔細查看上帝把成為傳道者的恩賜給了誰。

實踐型神學家之服事型態


1. 服事的原則

    實 踐型神學家是嘗試將教會與世界相連,就是把神學思考應用在敬拜、講道和教導上,並以行動去認同或改變那些受到不平等待遇的人;不只改善他們的生活,更拯救 他們的靈魂。因為每位基督徒都是牧養者,因此實踐型神學家在重新批判並歸納出神學觀之後,將之教導每位基督徒,使他們有正確的服事觀及服事行動。

    實踐型神學家在服事行動上,被動多過主動。他們將神的話用現代語言去演繹,但是,不知不覺中聖靈卻藉著他們將帶有希望的信息傳送出去。因此,講道是聖靈的工作,是上帝用祂的大能通過人在工作。

    總之,一個實踐型神學家的權威是從專業知識和不斷的反省而來。他將生命與神學相連結,並相信道德標準可以生活化。教會和社會都會來求教於這些反省的實踐者,向他們尋求引導和帶領。

2. 教會中的應用

    教會可以用幾種方式,將聖經的教導應用在教會服事中,讓基督徒的關懷從教會內轉向全世界。以下列舉數端:

A.    對話式崇拜及講道,如:社會關懷主日,可用啟應禱文及詩歌對話,將信息帶給會眾。

B.    從小組或團契開始,將主題或社會問題帶出,讓肢體們思考反省,並鼓勵他們擬定實踐和可行的目標。

C.    每年教會可舉辦探訪社區服務機構的活動,如老人院,殘障服務中心等,讓肢體們體驗需要受關懷者的感受。

D.    注意世界近況,固定為世界各地受壓迫者祈求,如:可將事項放在崇拜代禱事項中,藉以將週遭世界帶到我們的信仰中。

E.     定期邀請外來機構主講講座,讓肢體不會與服務社群脫節,培養他們能回應世界的需要,並做出行動。

3. 華人教會中的應用

    華人教會往往比較看重傳福音,對社會上貧苦者的關顧,卻常常忽略。其實,當福音初傳入台灣時,宣教士們多半重視社會情境,辦學堂、開醫院、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教會總是走在社會前端。曾幾何時,情事逆轉,教會外的人士變成更積極。

實踐型神學家


1. 神學原則

    實踐型神學家將焦點擺在這個世界上:將世界的問題帶回教會,並以信仰回應世界的挑戰,以彰顯我們所信的,使「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受壓制的得自由。」(路418

    因此,他們是進入人群中,跟那些面臨生存之掙扎者同步,建立互動及對話的關係,誠如保羅所說,為了福音的緣故,「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怎甚麼樣的人」(林前922),最終讓人因著福音得到釋放。

    耶穌基督更是「實踐型神學家」的典範。祂將思想的實踐和反省的執行綜合起來。祂的「登山寶訓」包含了人類既有的難題(諸如痛苦、禱告、戰爭、和平、姦淫等),但卻提出了創新和批判的內涵,裡面有實踐神學家所強調的思想與反省。

2. 思想與行動並重

    實踐型神學家著重探求聖經真理、解明神的話語,但是他們所思想、所教導的卻不是無邊無際、高深奧妙的神學理論;相反地,他們認為基督徒在世界中應該活出福音,並且也身體力行。他們不只是「望之儼然」的神學家,更是「及之也溫」的實踐者。

    他 們不再全盤接受既有的神學理論,而是秉承「後批判主義」的精神,以開放的態度、敏銳靈活的洞察力來看聖經,並且重拾上帝早已賜給人們的聰明才智,取得更深 厚的牧養專業知識。換句話說,實踐型神學家帶著基督化的思想,面對世界所提出的問題,並常常將神學理論加以批判、重新歸納,再思想如何執行之。這因而形成 理論與實踐不斷反省、互動的過程。但這並非意味著他們信心動搖,或對信仰存疑。其所懷疑或反省的乃是針對過去的釋經,而不是懷疑上帝、懷疑聖經。他們希冀 從聖經中找出經文的新意義。因此,他們的批判是為重建,重建之後再執行。注重思想和行動,是實踐型神學家的特色。

3. 推翻舊宗派的藩籬

    許多舊宗派的教會已成為官僚化的組織,因此,「後宗派教會」成為一種新趨勢。Messer引 中國和拉丁美洲的教會為例,指出宗派的牆被拆毀可以是上帝所允許的,重建新的無宗派意念之教會,可能克服過去因歷史和神學解釋所造成的宗派之分歧。以拉丁 美洲的教會為例,當他們把西方世界的神學思想照抄過來,發現以中產階級為教會組成的基礎,和以勞動者、市井小民為教會中堅的結構是完全不同的。他們吸收過 來的神學理論、對神認識的角度,甚至聚會型態都與拉丁美洲教會的 處境格格不入。因此,拉丁美洲教會不得不重新整理神學信仰,好讓他們可以將之應用在身處的環境中。

4. 看重「正統行動」 (Orthopraxy),強過「正統信仰」 (Orthodoxy)

    實踐型神學家,與其說是「說上帝」(God-talk),不如說是「行上帝」(God-walk),因為他們著眼於基督的行動更甚於基督的理論。他們不從傳統 神聖不可侵犯的角度來看耶穌(如尼西亞信經、迦克敦信經中的傳統教義,似乎將耶穌視為「存在於位格裡」,一個不受個人感情影響的存在者)。而是看見上帝和世上的芸芸眾生(non-person)認同,並一起受苦。他們認為,在難民、遊民和升斗小民當中,我們可以看見耶穌那神聖的面貌,突顯出祂是「人性的上帝」,一位與貧窮人同在的上帝。這是因為,在上帝的眼中,每一個人都是神聖的,沒有一個人是沒沒無聞的小人物(non-person)。而在原來的宗派觀念裡,這些人可能只不過是一群無意義、無地位、無聲的會眾罷了。

5. 不同模式的比較

    進出奧秘的先知:看到世界的問題,不是急著解決問題,而是讓這處境成為默想的資料,在默想中經歷上帝,用這與上帝相遇的經驗成為解決問題的動力。這好像一個獨舞者,在混亂的人群中,順著自己心中的鼓聲而舞,進而成為帶領舞群的人。

    背負十架的釋放者:帶著被釋放的甘甜和幫助被綑綁者的使命感,進入世界,認同其困境,並幫助他們從看到被釋放的可能,到得著釋放。

    實 踐型神學家:站在教會裡面,擁有因上帝而來的安全感,並從這個基礎去看外面沒有安全感的世界,嘗試將教會中固有的神學體系運用在這世界中,並且在當中不斷 反省自己的神學觀。這好像一個中途加入的舞者,和世界一起跳著雙人舞,一方面調整自己、回應對方的舞步,一方面在互動中把自己領受到的節奏傳達給對方,為 的是讓亂了譜的舞蹈終究可以恢復成原先編舞者的設計。

背負十架的釋放者之牧養模式


    有學者針對人類歷史與現實世界的諸多矛盾,提出一種新的牧養模式。這種模式旨在通過正視矛盾、清除罪惡、實現平等、建立信心的團契,使一切被綑綁者都能得到釋放。

    我們的矛盾是上帝憐憫的記號。面臨生活和信心的矛盾時,我們常像保羅那樣的困惑:「因為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願意的,我並不作做;我所恨惡的,我倒去做。」(羅715)

    然而,當我們軟弱時,上帝給予力量,給予無限的恩典。

    背 負十架的釋放者看到人生的矛盾、人性的掙扎、個人生活及社會生活層面的綑綁。這種綑綁還表現在不平等的政治經濟體制中:低下的政治經濟地位是貧窮人的綑 綁,而金錢、財富、權力也成為了富人們的綑綁;因為無論「金鳥籠」、「木鳥籠」都是鳥的牢籠。窮人和富人雖然個人處境不同,卻同樣受到綑綁;而綑綁他們 的,正是他們自己的心態。然而,被釋放的窮人雖窮,卻能不受禁錮。他們「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林後610)。

    生活在矛盾中的背負十架釋放者,同樣也背負著個人、社會的罪,也受到內在外在的羈絆:自我囚禁、文化束縛、社會不平等。因此,只有依靠、經歷上帝的恩典才能渡過每一天。

    這模式的牧養事工不是憑藉個人的力量,而是群體的工作。它根植於傳統,致力於開放,透過教導形成新的信心群體。

    彩 虹是「約」的象徵,是上帝的應許、恩典的記號,表明在生命的困苦與矛盾中,上帝的恩典永不離開。在上帝多姿多彩的愛裡,我們的道路是從恩典的彩虹走向勝利 的彩虹。牧養工作「約」的特質,把我們與上帝、與彩虹群體緊密相連。與後現代主義多元化基本不同的是,彩虹群體確認一個事實:在基督裡,我們是合一的。

    因此,教會既是「約」的群體,所做的是「約」的工作。彩虹群體更是一個由不同國籍、種族、階層的人所組成,並與耶穌異象一致的獨特信心群體。

    既然彩虹群體是開放型的信心團體,就不能獨善其身,安逸在教會內;相反地,應該主動接納受綑綁者的到來,幫助那些仍然在矛盾中煎熬和掙扎的人,誠邀貧乏的靈魂在天國的福份中得享飽足。

    今 天,我們正處在理想和現實的矛盾狀況中,不平等的現象隨時隨處可見,生活匱乏、心靈貧窮的人日益增多。牧養工作已不能再沿襲過去的老套路,不能再用簡單、 枯燥的言語,而是讓人在絕望時找到盼望,從黑暗的生命中走向光明,使人完全得到釋放。為此,我們極需重新思考十字架的意義。

    十 字架本身包含著矛盾:它既代表痛苦,又帶來盼望;既被綑綁,又得釋放;既是羞辱的記號,又是榮耀的彰顯;既是受難的標誌,又是復活的象徵。十字架的救恩是 我們在矛盾中牧養的根基。我們都是曾經歷矛盾並得到釋放的人,正如主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上一樣。十字架幫助我們透過表面的矛盾,發現生命更深層的真理。

    因此,我們不能只站在復活的基督一邊,卻忽略了苦難;不能只定睛榮耀,而忘卻自己應負的代價。建基於十字架救恩的牧養,是當我們甘願背負十字架的時候,我 們才能得到真正的釋放。

    這 種方式是由內在的革命釋放外在的矛盾。重視關於自由、平等及和平等方面的教導,加深對綑綁問題的理解,從而使人認識到最大的綑綁是來自心靈,是內在的而非 外在的。有了這種共識,貧窮的就能看到自己的癥結所在,富有的也就不再把希望寄託在外在的物質、屬世的權勢上,他們的心靈將同得釋放。今天,綑綁我們的是 甚麼?

    彩虹群體要折射出恩典之光。彩虹決非單色,而是多彩的;我們要打破門戶偏見,衝破文化的藩籬,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進行跨越地區、文化、國界、種族的福音事工。

    信 心和行動是基督徒生活的基礎。我們要重新檢討作基督身體的真義所在,幫助建立嶄新的社會秩序。不囿於教會的四圍高牆內,積極走出去,進入社會而不妥協,出 污泥而不染,為的是用基督教的價值觀宣告新社會的異像。突破和解決現實中的矛盾,杜絕罪的滋長,我們既不脫離世界,又求上帝保守自己不屬於這個世界。

    作 為背負十架的釋放者的彩虹群體,我們不能整天鼓動別人背起十架,自己丟棄十架;希望別人付代價,自己享清福;期待別人受綑綁,自己得解脫。我們願意順從基 督的呼召,真誠同情貧窮大眾,熱切關心宣教事工、社會發展和公義和平,積極分享生命的豐盛,把救恩帶給每個人,使我們的生活本身成為福音的出口,讓更多的 人與基督建立新的生命關係。

    我 們是彩虹群體的一員,應注重對下一代的培養。我們更應以開放的心、活潑的靈,面向未來,面向五湖四海,面對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不分階層地位,不分語言文 化,敞開教會大門,也敞開自己的心胸,歡迎更多需要的人來到基督面前,使他們在道成肉身的福音裡得著全人的釋放,一起成為背負十架的釋放者。

先知牧養模式的實踐與應用

    理論的研究是與實踐相結合的。對不同牧養模式的探討,也是為了可以將這些理論實際地應用在教會的事工中。

    如 果教會要應用先知的模式,就要從教導著手。牧者首要工作是教導會眾明白這個模式背後的原則和意義。講道、小組分享和查經就成為應用先知模式的基礎;目的是 讓會眾明白基督徒的責任不僅在於教會之內,也同樣在於教會之外的社會中。當這樣的理念在會眾中被豎立的時候,具體的行動就容易被接納和執行了。

    在 具體行動中,牧者可以透過一些活動,讓會眾真正感受到社會的需要,例如帶領會眾探訪老人院、孤兒院、殘疾人士療養院等。這可讓會友更深了解社會和周圍人的 需要,以及自己的責任。除此之外,也可以籌劃特別主日(例如關心無家可歸者日),利用主日聚會的時間讓會眾積極參與社會關懷的活動,與更多的人分享上帝的 愛。

    另外,也可成為社會工作的義工,參與短期的社會關懷活動,並將自己的專長(如醫療、電工、輔導等)和時間貢獻給社會。將這個觀念灌輸給年青的會友尤其重要。

    如果教會經濟許可的話,教會甚至可以考慮承辦或支持療養院、輔導中心等社會機構。最後,可定期安排那些參與社會關懷活動的會友公開與教會其他會友分享。

    再者,要平衡地實踐和應用這模式。基督徒走進社會中實踐聖經的教導,是以聖經的教導為基礎。脫離了福音,社會關懷只是停留在外在的層面,並不能解決人心深處的問題。在路加福音中,耶穌就教導:好撒瑪利亞人愛鄰舍的行為是和馬利亞聆聽主話相呼應的,不能顧此失彼。

    因文化傳統的影響,華人教會比較容易陷入「個人自掃門前雪」的景況當中。就算一些教會有這個願望,也往往發現困難重重。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語言及文化的隔閡。但這並不等於我們就可以將自己圈在教會的圍牆之內。

    在華人社會當中,仍然有許多的家庭存有家庭暴力、賭博問題等。作為基督的教會,我們不能只將這些問題推給有關的政府機構,而忽略教會可能要承擔的角色。

    當教會邁入廿一世紀之刻,一些信徒對教會參於社會工作還是抱持著負面的態度,並認為教會應遠離世俗,專心追求屬靈事務。此等心理,相信我們都能理解,但若過份偏執一端,只注重進入奧秘,而忽略了出來行道,難免落入一種法利賽人的陷阱,就是忘記了我們的主也是安息日的主。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