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學原則
實踐型神學家將焦點擺在這個世界上:將世界的問題帶回教會,並以信仰回應世界的挑戰,以彰顯我們所信的,使「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受壓制的得自由。」(路4:18)
因此,他們是進入人群中,跟那些面臨生存之掙扎者同步,建立互動及對話的關係,誠如保羅所說,為了福音的緣故,「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怎甚麼樣的人」(林前9:22),最終讓人因著福音得到釋放。
耶穌基督更是「實踐型神學家」的典範。祂將思想的實踐和反省的執行綜合起來。祂的「登山寶訓」包含了人類既有的難題(諸如痛苦、禱告、戰爭、和平、姦淫等),但卻提出了創新和批判的內涵,裡面有實踐神學家所強調的思想與反省。
2. 思想與行動並重
實踐型神學家著重探求聖經真理、解明神的話語,但是他們所思想、所教導的卻不是無邊無際、高深奧妙的神學理論;相反地,他們認為基督徒在世界中應該活出福音,並且也身體力行。他們不只是「望之儼然」的神學家,更是「及之也溫」的實踐者。
他 們不再全盤接受既有的神學理論,而是秉承「後批判主義」的精神,以開放的態度、敏銳靈活的洞察力來看聖經,並且重拾上帝早已賜給人們的聰明才智,取得更深 厚的牧養專業知識。換句話說,實踐型神學家帶著基督化的思想,面對世界所提出的問題,並常常將神學理論加以批判、重新歸納,再思想如何執行之。這因而形成 理論與實踐不斷反省、互動的過程。但這並非意味著他們信心動搖,或對信仰存疑。其所懷疑或反省的乃是針對過去的釋經,而不是懷疑上帝、懷疑聖經。他們希冀 從聖經中找出經文的新意義。因此,他們的批判是為重建,重建之後再執行。注重思想和行動,是實踐型神學家的特色。
3. 推翻舊宗派的藩籬
許多舊宗派的教會已成為官僚化的組織,因此,「後宗派教會」成為一種新趨勢。Messer引
中國和拉丁美洲的教會為例,指出宗派的牆被拆毀可以是上帝所允許的,重建新的無宗派意念之教會,可能克服過去因歷史和神學解釋所造成的宗派之分歧。以拉丁
美洲的教會為例,當他們把西方世界的神學思想照抄過來,發現以中產階級為教會組成的基礎,和以勞動者、市井小民為教會中堅的結構是完全不同的。他們吸收過
來的神學理論、對神認識的角度,甚至聚會型態都與拉丁美洲教會的
處境格格不入。因此,拉丁美洲教會不得不重新整理神學信仰,好讓他們可以將之應用在身處的環境中。
4. 看重「正統行動」 (Orthopraxy),強過「正統信仰」 (Orthodoxy)
實踐型神學家,與其說是「說上帝」(God-talk),不如說是「行上帝」(God-walk),因為他們著眼於基督的行動更甚於基督的理論。他們不從傳統 神聖不可侵犯的角度來看耶穌(如尼西亞信經、迦克敦信經中的傳統教義,似乎將耶穌視為「存在於位格裡」,一個不受個人感情影響的存在者)。而是看見上帝和世上的芸芸眾生(non-person)認同,並一起受苦。他們認為,在難民、遊民和升斗小民當中,我們可以看見耶穌那神聖的面貌,突顯出祂是「人性的上帝」,一位與貧窮人同在的上帝。這是因為,在上帝的眼中,每一個人都是神聖的,沒有一個人是沒沒無聞的小人物(non-person)。而在原來的宗派觀念裡,這些人可能只不過是一群無意義、無地位、無聲的會眾罷了。
5. 不同模式的比較
進出奧秘的先知:看到世界的問題,不是急著解決問題,而是讓這處境成為默想的資料,在默想中經歷上帝,用這與上帝相遇的經驗成為解決問題的動力。這好像一個獨舞者,在混亂的人群中,順著自己心中的鼓聲而舞,進而成為帶領舞群的人。
背負十架的釋放者:帶著被釋放的甘甜和幫助被綑綁者的使命感,進入世界,認同其困境,並幫助他們從看到被釋放的可能,到得著釋放。
實
踐型神學家:站在教會裡面,擁有因上帝而來的安全感,並從這個基礎去看外面沒有安全感的世界,嘗試將教會中固有的神學體系運用在這世界中,並且在當中不斷
反省自己的神學觀。這好像一個中途加入的舞者,和世界一起跳著雙人舞,一方面調整自己、回應對方的舞步,一方面在互動中把自己領受到的節奏傳達給對方,為
的是讓亂了譜的舞蹈終究可以恢復成原先編舞者的設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