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主日崇拜主席訓練


    崇拜的對象:上帝
「上帝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
「當拜主你的上帝;單要事奉祂。」
    任何在崇拜中使我們的專注從上帝身上轉移開去的都要摒棄。
陶恕:「我們若沒有為上帝的崇高、榮耀、偉大而感到『著迷』(Fascinated),我們仍未懂得敬拜。」

II  崇拜的意義:
1.    崇拜是與上帝對話(賽6:1-8
2.    崇拜是向上帝奉獻(詩96:8
3.    崇拜是成為上帝的形象,we are changed by what we worship。在思想、感情、意志、行動上讓基督進入自己生命。(弗5:20-24

III 崇拜程序的設計:(獨立而漸進的)
1.  預備:-朝見上帝、敬拜、讚美、認罪
2.  聖道:-上帝的啟示,祂話語的宣告
3.  回應:-我們對主及祂話語的回應
4.  聖禮:-聖餐感恩禮儀
5.  相交:-彼此問安
6.  差遣:-我們奉差遣出去

IV 崇拜程序的意義:
崇拜環節
在崇拜中的意義
1.  序樂、默禱
(主在聖殿中)
1.  (i) 等候與上帝相遇
(ii) 助會眾預備心情
2. 宣召
2. 集中會眾的注意力,共同投入集體敬拜
3. 詩歌敬拜
3. 藉歌聲向上帝表達敬拜、感恩或回應等
4. 祈禱
4. 帶領會眾向上帝作集體的敬拜、感恩等
5. 讀經、金句
5. 誦讀上帝的話
6. 講道
6. 上帝藉著祂的僕人向眾人說話
7. 獻詩
7. 詩班代表會眾藉歌聲向上帝發出讚美
8. 聖餐
8. (i)  紀念主或重演基督的受苦
  (ii) 領受福份
9. 奉獻
9. 向上帝獻上金錢(i)以回應上帝的恩典
(ii)推動聖工
10.代禱
10.代表會眾向上帝為特定的事祈求
11.三一頌
11.全會眾一起歌頌讚美三一真神
12.祝福
12.牧師頌佈上帝的賜福及差遣
13.阿們頌
13.會眾向上帝作結束的回應,願上帝旨意成就在崇拜時表達一切的心願、感動、自省、領受、立志……
14.介紹新朋友
14.(i) 是教會作為主人的禮儀
(ii) 邀請他們加入教會
15.家事報告
15.使會眾關心教會事務
16.彼此問安
16.主內肢體的問安、溝通

V.  主席的準備、角色及責任
1.   主席在靈性上的準備:
由於敬拜的對象是上帝,主席必須完全倚賴聖靈的幫助和引導,使自己先得上帝的供應和造就,再領導會眾投入一個美好的敬拜。
2.   主席的角色與責任
                i.           他是崇拜的領導:從聚會開始至完結,領導會眾以心靈和誠實朝見上帝。
             ii.           聯絡各項程序負責人,並禱告作好準備。
          iii.           理解崇拜程序與內容
             iv.           貫串崇拜程序:
以幫助會眾明白該主日之中心主題:要對焦
                v.           熟習詩歌、經文
             vi.           崇拜前半小時回到教會,穿合宜衣著。
3.  主席的態度:
i.          不須多說話,讓程序自由暢快流動比過多介紹為佳。
ii.       說話要清楚、簡潔,切忌多言
iii.    要有美好的靈性
iv.       先作準備
  4. 要領導一個以上帝為中心的崇拜。例:
i.         現在上帝要藉著某某牧師把上帝的話對我們宣講
ii.      現在以聖詩XX讚頌主
iii.   請以信心接受上帝的賜福及差遣
iv.      奉獻是崇拜中信徒對上帝表示崇敬的一種具體行動,也是他們的權利及義務。
v.         請會眾肅立以主禱文向上帝祈禱
vi.          請會眾肅立同唱「三一頌」

禮拜之司會者


    一 般而言,講壇上的事奉是由長老擔任,台下的事奉則由執事擔任,其實並非絕對如此,但唯有經過訓練才能勝任則是事實。司會者以『心靈和誠實』來引領會眾敬拜 上帝,是非常神聖的事奉,因此司會者必須秉持完全的認知與責任感,專心地祈禱並周全地準備。此外,關於司會的人選也須慎重考慮,大致上,未受洗者,初入教 會者,或對教會的慣例與習俗不熟悉者,暫不予鼓勵,下列五點是司會者注意事項:

1)事先與其它事奉者協調好,至少在禮拜前十五分鐘抵達,確認禮拜程序及內容的一致。禮拜前與講道者、司會者、司琴者、聖歌隊指揮,及其它事奉同工若能同心祈禱,做為一個好的開始,則更為美好。

2)至少在前一日要先恭讀聖經好幾次,不但要讀得熟正確,並且要明白意思,最好也要有朗誦練習,畢竟讀經不是單純的讀唸文字,而是『宣佈上帝的律例與信息』,所以不應有錯誤或支支吾吾,以免影響會眾禮拜的情緒。(啟應文亦須事先細讀)

3)禮拜中的祈禱是祈禱者帶領會眾的『公共禱告』,此與平常的祈禱,祈禱會的祈禱,或個人密室的祈禱應有所區別。祈禱者至少應在前一日用心準備。一篇沒有準備的祈禱,常會變成冗長又沒有內容的祈禱(有云;沒有比不準備的禱文更長,沒有比沒有準備的講道更長),結果把整個禮拜的氣氛都拖垮了,祈禱者應格外注意。

4)司 會者要以明亮清晰且音量適中的聲音司會,宣佈時眼睛要注視會眾,並且要注意在後座的會眾是否聽得清楚。要以鎖定的態度,挺胸的姿勢來面對會眾。儘量不要一 直瞪著程序單或桌子看,應眼觀四方隨時注意會眾的動態,例如;等全體會眾都準備好,才開始唱詩或讀經。總之,司會者要謹慎小心,鎖定的按著程序一項一項進 行,儘量避免因個人因素而影響禮拜。

5)各教會可自行規定司會者之穿著。無論規定與否。司會者之穿著務必要清潔樸素,不可隨便,怪異尤屬不當。另外,男性司會者在夏天至少要打領帶。

崇拜改變世界

崇拜能改變世界,崇拜讓我們預見沒有邪惡權勢的世界景象,是基督對整個受造宇宙救贖功效的投射,喚起一切將要在世上發生的事的景象。

首先,崇拜讓我們看見新天新地的景象,這種敬拜的規模在啟示錄第四及第五章已有提述。在該段經文形容的意象裡,一切都是永恆事物,受造之物永遠向上帝敬拜。在地上舉行的崇拜裡,自然界亦可分別為聖,作敬拜用途,例如,空間、教堂彩色玻璃窗、建築物料(木、石、磚、泥),這些物料用在現在的崇拜,亦讓我們轉化現在成為將來的意象,如此自然界的事物發揮其受造的應有功能,就是歸榮耀給上帝。人也同樣被運用在事奉上,擔當起初受造時的任務。有關人類及萬物在崇拜中所起的轉化作用,諾曼·潘天澤(Norman Pittenger)在其著作《生命就是感恩祭禮》(Life as Eucharist)這樣表達:在崇拜裡,上帝與受造之物的正確關係得以顯彰。崇拜裡的感恩禮告訴我們受造物對上帝的倚賴,一切受造之物按其受造的序次對上帝的敬拜(如「聖哉頌」所載),人願意跪在上帝面前,藉著嘴唇,謳歌讚美祂:藉著生活,以愛和事奉為祭,敬拜祂。受造之物這樣行,是活出其受造目的,天與地相應和、存歿兩者聯結為受造物 按其序發揮其用,歸榮耀給上帝。人按其本分,以上帝所賜生命為祭,從事上帝心意中為人所定的職分:作為受造物之首,有上帝的形象,與上帝相似。凡人所作皆 與上帝相連,人與人相處,也藉著基督,彼此合一,如同基督合一一樣。罪惡和失敗得赦免饒恕,能力得沛降,一個被贖、被轉化的宇宙,就在崇拜的此時此刻出現 並受肯定。每當教會(基督的身體)的肢體聚集有感恩禮的崇拜裡,透過基督倚靠聖靈的能力而向父上帝敬拜,這些事實就已經出現了。

其次,崇拜也啟示基督的身體必須採取行動,參與改變世界。主禱文提醒這職事:「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在天上,上帝的旨意完無攔阻地達成,敬拜者禱告,祈求上帝的旨意在地上實現,是崇拜徹底的一面。

    在這意義上崇拜的聖餐禮儀(感恩禮)最能夠表現了這進取的一面。感恩禮的舊約歷史根源,就是以色列民從為奴之地埃及得釋放的時刻。感恩禮也延續釋放的意義;感恩禮是一個表徵,表達受造的天地萬物在基督裡有得著釋放的可能。

    保羅告訴我們萬物(包括人類)的境況:「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上帝兒女自由的 榮耀。」(8:20-21)

感恩禮是這釋放的符號。餅和酒代表兩件事,既是用於崇拜的物質,也代表著基督的救贖,當這兩種意義聯合一起,讓我們想到崇拜顯示的信息,就是救贖與受造之物的關係,基督的救贖使受造萬物得到轉化。

這轉化首先發生在敬拜上帝的社群中,這社群也可稱為聖餐感恩禮的群體。因為重視感恩禮的含義,早期的基督徒團體對他們的社會責任非常重視,神學家迪沙。巴裡舒利耶(Tissa Balasuriya)這樣形容早期的基督徒群體:早期信徒明白主耶穌設立聖餐的更深層意義,感恩禮的社會功能更是別人衡量這禮儀的價值和可信程度的標準。早期信徒受人歡迎,特別是受困苦的人歡迎,卻為有權勢者(特別是欺壓者)憎恨。在當時來說,基督教信仰是一個具動力的運動,使人從自私自利和欺壓申得釋放、得自由。在信徒的群體裡,人人都平等,感恩禮筵席 就是人人平等的符號。

讓感恩禮恢復其社會功能,是我們必須注意的事。在中世紀,這種功能已消失,感恩禮成為只讓人們遵守的一個成規。宗教改革時期的領袖著重解釋感恩禮與個人靈性的關係;現今,大多數基督徒(及天主教徒)都抱這種觀念。較近期,教會只把感恩禮視為一種紀念,感恩禮能夠產生的社會功用和再來論的層面被忽略掉。近期的禮儀學正透過對最早期基督徒崇拜方式的研究,協助今日的教會恢復聖餐感恩禮應有的全部功能。

崇拜對抗世界


崇拜對抗世界,這說法是指世界乃屬靈惡魔肆虐之處。

首先,崇拜是表明對超越的上帝效忠。崇拜中的三一頌、祝福、公禱、感恩禮禱告,都常提及與確認聖父、聖子、聖靈的超越,以及上帝是超乎祂所造之物之上。主禱文清楚表明這宣言:「我們在天上的父。」

在崇拜裡,我們宣告這世界不是單具物質狀況而已,這世界也是受制於另一靈界勢力,而我們所敬拜的三位一體真神大有權能,統管這世界的領域。

其次,崇拜是慶祝基督勝過罪惡和死亡的世界。保羅提醒我們,基督已「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擄來,明顯給眾人看,就仗著十字架誇勝。」(西二亞5)

崇拜再次重 演這得勝的事實,並且為此慶祝,因此,初期教會一切崇拜禮儀的禱告都仔細地把這感恩事項包括在內,特別提到基督已勝過惡者、權勢。希坡律陀的感恩禮禱告描 述這事:『祂被賣,甘願受苦:為要毀滅死亡,斷開惡者的枷鎖,踐踏地獄,光照那得稱為義的人,立定界限,顯明復活大能。』

其三,崇拜是盼望那惡者受審判。主耶穌親自說明這事:「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26:29)

每一次慶賀感恩禮都是對罪惡的審判。保羅寫給哥林多信徒的書信也十分清楚地告誡他們,在感恩禮中,哥林多信徒必定要對付結黨紛爭和貪婪的罪,否則,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參林前11:27-34)

每一次感恩禮是對將來的期望,亦遙指世界的終結,那惡者被完全消滅(20)和新天新地的來臨(21-22) 。初期教會禮儀的禱告常提及「主啊,我願祢來」(Maranatha)

崇拜認同世界


崇拜認同世界,是指著自然的創造而言,有幾點可證明這是真確的。

首先,崇拜在特定的空間和時間進行。崇拜的最中心處蘊藏著一個反論(paradox)。這個既是短暫,又屬永恆的反論怎樣解釋呢?崇 拜碰到永恆、超越、屬天的境界;在崇拜的過程中我們如同使徒約翰,同是暫時被提升到天上與永活的天使天軍一同敬拜,與他們一起誣歌讚美。但這些事都在肉身 發生,我們都在世上,在 上帝施行拯救的舞台裡,正如上帝進入歷史的空間去完成拯救,而仍然在天上,信徒也得以進入屬天境界敬拜上帝,而仍然留在世間。

第二,崇拜是以有形有體的方式進行,是人在敬拜。我們依照一定程序或禮儀敬拜,我們的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都在活動,對我們所作的都有反應。

第三,崇拜是一頓筵席(「主餐」是恰當的形容詞)。這筵席是以說話和行動構成的意象,是人與上帝之間關係的符號。再者,這筵席也表示受造之物對上帝的依賴,為著肉身的供應,人類感謝上帝,也表明參與敬拜的信徒對物質世界的正面關係和態度。對於世俗如吃喝、高超如吃喝的屬靈意義兩者,崇拜都沒有分割開來。

第四,崇拜 提高信徒對世間各種問題的警覺。在禱告方面,尤為顯著。教會不只為教會肢體禱告,也為世界各項需要禱告,為飢餓者、貧病者、孤寡人士、無所依無所從的遊 子、有欠缺者、少數民族、受逼害者,在沒有社會公義的地方,教會常為這些事啟口代求。然後,這些禱告都要化作真實的行動,才有實效。

崇拜與世界的關係


    崇拜必須與基督徒個人和基督徒群體責任息息相關。崇拜本身不是一個目的(即是說:我們不應為了崇拜而崇拜)。希伯來書的作者在崇拜的背景下有以下的訓導:「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10:24-25)

以同樣出發點,希坡律陀談及感恩禮儀後,其結語精簡而有力地提醒信徒要過一個聖潔、滿有善行的生活:『感恩禮完畢後,讓每位信徒竭力於善工,討上帝喜悅,生活正直,熱愛教會,實行所聽的道,為事奉上帝而努力。』

希伯來書的作者和希坡律陀都提到教會由她的崇拜所塑造。崇拜本身就是一個給上帝的奉獻,因此,崇拜要求信徒務須要過一種與崇拜中的內容及視野相稱的生活。

要明白崇拜與世界上生活的關係,我們必須明白「世界」一詞有何所指。新約聖經採用「世界」一詞的時候有兩種解釋方法:

(l)自然的物質世界;

(2)邪惡權勢下的世界。

前者指上帝的創造,承認世界本身的美善;後者指影響世界的邪惡權勢,保羅指著這邪惡的世界說:「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六12)

我們必須注 意:崇拜有縱貫的角度,也有橫向的層面,在崇拜裡,我們重視基督的事工,把讚美和感謝獻給上帝。這樣做固然重要,但我們同樣應該實踐我們所重演的。倘若我 們誠心地因著耶穌基督對整個世界的救贖而讚美天父,我們必須實行保羅的教訓:「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原文作 「崇拜」〕乃是理所當然(原文作「屬靈」)的。不要傚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12: 1-2)

世界的道路彎曲悖謬、不公義、不公平、滿有歧視、戰爭、道德敗壞、妄作非為,新約聖經以至初期教會教父們稱之為滅亡之道(參閱羅1:21-32;加5:19-21;西3:5-9;《十二使徒遺訓》五至六章)。真正的敬拜必然能夠引領上帝的子民對社會情況採取積極行動。我們所領受的呼召,乃是對上帝獻上真正的敬拜,不只在言語上,也在生活行為上。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