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 星期三

教會教育年度行動月曆

 

 

這裡是依據前面三年推行表延伸的 「年度行動月曆」 範例,方便教會教育委員會、長執會與牧師團直接落地執行。


1 年:打基礎

月份

行動項目

備註

1

牧師團與長執會確認教育異象與使命

可舉行教育異象退修會

2

公布教育異象與願景給全會

主日崇拜中宣告、週報刊登

3

成立教育委員會與分工

各層級課程負責人就位

4

課程現況盤點

評估主日學、小組、特會現況

5

分層課程設計會議

慕道、初信、中階、領袖培訓大綱

6

教師需求評估

確認現有與缺乏師資類別

7–8

教師招募與靈命守望啟動

舉辦第一次師資禱告會

9

試行一門分層課程

選擇中階或初信班做試點

10–11

收集學員回饋、調整課程

問卷與訪談

12

年終檢討與第 2 年計劃

制定師資培訓課表


2 年:啟動與培育

月份

行動項目

備註

1

全面啟動分層課程(至少 3 層級)

宣傳課程與報名

2

第一階段師資培訓(教學技巧+靈命塑造)

可邀外部講師

3–4

推出生活應用課程(如財務、婚姻)

連結聖經真理

5

學期中期檢討與改進

教師與委員會會議

6

小型社區服務行動

由課程學員帶領參與

7

暑期密集課程(短期進修)

適合職場信徒

8–9

第二階段師資培訓(護教與文化議題)


10

學員靈命見證分享會

在主日崇拜中進行

11

課程評估與明年計劃會議


12

感恩禮拜與教育事工回顧影片

鼓勵全會支持


3 年:深化與擴展

月份

行動項目

備註

1

開設護教與社會議題課程

如信仰與科技、公共政策

2–3

社區事工夥伴建立會議

與其他教會/機構合作

4

學員參與社區服務專案

可與復活節外展結合

5

推出領袖進修班

針對小組長、事工負責人

6

半年度成果分享與檢討


7

暑期文化使命論壇

對外開放參加

8–9

與學校或公益團體合作活動

擴大見證

10

教會教育影響力調查

學員、社區回饋

11

制定下一輪三年教育藍圖


12

年終感恩禮拜與見證

宣布下一階段目標

 

 

教會教育推行表與時間線

 

 

依照改革宗教育在21世紀教會的五大行動藍圖所設計的 「教會教育推行表與三年時間線」,讓理念能落實在實際運作中。


教會教育推行表與時間線(3 年計畫)

年度

推行重點

主要行動

負責部門/人員

成果衡量指標

1 年:打基礎

建立教育異象與結構

- 制定「以榮耀上帝為核心」的教育異象宣言- 成立教育委員會(牧者、長老、資深主日學老師)- 課程盤點與分層設計(慕道、初信、中階、領袖)

牧師團、長執會、教育委員會

- 異象宣言在全會公布- 教育委員會運作順暢- 分層課程大綱完成

2 年:啟動與培育

推出分層課程與師資培訓

- 開始運行分層課程(至少開出 3 層級)- 建立師資培訓制度(含靈命守望與教學技巧)- 引入生活應用與文化使命的課程主題

教育委員會、培訓小組

- 每層級至少有 2 位合格教師- 學員完成課程率 80%- 課後回饋調查平均滿意度 85%

3 年:深化與擴展

建立文化參與與社區連結

- 開設社會議題、護教、公共領域參與的課程- 與其他教會或機構合作社區服務專案- 發展「終身門徒」進修制度

教育委員會、社區事工小組

- 至少 30% 成員參與社區服務或文化行動- 成立進修班(每年至少 2 門課)- 學員回顧訪談中 70% 表示信仰與生活更緊密結合


推行關鍵要點

  1. 層層推進:先奠定教育異象與架構,再進入課程與師資運作,最後拓展到文化使命與外展。
  2. 牧者與會眾同步:牧者要在講道與領會中多次重申教育異象,讓會眾明白並支持。
  3. 成果可量化:用課程完成率、參與率、滿意度與實際行動參與率作為追蹤指標。
  4. 靈命守望:不只是課堂知識,還需透過小組、靈修、禱告守望保持屬靈溫度。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