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 星期三

甚麼是悲傷輔導

 

 

「悲傷輔導」(Grief Counseling)是教會與牧養關懷中最常見、也最細膩的一環。它不僅處理「哀傷的情緒」,更關乎靈魂在失落中如何重新找到上帝、意義與盼望
下面我將從心理學、牧養神學與聖經三個層面,為你完整整理「悲傷輔導」的概念與實務。


📘 一、悲傷輔導的定義

悲傷輔導(Grief Counseling
是一種以關懷、傾聽與陪伴為核心的輔導方式,幫助喪失親人、關係、健康或人生目標的人,
理解並表達自己的悲傷經驗,逐步恢復情感平衡與信仰方向。

💬 簡單來說:
悲傷輔導不是讓人「停止哭泣」,
而是幫助他們在哭泣中看見希望


💔 二、悲傷的本質(What Is Grief?

1. 悲傷軟弱

悲傷是一種自然的反應,是愛的一種表達。
悲傷不是信心不足,而是人性正常的回應。

2. 悲傷的類型

類型

說明

喪親悲傷

失去至親、配偶、子女或朋友

象徵性失落

離婚、退休、流產、失業、搬遷、信仰危機

集體悲傷

災難、疫情、社群成員離世


🕊 三、悲傷的歷程(Stages of Grief

最常用的模型是 Kübler-Ross「悲傷五階段」理論

並非線性、也不一定依序,每個人經驗不同。

階段

典型反應

牧養應對

1️. 否認(Denial

「這不是真的。」

溫柔陪伴,不爭辯現實。

2️. 憤怒(Anger

「為什麼是我?為什麼上帝允許?」

接納情緒,允許對上帝誠實。

3️. 討價還價(Bargaining

「若我多禱告一點,也許他會好起來。」

溫柔引導至信靠上帝主權。

4️. 憂傷(Depression

無力、空虛、孤單。

不催促「走出來」,給予臨在與傾聽。

5️. 接納(Acceptance

能面對現實,開始尋回意義。

一起紀念、感恩、重建新生活。

聖經中的例子:

·        大衛為掃羅與約拿單哀哭(撒下1:17–27

·        馬利亞與馬大為拉撒路哀傷,耶穌也「哭了」(約11:35

·        耶利米哀歌(哀1–5)展示信仰中真實的悲痛


🙏 四、悲傷輔導的目標

  1. 幫助當事人承認並表達失落的情感
  2. 陪伴他們在信仰中尋找上帝的臨在
  3. 引導他們重新建立生活與人際連結
  4. 鼓勵他們以紀念代替否認、以盼望取代絕望

💬 五、悲傷輔導的實務步驟

步驟

牧養重點

1. 臨在(Presence

不多說話,陪伴就是力量;用眼上帝與靜默表達愛。

2. 傾聽(Listening

讓對方講述回憶與情感,不糾正、不屬靈化。

3. 確認(Validation

「你的痛是合理的。」、「上帝知道你的眼淚。」

4. 陪禱(Prayer

以柔和禱告帶入上帝的同在,而非「解釋上帝的旨意」。

5. 儀式與紀念(Rituals

鼓勵參與追思、寫信給亡者、種花紀念。

6. 重建(Rebuilding

幫助恢復日常功能與信仰生活。


🌿 六、靈性哀傷與信仰輔導

許多信徒在哀傷中會出現「屬靈疑問」:

「上帝為何奪去我所愛的?」
「我是不是信心太小?」
「禱告有什麼用?」

牧者在此要特別謹慎:

  • 不要急著提供「神學解答」;
  • 而要容許掙扎、陪伴疑惑、以信實見證上帝的同在

💬 可用詩篇作靈性陪伴的素材:

  • 詩篇 13:「耶和華啊,你忘記我要到幾時呢?」
  • 詩篇 42:「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 詩篇 23:「我雖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

💞 七、教會悲傷輔導的實踐方式

  1. 哀傷陪伴團契/小組
    • 讓失落者彼此分享與支持。
    • 輔導員引導以經文、詩歌、回憶與禱告重建信心。
  2. 追思/紀念儀式
    • 幫助家屬表達感情、釋放哀傷、轉向感恩。
  3. 牧養關懷系統
    • 在喪禮後的3週、3月、1年持續探訪。
    • 提供靈性重建資源。
  4. 教育與訓練
    • 教導信徒理解哀傷是正常的,不要用屬靈口號否定情緒。

八、悲傷輔導的陷阱與禁忌

🚫 不建議說的話:

  • 「他在更好的地方,你要感恩。」
  • 「時間會醫治一切。」
  • 「上帝有祂的美意,你要趕快走出來。」

可說的話:

  •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但我願意陪你。」
  • 「這真的很痛,我看到你在努力撐著。」
  • 「上帝也在流淚,祂與你同在。」

九、神學總結:悲傷中的福音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太5:4

在基督裡,悲傷不是終點,而是通往盼望的道路。
耶穌自己經歷哀哭,祂的眼淚成為我們悲傷的聖化記號。
因此,悲傷輔導的核心不是要人「不哭」,
而是幫助人把眼淚交託給那位流過眼淚的主


📜 十、悲傷輔導實用工具(可納入手冊附錄)

工具

說明

🗒悲傷歷程檢核表

幫助當事人辨識自己在哪個階段。

懷念日誌

寫下與亡者的回憶、感謝與禱告。

📖 經文默想

23、詩42、太11:28–30、啟21:4

🙏 悲傷禱告詞

「主啊,我的心破碎,但我知道祢與我同在。」

👥 支持網絡圖

標示家人、朋友、小組、牧者的支持關係。

 

教會危機評估表(自殺危險・情緒壓力・支持系統)

 


「危機評估表」 是教會危機輔導工作中非常實際且關鍵的工具。它幫助牧者、輔導同工在面對危機個案時,有系統地判斷嚴重程度、採取適當行動並確保安全

💡 使用原則:

·        此表僅供初步牧養評估,不能取代專業精神醫療診斷。

·        若發現有高危險情況,請立即轉介專業心理師或醫療單位

·        評估過程中保持尊重、關懷、保密,以愛心和真誠同行。


一、基本資料

項目

內容

姓名


性別/年齡


聯絡方式


日期/評估者


目前危機事件(簡述)



二、自殺危險評估(Suicide Risk Assessment

目的:評估當事人是否有自殺的危險性與迫切程度。
問題需以柔和、直接且不帶評判的語氣詢問。

評估項目

問題指引

分數

1. 自殺想法

最近是否曾想過「不想活了」或「想結束生命」?

(0) 偶爾 (1) 經常 (2)

2. 自殺計畫

是否曾想過具體的方式?(如上吊、吃藥等)

(0) 模糊 (1) 具體明確 (2)

3. 工具取得

是否有可用的工具或手段(刀、藥、繩索等)?

(0) 有但不在身邊 (1) 已準備 (2)

4. 行動意圖

是否曾嘗試或正在計畫付諸行動?

(0) 可能 (1) (2)

5. 保護因素

是否有信仰、家人、朋友或其他牽掛?

明確 (0) 不確定 (1) 幾乎沒有 (2)

🟨 評估結果:

  • 0–3 分:低危險需關懷與追蹤
  • 4–6 分:中度危險應加強陪伴並通知家人
  • 7–10 分:高度危險立即安全介入與轉介醫療

聖經輔助:
「祂醫好傷心的人,裹好他們的傷處。」(詩147:3
讓當事人感受被看見與被接納,是最初的救命行動。


三、情緒壓力量表(Emotional Distress Scale

評估當事人情緒壓力的強度與穩定性。

感受範疇

問題

等級(0–4分)

焦慮/恐懼

最近是否常感到焦慮、驚慌或害怕?

0 → 4 極嚴重

憂鬱/絕望

是否常覺得沒有希望或無價值?

0 → 4 極嚴重

失眠/疲倦

是否長期睡不好或覺得精力耗盡?

0 → 4 極嚴重

罪咎/羞恥

是否感覺自己被上帝棄絕或有強烈罪惡感?

0 → 4 極嚴重

社交退縮

是否想避免人群、教會或朋友?

0 → 4 極嚴重

🔹總分(0–20):

  • 0–7:可控壓力請持續關懷
  • 8–14:中度壓力需積極陪伴與靈性支持
  • 15–20:高度壓力需考慮轉介輔導/心理師

四、支持系統評估(Support System

確認當事人生活中是否有穩定關係網絡。

項目

狀況

備註

家庭支持

積極支持 有衝突 缺乏聯繫


朋友或教會小組

積極關心 關係疏遠 無支持


牧者或輔導陪伴

有固定關懷 偶爾聯絡


信仰生活

積極禱告 疏離 懷疑或失望


社會資源(醫療、社工)

不清楚


📌 若支持系統薄弱,請立即啟動教會或社區連結(家屬、輔導中心、心理師、醫院)。


五、綜合判斷與行動建議

危險等級

判斷依據

牧養與介入建議

低度

有情緒反應但可控制;有支持系統

每週追蹤一次,靈性陪伴與祈禱支持

中度

明顯焦慮/憂鬱;支持系統薄弱

加強關懷,轉介輔導員或社工協助

高度

有明確自殺計畫或失控言行

立即通知家人/醫療機構,確保安全


六、輔導者記錄區(Confidential Notes

項目

內容

當事人主要陳述


觀察到的情緒/行為


初步評估


採取的行動(轉介/通知家屬/禱告)


後續追蹤日期



七、輔導者提醒

  1. 安全第一 —— 若懷疑有危險,寧願「多做一步」也不要低估。
  2. 不單獨處理高風險個案 —— 通知牧師、團隊或專業人士。
  3. 尊重保密,但不掩蓋危險 —— 若涉及生命威脅,須依法通報。
  4. 禱告並交托上帝 ——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詩23:1

八、附錄:緊急聯絡與轉介資源(台灣範例,可依地區修改)

類別

聯絡方式

生命線協談專線

️ 199524小時)

張老師專線

️ 1980

衛福部安心專線

️ 1925(依舊我愛)

當地醫院精神科

📍___________

教會輔導中心

📍___________

心理師名單

📋___________


結語

「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6:2

危機評估表不僅是工具,更是一個愛與憐憫的實踐
透過這份評估,我們不是在「分析問題」,而是在「看見人」,
那位被創造、被愛、卻正處於深處的靈魂。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