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職場佈道計劃

  

以下是一份【職場關係佈道計劃】,這是一份 結合屬靈操練、策略行動與關係建立 的實用路徑圖,幫助你有系統、又自然地在職場成為福音的見證者。


🧭 一、確立目標與呼召(心態篇)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 5:16

目標:

  • 在職場中活出基督的生命;
  • 建立真誠的人際關係;
  • 在合適時機分享福音真理;
  • 為同事得救禱告與守望。

📖 二、禱告與預備(屬靈篇)

建立「禱告名單」

列出 3–5 位你在職場中有較多接觸、尚未信主的同事。記下他們的背景、個性、生命近況。

姓名

與我的關係

所關心的事

屬靈狀態

禱告方向

小明

同部門

面對家庭壓力

無神論

求上帝打開心門、我有機會陪伴他

每日 5 分鐘為這些人代禱

可以這樣禱告:

「主耶穌,我將小明交在祢手中,求祢賜他心靈平安。願祢讓我有機會關心他,並用合宜的話語將祢的愛介紹給他。」


🗺三、佈道策略路線圖(實踐篇)

🧱 第一階段:建立信任

  • 用行動贏得尊重(守時、誠實、謙和)
  • 主動問候與關心(生病、家人、壓力)
  • 一起吃午餐、建立生活互動(打開信任之門)

🪴 第二階段:表達關心

  • 分享自己的軟弱與信仰故事(不是講道)
  • 如有機會,說:「我會為你禱告,可以嗎?」
  • 在節期中送一張附經文的卡片或小禮物

🕊第三階段:福音對話

  • 問開放式問題:
    -
    「你覺得人生中什麼才是最有價值的?」
    -
    「你相信有永恆的生命嗎?」
  • 分享你的得救見證(短、真誠、個人)
  • 提出邀請:是否願意一起查經、看影片或來教會活動

🧰 四、工具與資源(輔助篇)

推薦工具

工具

用途

建議使用時機

見證三分鐘模板

幫助你分享得救故事

對方好奇你為何信主

福音橋(福音單張)

視覺化解釋罪與救恩

有人問「為什麼需要信耶穌?」時

短經文卡片

帶有祝福性質的聖經節

節日、生日、困難時期

YouVersion 聖經 App

與對方共讀聖經

若對方想更了解聖經


👥 五、屬靈夥伴與跟進

找一位同事或小組屬靈同伴

  • 每週檢視佈道進展
  • 為彼此代禱
  • 面對壓力時彼此提醒:你不是孤軍奮戰!

對已經開始回應的人

  • 關心他們的問題與掙扎
  • 安排一起讀《約翰福音》或參加初信課程
  • 鼓勵他們踏出參加教會聚會的第一步

📅 六、行動計劃表(可修改)

週數

行動目標

完成情況

備註

Week 1

制定禱告名單並開始每日代禱

/

Week 2

找機會與一人吃午餐談生活

/

Week 3

分享一次自己的信仰經歷

/

Week 4

送出祝福卡片或福音單張

/

Week 5

提出邀請參加聚會或線上聚會

/


結語

職場佈道不是快速收割的行動,而是以愛與見證耕耘、澆灌、等待上帝的時間。你的生命就是一篇「活的講章」,你每天走進辦公室的腳步,就是福音進入人群的腳步。

「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西 4:6

與非信主親人談信仰的時機與態度?

  

與非信主親人談信仰,是一個既敏感又神聖的課題。因為「家人」意味著深層的情感牽連,對彼此有長時間的了解與影響力,但也往往伴隨著過往的傷痕、成見或期望落差。因此,**談信仰的「時機」與「態度」**極其關鍵,影響著是否能真正讓福音進入他們的生命。


一、態度:以愛與謙卑為底色

1. 以基督的愛為動機,不是爭辯或焦慮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弗 4:15

傳福音不是一場論戰,而是一段愛的旅程。若你是出於焦慮或責任感去「說服他們信主」,常常容易讓對話變質。但若你是出於愛他靈魂的真實負擔,那樣的語氣、眼上帝與話語就會帶出不同的氣息。

2. 尊重對方的節奏與選擇

即使你為對方禱告了十年,他仍未信主,也不代表你失敗了。上帝的工作常遠超我們的時間表。「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靠我的靈。」(亞 4:6


二、時機:順勢而非強推

可抓住的時機點

  1. 人生轉折:如失業、生病、考試、搬家、孩子出生等,都容易打開人心對「意義」與「盼望」的渴望。
  2. 情感對話後:當你們談及家庭、價值、痛苦或懷疑時,是很自然進入信仰分享的空間。
  3. 節期機會:聖誕節、復活節、清明節、農曆新年,都是能以「文化連結」引進信仰話題的時刻。
  4. 他主動問你問題時:這是最理想的時機,不是你發起,而是他們對你生命中某種「不一樣」產生好奇。

不建議的時機

  • 爭吵剛結束之後(容易誤解成道德批判);
  • 家庭聚會中人多混亂、氣氛緊張時;
  • 對方明顯排斥或剛剛經歷宗教創傷時。

三、談話方式建議(以關係為導向)

1. 講「自己」而不是「他」

  • :「你這樣做是不討上帝喜悅的。」
  • :「我以前也會這樣想但信主後,我的看法慢慢改變了。」

2. 用問題引導,而非給答案

  • 「你有想過人死後會去哪嗎?」
  • 「你對人生的意義有什麼看法?」
  • 「如果真的有上帝,你會想知道祂是怎樣的嗎?」

問題比陳述更容易打開對話空間,讓對方不是「被教育」,而是願意一同探討。

3. 表達關心比給道理重要

  • 「我知道你最近很辛苦,我會為你禱告。」
  • 「你願意我分享一些我怎麼面對痛苦的信仰故事嗎?」

四、不可或缺的屬靈預備

1. 代禱

  • 在每一次對話前、節日前、家庭聚會前都禱告,求聖靈預備人心,也預備你說話的智慧。
  • 建立一個為親人代禱的禱告卡或清單,持續守望。

2. 信心交託

「你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1

這是一個應許,但同時也是交託。不要讓親人是否信主成為你的「屬靈焦慮」,而是以「上帝比我更愛他們」的信心活出福音。


五、福音可以是這樣開始的……

你可以這樣說(舉例):

🗣:「爸,我知道你以前受過宗教傷害,其實我也有很多疑問。但有一次在教會,我經歷到一種內心的平安,是我從沒體驗過的。那次之後,我慢慢開始認識上帝。你願意聽我說說那天的事嗎?」

🗣:「媽,我知道妳常為我們煩惱,也為自己健康擔心。我這幾年認識的信仰,讓我發現可以不用靠自己那麼辛苦。妳願意我為妳禱告一下嗎?」


六、長期策略:活出可被認出來的信仰

關係佈道不只是說,更是長期活出。即使你一次也沒有明說「信耶穌吧」,但如果他們從你的生命中看見:

  • 遇事有平安;
  • 面對失敗有盼望;
  • 被傷害仍選擇饒恕;
    這些都會成為「活的福音」。

總結:溫柔而堅定地愛他們到底

傳福音給家人,是「愛與忍耐的馬拉松」,不是「教義爭辯的短跑」。上帝常用你生活中點滴的見證、一句祝福話語、一場陪伴禱告,慢慢鬆動他們的心牆。

 

如何在職場中實踐關係佈道?

  

在職場中實踐關係佈道是一種在日常生活與工作環境中活出福音、與同事建立真實關係並自然見證基督的方法。這並不意味著你需要「強迫」傳教,而是以智慧與愛,讓福音透過你的言行、態度與價值觀在職場中「被看見」。以下是具體的步驟與聖經原則來幫助你在職場中實踐關係佈道。


一、建立信任與尊重的關係

1. 以生命見證作起點

「你們是世上的光...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照亮一家的人。」(太5:14-16

在職場中,誠信、負責、勤奮、守時、樂於助人、尊重人,是讓人「看見你們的好行為」的開始。這些不是表演,而是生命中的自然流露。

2. 刻意關心人的處境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12:15

你不需要每次開口就談信仰,但可以透過關心:

  • 誰家裡最近有困難;
  • 誰工作上壓力大;
  • 誰生日、生病、升遷等;
    主動關心,建立連結。

二、創造屬靈對話的空間

3. 自然地分享你的信仰經歷

而不是強調教義或「說教」,你可以這樣分享:

  • 「最近我在教會學到一件事
  • 「我有時會禱告求智慧來處理這種情況
  • 「上次我很焦慮,但讀經讓我有平安

這些都是生活化非攻擊性的分享方式,讓對方知道你有信仰背景,同時也打開可能的對話之門。

4. 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

「要常常準備好,回答那因你們有盼望而問你們的人。」(彼前3:15

你無法強迫人接受福音,但可以準備好自己,在別人開口詢問時(例如在壓力或危機中),給出盼望與真理。


三、實際可行的策略

主動但不冒犯的行動建議:

  • 吃午餐時邀請同事一起禱告(可詢問對方是否介意);
  • 年終時贈送小卡片附上經文祝福;
  • 建立一個小型讀書分享或「生命成長小組」;
  • 結交屬靈同伴,在職場中彼此支持守望。

小心避免:

  • 在工作時間「強行佈道」;
  • 政治性、爭議性、道德評斷式的語言;
  • 諷刺他人信仰或無信仰的生活方式。

四、案例分享(模擬)

**情境:**一位同事長期加班,情緒低落。

你可以說:「我有時也會感覺很壓力,不知道你介不介意,我通常會禱告,求上帝給我力量。如果你不反感,我可以為你禱告一次。」

**情境:**午餐中有人聊到「人生的意義」。

你可以說:「我以前也常想這個問題,但我覺得信仰給我一些答案。你願意聽我分享嗎?」


五、關係佈道的屬靈準備

  1. 每天為同事禱告:不是為了「成功傳福音」,而是為他們的生命、家庭、靈魂祝福。
  2. 持續裝備自己:對聖經有基本認識、對信仰能夠用簡單語言表達。
  3. 結合教會支援:有些職場佈道可以與教會合作,例如辦講座、團契聚會等。

結語:讓福音「可見可感」

關係佈道的核心不是技巧,而是關係與真誠的愛。在職場這個龐大的宣教禾場中,上帝要使用你成為一個見證人。正如保羅說:「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西3:23

 

關係佈道

 「關係佈道」(Relational Evangelism)是一種強調在人際關係中自然傳遞福音的方法,不單依靠公開佈道或辯證,而是透過真誠的關懷與建立信任,在生活中讓人看見基督,進而吸引他人信主。這種方法特別適用於現代社會中對宗教話語較敏感或排斥的群體。

一、定義與核心理念

關係佈道不是一套策略性的推銷話術,而是出於對人的愛、尊重與聖靈的引導。在這樣的脈絡中,傳福音不再是一種「任務導向」的活動,而是根源於基督徒對上帝的忠誠與對人的憐憫。

主要強調的觀念包括:

  • 以真實的人際互動作為福音橋樑;
  • 在生活中活出信仰見證;
  • 強調「贏得人心」而不只是「贏得辯論」;
  • 建立信任與尊重的關係後,才逐步分享福音內容。

二、聖經基礎

以下是關係佈道的幾個聖經原則根據:

  1. 道成肉身的模式(約 1:14
    耶穌進入人群中,住在我們中間,成為我們可以認識、接觸的對象。同樣,基督徒也是「道成肉身」的見證人,讓人「看見基督」。
  2. 保羅的策略(林前 9:22
    「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保羅清楚表達了他為了福音的緣故願意進入他人的生活處境。
  3. 愛的誡命(約 13:34-35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人不是先聽福音才信主,而是先看見基督徒之間的愛而被吸引。

三、實踐方式

  1. 長期關係建立:這需要時間、耐心與一致性。不是一次性的「接觸」,而是進入對方生命中的一部分。
  2. 關心全人需要:與其僅談論靈魂得救,更要關心人的情感、心理、生活處境,反映福音的整全性。
  3. 傾聽與陪伴:學習傾聽對方的故事,尊重其背景與選擇,而不是急於論斷或「轉換話題」談福音。
  4. 生活見證:讓人看到基督徒生活的真實性,無論是困難中的盼望、寬恕的力量,還是喜樂與謙卑。

四、與「大使命」的關聯

儘管馬太福音28:19-20中的「大使命」原本針對門徒而發,但福音的廣傳是每一位信徒在生命中活出信仰的自然延伸。在加爾文對基督徒的倫理觀裡,他指出:「我們所享有的福音乃上帝所付託的,必須和我們的鄰舍分享」。這正是關係佈道的根基。

五、與現代福音策略的對話

關係佈道也反映當代教會面對後現代社會的反應。相比傳統以「真理悔改」為主軸的福音框架,後現代的對話更強調故事性、同理與真實的人際連結。這使得「講述自己的故事」、「在關係中培育屬靈好奇」成為有效的佈道方式。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