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教會的傳統涵蓋了多個宗派,崇拜模式也是多樣化的。其出現的近因是反對當代教會的過分禮儀化,使得崇拜僵硬冰冷,歷史原因則在於16世紀的宗教改革。
如 上文所述,宗教改革時期各宗派對於崇拜禮儀的看法已經不一致,尤其是重洗派是堅決反對禮儀的。英國的清教徒主義也是崇尚聖靈感動下,有自發的禱告,他們認 為教會崇拜的模式應交由各個教會自己決定。他們所持的觀點與重洗派和慈運理是類似的,認為讚美詩歌是羅馬禮儀,應該捨棄。受清教徒主義影響,貴格會提出 一切有形式的崇拜,否定聖餐的必要性。
美國的歷史和信仰發展也是產生自由教會崇拜模式的原因。最初遷移到北美的拓荒者,一方面印著追求自由的心態,一方面為了適應改變的生活環境,在傳統的敬拜模式內作了改革。
美國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大覺醒運動,使得戶外佈道成為廣為接受的傳道模式,也就是說,為了會眾生命的益處,崇拜的模式需要根據當時的環境而改變。尤其是第 2次大覺醒的初始者芬尼,更是主張高舉聖經,而聖經根本沒有固定的崇拜模式。這樣美國本土的宗派受到影響向自由敬拜的方向發展,並將此影響迅速地帶到北美之外的國家。
自由教會的崇拜禮儀沒有一致的模式,是名副其實的自由敬拜。但對於聖道的重視是一致的,對於聖餐禮,均認為本身並無什麼特異功能,只是一種象徵性的宗教禮儀。特點是反對禮儀,重視講道,遵守聖餐和洗禮,但是聖餐禮和洗禮是被忽視的。自由教會的證道時間通常佔到整個崇拜的1/2時間。而禮儀化的教會又過份標榜聖禮,而忘記了聖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