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什麼是基督教教育?


  「教育」指一個群體「刻意的」並且是「有系統的」作為,好用來傳授並導引出有價值的知識、態度、價值觀或技能等。

 

而「基督教教育」是指教會有意而且系統地安排的學習活動,以幫助人﹙包括信徒和未信者﹚發展基督教信仰,過基督化的人生。

<
基督教教育的目的>
  幫助人體認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所顯現的大愛,使人能以信心回應上帝的大愛,而成為祂的兒女,按祂的旨意生活,也能與基督徒群體保持密切的團契。


<
基督教教育的教育特性>
  基督教教育學者蕭克諧認為基督教教育具有兩種教育特性:


(1).
基督教教育應遵循著一般教育的原理原則而進行。因此,基督教教育對於現代教育的知識、理論、技巧與方法都必須有充分的瞭解及運用。

(2).
基督教教育是關心全人發展。現代教育的最高理想是希望人人能夠得到全方位發展;除了知識的教導與學習以外,意志的培育、待人處世的學習、關懷世事周遭及自己的健康……等等,都是現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標。而這些目標也都涵蓋於基督教教育的範圍;除了現代教育所追尋的目標之外,基督教教育更強調個人態度和信仰的培育,認識自己和周遭環境、家庭、教會、社會、自然世界和上帝建立和諧關係等等全人發展。因著此一特性使得基督教教育不同於一般的現代教育。

<
基督教教育的對象>
  應包括教會全體。


 

目前在台灣社會漸漸強調「教育全齡化」,而我們的教會也有成人主日學及松年大學等教育活動。如果,全教會男女老少,各種不同年齡層的對象都接受基督教教育,為了因應不同需求,教會就需設立不同程度的主日學和團契,使每個個體得到適切的造就而順利成長。




<
基督教教育的內容>


  在推行基督教教育時,教導內容不應僅限於認識聖經真理等「認知性」的教導;應該包含「情意性」,如:愛心、信心、感恩、喜樂、友誼、認同感等等。另外也應有「技能性」內容,如:怎樣幫助人、教導人、怎樣查經、怎樣參與事奉、怎樣表達信仰等等。

 

<基督教教育的方法>


  通過不同的組織或運用不同的方法以達成基督教教育;我們最熟悉的方法有:主日學教育、團契活動、參加禮拜等;另外更可通過參與教會事奉、人際互動等方式,運用可取得的教材、書籍、視聽器材等工具提昇教育方法的多元性。

基督教教育的藍圖


<基督教教育的涵義和目的>

 

        基督教教育的「涵義」是指以基督教的信仰為中心的教育。所以,基督教教育的一切活動都是以基督教的信仰為中心的,叫人透過基督教教育,認識基督教信仰的真理。而基督教教育的「目的」,是要透過教與學的過程,使人認識基督的救恩,得著基督的生命,並使這生命不斷更新和成長,直至像耶穌基督那樣的完全。更提醒傳道人要好好教育信徒:「你若將這些事提醒弟兄們,便是基督耶穌的好執事,在真道的話語和你向來所服從的善道上,得了教育。」(提前四6)另外,基督教教育的目的,也必須與教會設立的目的--完成主的大使命--相吻合。(約十10,太廿八19-20)

 

<基督教教育的範圍>

 

各教會可根據實際境況和需要自行決定基督教教育的範圍。然而,站在教育的立場來說,宣講基督的救恩、栽培信徒靈命成長、訓練工人、敬拜的操練、團契的生活等,都必須經過教與學的過程才能達成的。因此把這五種教會的主要職事列在基督教教育之範疇內,也是對的。

 

<基督教教育的模式>

 

基督教教育的模式包括「個人」、「小組」、「群體」三方面。任何信徒都應該在這三個不同的模式中,接受教育,以致能在不同的境況中學習和成長。

在舊約,亞伯拉罕、雅各、摩西、約書亞及先知們,都曾得到上帝親自以不同的方法「個別」施教,使他們能成為上帝手中合用的器皿。另一方面,上帝也會揀選一小撮人,以「小組」形式給與特別的教導和訓練,例如,祭司,管理以色列人的千夫長,百夫長等等。上帝也吩咐以色列人在每年特定的節期內,「全體」齊集一起,在上帝面前敬拜、感恩和獻祭。

在新約,耶穌也為信徒樹立美好的榜樣。祂經常獨自到寧靜的地方敬拜親近上帝,也領受上帝直接的教導,可見「個別」接受教導的重要。但同時,耶穌也揀選了十二個門徒,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教導和訓練。同樣地,祂也有向群眾宣講天國的福音,與全體會眾在一起守節、敬拜上帝。可見「個人」、「小組」及「群體」這三方面的學習模式是每一個信徒都應該學習去體驗的。

有關「群體」形式的教導,除了主日崇拜外,教會也有每年在特別節期或節日中舉行不同性質的聚會,藉此使全體會眾能去體驗「群體」生活的重要性。

以上三種教導的模式均是重要的。假如有牧者或信徒領袖因個人的感受和喜好,在教會中只強調其中一種模式,卻忽略其他兩種模式的重要性,這樣便會導致信徒在成長過程中,得不到均衡的照顧,造成有所偏差。我們建議,教會應該經常有計劃、均衡地為會眾提供這三種教育模式的機會,並鼓勵會眾積極參與,親自去體驗和學習,使靈命得以整全的發展。

 

<施行基督教教育的方法>

 

一個人若要獲得真正的教育果效,必須先得著知識的教導,然後藉著觀察、思考、瞭解和判斷所學的知識是否正確適切,再將所得的結論,透過實習的過程去實踐。這樣把體驗得來的東西慢慢積聚起來,成為一種新知識,可以創造新生活,並把這些新知識傳遞出去。這種「教導(知識)—觀察(了解)—實習(實踐)」是基本的教育模式。

耶穌在世時,經常以「教導」、「觀察」、「實習」這三種教育方法幫助門徒成長的。四福音書中多次記載耶穌開口「教訓」跟隨著祂的群眾;當只有門徒與他在一起時,他也隨時隨地「教導」他們。藉著「教導」的方法,耶穌把一些正確的真理宣講出來,讓門徒獲得新知識,改變他們以往錯誤的觀念。並且,耶穌時常帶同門徒進入群眾當中,讓門徒去「觀察」他的一舉一動,無論是醫病趕鬼、行神蹟、與上帝相交等,讓門徒不單能親耳聽聞祂的教導,也能親眼看見,從觀察中學習和模仿。若要門徒和跟隨的人,有充足的信心去實踐所學到的東西,就必須要讓他們多去嘗試和實習。所以耶穌也多次差遣門徒出去,讓他們透過實習,可以獲得親身的經驗。雖然有時門徒也難免遭遇失敗和挫折,但這是學習與成長必經之路。

因此,若要使信徒或會眾能得到更有效的學習,使靈命得以成長,就必須兼顧及「教導」、「觀察」及「實習」這三方面的教育方法。

 

<基督教教育必須具備之資源>

 

若要認真地推動基督教教育事工,教會必須具備充足的資源,包括「人才」、「教材」、「場地」、「設置」等。雖然這些資源都不是隨手可得,但是如果教會看重基督教教育,必會盡力去做出來。

假若有合適的「人才」,便能使學生得到良好的教育。施教者的知識、榜樣、教導技巧,對受教者都有一定的影響。教會除了發掘與訓練以上的恩賜之外,當然更不能忽略施教者必須具備「教導」的恩賜。(提後二2)

除了人才,適當的「教材」也是達成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不是每一位施教者,都有時間、能力去編撰適合學生的「教材」,供給學生使用。因此挑選合適的「教材」,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

至於施教場地,教會必須為各類的教育事工、不同年齡信徒的需要,購置或安排適當的場地,使信徒的身心能得到合宜的舒展。其次,適當的設置能夠產生更大的教育果效。因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果教會經濟許可的話,應該盡力為不同年齡階段的信徒添置適切的用具、器材、桌椅、輔助教具等,以增添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果效。

 

<基督教教育的建立>

 

要把基督教教育建立起來,必須得到至少三方面的全力支持。首先是「牧者」,其次是「教會領袖」,而第三方面是「全體會眾」。這三方面是缺一不行的。牧者是引導和牧養信徒的首要人物。他若能以培育信徒靈命成長為首要職事,致力推動信徒培育工作,那麼,教育事工已成功在望了。若牧者能同時勉勵和督促教會領袖們同心起來策劃適切信徒需要的教導事工,那麼群羊之首能在前頭走,對跟隨者必能產生一定的作用。若要教育能成功地建立起來,就必須是教會總動員,包括牧者、教會領袖們、及全體會眾,都同心合意,有同一的看見,共同朝向致力達成大使命的目標而進發,深信主必施恩並賜能力。

基督教教育認識


    說到基督教教育,讓我們先來認識教育之目的是甚麼呢?就是為了求生存,求生存就是為了生活,因而生活與教育是不可分,甚至生活就是教育之目的。人從小受教育就是要學得各種生活技巧之外,和如何適應環境都是生存所必備。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大自然和家庭是原始教育之環境與場所。當然隨著人類之歷史進行,社會結構越來越複雜,人有不同之需求,為達目的,教育是不可缺乏,所以十八世紀時美國之教育家波特(Boyd Henry Bode)說:「教育是一種工具,可供不同主人使喚,為實現不同之目的。」



    所以,今天教育之目的不光是為了求生存,成為尋求不斷改善人類生活之「工具」,好使我們的人生內容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英文之教育Education從拉丁文Educere演化而來的,此字有引導之意思。表示教育是有活力、有動力的。



    基督教教育也是一種教育,和一般教育一樣,是有活力與動力的,只是它是針對教會需要而有的一種教育,其目的是要使「基督成形」在每一個屬於教會知信徒的心中。



    一般教育之作用是從思想著手,以期改變人之行為。而基督教教育,就是要人降服於上帝,並與上帝相交,接受祂的改變和管理,進而每時每刻為上帝而活!因此基督教教育不僅是知識之吸收,同時要發現真理,將真理與生活緊緊的聯繫在一起,進而以達到實踐上帝真理為目標。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耶穌的終末觀與其上帝觀對倫理的影響


    探討耶穌在其上帝觀的影響下的終末觀來看倫理,的確能幫助解答基督徒在活出耶穌的倫理時面對的問題。學者也列出一些不存在已然未然張力的經文(太625~3471~121029等),因此,嘗試從耶穌的終末觀在其上帝觀的影響下來探討他的倫理。Bald在他的文章中的結論說:

 

耶穌的上帝觀是末世的,因為他宣講上帝已然來到;但是他的終末觀是以上帝為中心的,因為它是建基於上帝的概念上,當中包括其終末觀。

 

    同樣的,若我們這樣來看耶穌的倫理教導時,我們就比較清楚為何耶穌與法利賽人在律法上有磨擦,為何他對舊約十誡加以詮釋,然後向我們說他來不是要廢掉律法和先知乃是要成全(太517),最後更是強調愛主愛人就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2237~40)。

 

    當我們想要連貫耶穌對於悔改、信靠福音或信心的教導時(可115b),對於要求門徒來跟從他要叫他們得人如得魚(傳福音),甚至有關他自己的身份,有關受難死亡和復活的預言(救恩),都讓我們看見耶穌不單只是從終末的角度來宣講,更是以上帝的啟示和旨意為中心的角度來宣講。

 

    這樣說來,以上帝為中心的倫理標準,不管人能不能做到都不會因此改變。若救恩的條件是在於人的行為對倫理的回應(在舊約來說十誡就是救恩的條件),那麼我們依然活在舊約當中,而耶穌在十架的犧牲,聖靈的降臨是毫無意義的。然而若以上帝為中心的倫理觀來看,基本上耶穌的倫理信息並不是靠行為得救恩的信息,而是宣告上帝的旨意。很明顯的,活出倫理只是在於對上帝旨意的順從,同時也是救恩的結果。因此對耶穌來說,救恩是在於悔改、信福音,而不是靠行為活出倫理。

 

    耶穌的倫理不是救恩的條件,遵行耶穌倫理是順從上帝的旨意,是救恩的結果。耶穌宣告說: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

 

    天國的來臨表示上帝的主權並他的旨意也來臨,所以耶穌教導的就是天國完美的倫理。雖然耶穌所宣講的上帝國已來臨,但卻未完全,撒旦與他的惡勢力雖已被捆綁,卻還未完全被審判。人就在這樣已然未然的狀況下生活。活出倫理生活時不可忽略的是,得救的恩典乃是信靠耶穌而不是靠行為。耶穌的倫理與他的終末觀是緊密相連的,但是這兩者更是在他的上帝觀影響之下。為此,耶穌的上帝觀才是他的終末觀與倫理觀的真正基礎所在。

 

耶穌的終末觀與其倫理


耶穌的終末觀與其倫理的關係要從舊約的歷史背景來看。若從舊約先知的末世觀來看,末世則指上帝必戰勝邪惡施行審判與拯救,那時以色列便有永遠的平安與公義。也就是說,傳統猶太教對上帝國的看法就是歷史的末日。然而對於耶穌來說,雖然他承繼了舊約先知和預言文學的思想形式,卻給末世加了一層定義:以色列人等待已久的上帝國度,而這國度也隨著他的事奉來到人間(可115;太112~61228)。

 

    學者對於耶穌所傳講的天國,基本上有三種的看法:還未實現的、已然實現的、和已經開始但還未完全降臨。有如以上所說,19世紀對世界將會更美好的想法破滅後,學者開始領悟,藉著愛在人間建立天國是不行的。這就是維斯所主張,天國不是靠人力去建立,只有上帝才能做到。

 

    史懷哲對維斯的天國觀念加以發展,他認為耶穌的思想和教訓,甚至行動都深受終末觀影響。這個主張將學術界對天國的研究往前推了一步。周天和引述史懷哲的主張:

 

耶穌所宣佈的國度不是他和他的門徒在這自然世界上所要建立和實現的國度,乃是與那即將顯露的超自然時代同來的國度。

 

    所以,耶穌的倫理教導是為了準備信徒去迎接天國的來臨,也就是所謂的過渡時期的倫理。因此他認為:山上寶訓的倫理是要人悔改的倫理,人必須悔改才能進入上帝國度當上帝的國度出現時,無論何人如果具有一種在道德上更新的品性,他便是這國度中的一份子。這是道德與即將來臨的上帝國度之間關係的適當說法。

 

    這種說法其實也在強調人為的條件促使上帝國降臨。這也是為何他認為耶穌身為先知呼籲人們悔改,積極差派門徒傳道(太10章)以使天國降臨。但天國仍未來到(太1023),耶穌便發現自己的錯誤,後來乃相信自己要經歷猶太人彌賽亞的苦難,才能使天國降臨。然而耶穌失望的死去(太2746),因為上帝的國並沒有藉著他的犧牲而降臨。所以,他的結論是:上帝國還未到來。

 

    然而很多學者察覺到耶穌的教導中提及上帝國已經降臨的言論,最明顯的就是當耶穌說這國度已隨著他的事奉來到人間(可115;太112~61228)。因此,他們開始從維斯和史懷哲還未實現的主張轉移至已然實現的主張,也似乎開始忽略甚至摒棄上帝國在將來的應驗,如陶德(C.H. Dodd)所主張的實現的天國和布特曼的`化除神話'主張等。

 

    但是,要顧及聖經全面性的教導,這兩種極端的看法是不正確的。因此,學者們包括J. JeremiasA. M. HunterKummel都認為耶穌對天國的教導是現在的也是未來的。賴德也在他《新約神學》的著作中強調:耶穌的道德教訓與他的上帝國觀念必須一併研究上帝的治理已經透過耶穌本人彰顯出來,而上帝的治理要等到末世時刻才會極致完成。

 

    耶穌在登山寶訓和天國的比喻中的確指出了天國臨到但還未來到的張力。耶穌宣稱天國已來臨的經文包括馬太福音1112122813161344~46221~14;路加福音42111201415~2416161720~21;馬可福音218~20320~30等。對於天國還未臨到的經文包括馬太福音3253~121761024~25章;路加福音11217202131;馬可福音115947~4813章等。所以,從經文來看,天國確實已經來臨卻還未完全來臨。

 

    因此,我們看到耶穌要門徒現在就要行出他的教導的同時,也要門徒注意那天國裏未來的事情。顯然的耶穌的天國教導並沒有被限制在現在的或者是未來的。對他來說天國是現在的也是未來的。

 

    雖然學者們對於耶穌的終末觀,天國是否已來臨的解釋還未一致,不過學者們已傾向這已然未然的看法。主要是它能解釋為何天國臨在的教導彼此衝突。同時,它亦有助於解釋為何耶穌所傳講的天國倫理的教導是超越性的。人類自犯了罪虧損了上帝的形象後,身心靈都被罪所影響,就如耶穌也曾對門徒說過,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太2641)。

 

    保羅更是深深體會到這份無奈以致於他這麼說,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羅719)。這都告訴我們,為何我們無法滿足耶穌要我們活出的聖潔生活,不是耶穌提高了倫理的標準,乃是天國的倫理標準原本就是這樣。

 

    當然,也有另一種極端的看法就是時代論的末世觀。達爾比(J. N. Darby)認為我們必須認識上帝在不同時期的計畫以致我們知道應該遵行什麼教導。也就是說,只有天國完全降臨時我們才能完全明白上帝的計畫,而那時候,我們才應該遵行天國的倫理。這樣說來,千禧年(耶穌再來時)的教訓就與我們無關,而我們就可以不需要理會耶穌的倫理教導了。

 

    但是,耶穌說天國已藉著他的道成肉身臨到。當他在馬可福音121~28所 行的神蹟中驅趕那捆綁人的邪靈時,他得著地上的勝利,然後他在十架上的犧牲更是成就了那屬天的得勝,並且永遠戰勝了撒旦。舊約先知所期盼看見的愛與公義, 已隨著天國的來臨,藉著耶穌顯明了、屬於上帝的天國奧秘也逐漸跟著明朗,顯示救恩的日子已來到、收割的日子也隨著天國的到來而開始(太937~38)。這一切的事實都告訴我們已然的重要性。已然的天國使我們預嘗了上帝特別的賜福,雖然罪惡死亡仍然存在。為此我們需要等待將來基督再來的時候(可1326),天國才會完全成就。

 

    耶穌宣稱他再來的日子時,天國將完全的臨到。當基督再來的時候,撒旦的惡勢力將完全被制服,上帝的創造將經歷完美和終極的救贖。這便是那將來的盼望,未然所要發生的事實。就如俞翠嬋所說的:

 

雖然上帝的仇敵和邪惡還在等待被制服,但是基督已經登上了寶座(啟56),得著敬拜(啟58~9),建立了上帝的國(啟510在基督裏的信徒,不再是在邪惡的勢力之下生活,乃是在基督的靈裏得著更新的生命。因此我們的盼望不是完全只在未來,它也擁有現在真實的經歷,雖然它必須等待將來完全的實現。

 

    我們雖然還在肉身的軟弱當中 ,雖然我們現在不能達到耶穌倫理的要求,但是我們能靠著那已經得勝的君王而活出來,並且不斷地經歷他的同在和恩典,直到他再來的時候,我們便能完全無瑕疵。我們就是活在這已然未然的時代中。

 

    總括來說,耶穌的倫理教導建立在他對天國已然未然的終末觀之下。這個已然和未然的主張也因此解答了聖經對天國已到和未到的矛盾。從耶穌的終末觀來討論他的倫理教導確實有助於解答為何人總不能達到他的倫理要求。

 

登山寶訓和比喻的困難


初看登山寶訓和比喻的教導時,似乎很散亂,有時更是彼此矛盾。在不同的場合上,耶穌要求聽眾作出不同的回應或行動以進入天國,如富有的少年人的比喻(太1921~23)、兩個兒子的比喻(太2128~32)、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路1025~37)等。令我們感到迷惑的是,特別是當我們個別來看耶穌的比喻教導時,他似乎注重的是人的行動和行為。難道耶穌鼓吹行為是獲得進入天國的條件?

 

根據哈拿克(Adolf von Hanark)和赫爾曼(Wilhelm Hermann)耶穌的教導強調上帝在人心中的掌權,使上帝的愛充滿信徒。李吉爾(Albrecht Ritschl)更進一步認為,這種愛的行動將漸漸在人間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即上帝的國度。也就是說,上帝國度的降臨是藉著信徒的改變。這種思想再進一步發展的話,也可以看成信徒既是教會,因愛的行動能使上帝的國降臨。

 

然而耶穌的教導是否為了改善世界而提供更高層次的道德標準嗎?即使他有這樣的目的,人能做得到嗎?十九世紀前的歐洲,在啟蒙和人文主義下對世界抱著美好的理想,相信明天會更好。這個夢想卻在兩次世界大戰、猶太人的大屠殺以及各地的種族滅種事件發生後,蕩然無存。

 

德國神學家潘霍華對當時教會在實踐登山寶訓上非常失望,頻頻斥責教會 的軟弱與盲目。這些事實向人類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是否真能遵行耶穌的倫理教導以致使這個世界邁向更好的明天?相信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既然人不能達 到這個標準,為何耶穌要把這個標準定得那麼高?

 

對於耶穌的比喻信息,學者們的解釋也各有千秋。駱其雅(Herbert Lockyer)在《聖經中所有的比喻》的著作當中提到了學者們不同的解釋。他提及有些學者認為比喻是在講述有關神國度在教會中的實現,是教導肢體生活。按某個層面來說這個說法是對的,因為教會的確能夠見證上帝國,但是教會不能建造或成為上帝國。同時,這個看法也不能完全解釋耶穌所有的倫理教導,特別是有關末世上帝國的教導,另外這個看法也未能解釋當中對天國已到和未到之間明顯的張力。

 

駱其雅提說從耶穌的身份來看他的比喻。比如在馬太13章,耶穌以拉比或夫子的身份對門徒說話,是在教訓與訓練門徒;而在路加所記錄的大部分有關恩惠性、福音性的比喻,是耶穌以傳道人的身份來向疾苦大眾傳福音;最後他以先知的身份,說出預言性或審判性的比喻,這包括惡園戶(太133~41)和不結果的無花果樹(路136~9)的比喻。這種提說也是正確的,不過也未能涵蓋耶穌所有比喻合一的解釋。耶穌的比喻背後似乎有更深層次的意義有待我們去探討。

 

巴垂克(George A. Buttrick) 認為耶穌的比喻是有關天國的教導。他把所有的比喻歸納為三個主題:神國的好信息、上帝國度的子民包括門徒的情況和記號、 以及上帝國的審判。 對於耶穌的比喻,巴垂克的結論是比喻的主題乃是天國。另外,在19世紀末葉,郭別熏(Siegfried Goebel)在他的著作中Parables of Jesus: A Methodical Exposition也有同樣的看見,但卻以不同的字眼來形容這些比喻是有關末世的教導。

 

為此,學者們開始從耶穌的終末觀來看他的倫理教導。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