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登山寶訓和比喻的教導時,似乎很散亂,有時更是彼此矛盾。在不同的場合上,耶穌要求聽眾作出不同的回應或行動以進入天國,如富有的少年人的比喻(太19:21~23)、兩個兒子的比喻(太21:28~32)、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路10:25~37)等。令我們感到迷惑的是,特別是當我們個別來看耶穌的比喻教導時,他似乎注重的是人的行動和行為。難道耶穌鼓吹行為是獲得進入天國的條件?
根據哈拿克(Adolf von Hanark)和赫爾曼(Wilhelm
Hermann)耶穌的教導強調上帝在人心中的掌權,使上帝的愛充滿信徒。李吉爾(Albrecht
Ritschl)更進一步認為,這種愛的行動將漸漸在人間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即上帝的國度。也就是說,上帝國度的降臨是藉著信徒的改變。這種思想再進一步發展的話,也可以看成信徒既是教會,因愛的行動能使上帝的國降臨。
然而耶穌的教導是否為了改善世界而提供更高層次的道德標準嗎?即使他有這樣的目的,人能做得到嗎?十九世紀前的歐洲,在啟蒙和人文主義下對世界抱著美好的理想,相信明天會更好。這個夢想卻在兩次世界大戰、猶太人的大屠殺以及各地的種族滅種事件發生後,蕩然無存。
德國神學家潘霍華對當時教會在實踐登山寶訓上非常失望,頻頻斥責教會
的軟弱與盲目。這些事實向人類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是否真能遵行耶穌的倫理教導以致使這個世界邁向更好的明天?相信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既然人不能達
到這個標準,為何耶穌要把這個標準定得那麼高?
對於耶穌的比喻信息,學者們的解釋也各有千秋。駱其雅(Herbert Lockyer)在《聖經中所有的比喻》的著作當中提到了學者們不同的解釋。他提及有些學者認為比喻是在講述有關神國度在教會中的實現,是教導肢體生活。按某個層面來說這個說法是對的,因為教會的確能夠見證上帝國,但是教會不能建造或成為上帝國。同時,這個看法也不能完全解釋耶穌所有的倫理教導,特別是有關末世上帝國的教導,另外這個看法也未能解釋當中對天國已到和未到之間明顯的張力。
駱其雅提說從耶穌的身份來看他的比喻。比如在馬太13章,耶穌以拉比或夫子的身份對門徒說話,是在教訓與訓練門徒;而在路加所記錄的大部分有關恩惠性、福音性的比喻,是耶穌以傳道人的身份來向疾苦大眾傳福音;最後他以先知的身份,說出預言性或審判性的比喻,這包括惡園戶(太1:33~41)和不結果的無花果樹(路13:6~9)的比喻。這種提說也是正確的,不過也未能涵蓋耶穌所有比喻合一的解釋。耶穌的比喻背後似乎有更深層次的意義有待我們去探討。
巴垂克(George A. Buttrick)
認為耶穌的比喻是有關天國的教導。他把所有的比喻歸納為三個主題:神國的好信息、上帝國度的子民包括門徒的情況和記號、
以及上帝國的審判。
對於耶穌的比喻,巴垂克的結論是比喻的主題乃是天國。另外,在19世紀末葉,郭別熏(Siegfried
Goebel)在他的著作中Parables of Jesus: A Methodical
Exposition也有同樣的看見,但卻以不同的字眼來形容這些比喻是有關末世的教導。
為此,學者們開始從耶穌的終末觀來看他的倫理教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