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約時代,上帝特別揀召了利未人分別為聖作祭司的職份,如申18:3-5「祭司從百姓所當得的分乃是這樣:凡獻牛或羊為祭的,要把前腿和兩腮並脾胃給祭司。初收的五穀、新酒和油,並初剪的羊毛,也要給他。因為耶和華你的上帝,從你各支派中將他揀選出來,使他和他子孫永遠奉耶和華的名侍立事奉。」從而推論工作是有聖俗之分。
而根據楊慶球在《馬丁路德神學研究》指出中世紀一直把聖職稱為屬靈階級,沒有聖職的信徒稱為平信徒。前者有屬靈權柄,後者在教會沒有地位。當時的教會只認為直接服事上帝的聖職,才是基於上帝呼召的上帝聖使命,如亞奎那認為世俗活動是肉體的事情,儘管它體現了上帝的旨意,但世俗活動本身,如吃飯、喝水一樣,在道德上是中性的,可見世俗工作是沒有價值可言。
可見,認為工作是有聖俗之分這觀點主要強調在中世紀時期,為的堅固教皇制度及突顯聖職人員的地位,支持工作是有聖俗之分的觀點是建基在特別的揀選上,而不是信徒的身份上及工作的本身上,所以這觀點並不足支持工作是有聖俗之分,只表明工作是有不同及上帝在每個信徒身上的呼召也有不同。
韋伯(Max Weber)在他的名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指出在路德以前,無論天主教或古代民族的語言中,世俗的工作/ 職業並沒有召命的意義,但從路德開始提出任何的工作皆是來自上帝的召命(Vocation)。根據韋伯的定義:「召命是指一種終生的任務,一種確定的工作範圍。」
路丁路德是提出工作沒有聖之分的第一人,他提出信徒皆祭司的觀念,打破聖俗之分的階級觀念,他認為一個受洗歸入基督的人就是祭司。這觀念建構於出埃及記19章6節︰「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及彼得前書2章9節︰「你們是有君尊的祭司」兩段經文來建構平信徒皆祭司的理論。這觀念所針對的是中世紀教宗制度的超然地位,他相信平信徒祭司與教會的聖職分屬兩個層次,而兩個層次又互相支持。
路德理解工作與召命有關,他認為工作是一項神聖召命,各種的工作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是上帝把人安放在不同的崗位上事奉祂。他肯定日常工作的價值,他認為個人道德的最高表現,在於人忠心地完成世俗的事務。路德認為保羅在林前7:20描述人的工作就是人的召命,路德認為人從事某種職業,其實是履行上帝給人的特定義務,在人所處的環境行出上帝的旨意。
路德亦認為成聖生活不再侷限於中世紀的修院,反而落在日常生活中。路德曾說:「上帝應許的惟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們以苦修的禁慾主義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個人在現世的裡所處地位的責任和義務。這是他的天職(calling)」。同時,路德認為內心既不涉及外體的行為,外體的行為就不能以屬靈或屬世來作為高低的判別。
加爾文承繼路德對工作的觀念,加爾文表示:「『職業』這詞含有呼召的意思;而所謂『呼召』乃是指上帝用祂的手指頭指向某一個人說,我要你如此如此的生活。」
他亦認為全備的生活應包括兩方面,即:屬靈和屬世的關懷,任何有關聖俗的區分都是人為,而且具破壞性。他認為所有的職業只要是對大眾有利益的,在上帝面前的地位一律平等。然而加爾文對工作的觀念亦有超越路德的地方,就是人需要上帝祝福其工作,他接納貿易和收息,他更認為基督徒在工作上管理世界的日常運動及修理它,以致能榮耀上帝,加爾文的工作觀是帶有屬靈的層次及價值。
加爾文主義者更認為工作是順服上帝的一種表現,通過俗世上職業中積極地倫理生活,能夠參加在世上榮耀歸於上帝的事工。
在路德、加爾文後的上帝學家大都認同並肯「工作皆是來自上帝的召命(Vocation)」的觀點,他們進而關心在聖(信)與俗(不信)中如何發展神聖。
巴特的呼召建基於基督的揀選,他認為全人類已在基督裡蒙揀選、與上帝和好,重蹈了耶穌基督蒙揀選、從被定罪變成蒙憐憫的歷史;這樣,上帝並不是揀選一些人而撇棄另一些人。既然每一個人也是蒙上帝的揀選,即人是帶著上帝的召命生活,要在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樣式。
田立克則提出人在日常生活經驗中開發深度的層面,就進入宗教領域,而不必被形式化宗教活動的侷限,忽略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具有「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的向度。他這觀念打破了聖俗的界限以後,從生活實際經驗尋找深化的層面,作為神聖的領域,從而帶出在俗世的工作裡也可以經驗神聖。
潘霍華則努力打破神聖與世俗的分野,他提出「非宗教的解釋」(non-religious interpretation)及
「非宗教性,世俗的基督徒」、「用世俗的方式講解」,他關心的是對這無宗教的世界重新「解釋」基督教信仰,但其意義不單只是用非宗教術語釋經或宣道,並且
涉及崇拜、制度和社會行動。潘霍華這些的觀點有助拉近信徒與非信徒之間的隙縫,應用於工作上,可有助打破聖俗之分的觀念,讓信徒明白任何的工作也可展現基
督教信仰。
Miroslav Volf認
為工作神學是反映自然和人工作結果的教條,它提出一個框架讓人量度人有什麼應該做,有什麼不應該做。他認同正作是一種召命,不過他認為路德的召命是靜態
的,沒有處理工作的疏離、被壓榨等問題,他提出聖靈給人的恩賜,他認為透過聖靈的引導就能處理這些問題。他從「新的創造」看工作,他認為當中最重要的動力
是聖靈參與,工作是由聖靈主動的導引。
總括而言,路德、加爾文等重新肯定一般工作是基督徒生活重要的一部份,不是一種牽累,他們提出的聖召更肯定工作的價值,而韋伯更認為改革家本於上帝的選召來解釋聖召或工作,是更正教的工作倫理的重要元素。
其
實自路德開始至當代,大部份的神學家皆認為工作是沒有聖俗之分,分別在於人有沒有召命,而這召命觀會直接影響工作者的工作態度,信徒認為上帝呼召人放在不
同的崗位上事奉祂,因此要忠心地完成工作,以榮耀及見證上帝;而沒有召命的人則視工作只是經濟的活動,是為生活而做,沒有神聖意義可言,反映出,工作本身
是沒有聖俗之分的,聖俗之分在於信與不信的群體身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