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門徒訓練

   門徒訓練引言認識門徒訓練  , 為什麼要做門徒訓練 , 需要門徒訓練的原因  ,

   門徒訓練的聖經基礎-1   ,  門徒訓練的聖經基礎-2   ,  主訓練門徒──形影不離   ,

  主訓練門徒──絕對順服 ,   主訓練門徒──賦予能力   ,主訓練門徒──親身示範   ,

   主訓練門徒──分派工作  ,  主訓練門徒──勤加督促   ,  主訓練門徒──開花結果 ,

   初期教會實行門徒訓練的例子  , 聖經對門徒訓練的應許  ,  對門徒訓練的錯誤看法 ,

   目標策略與方法  ,  訓練者的基本表現 ,訓練者的生命操練──對主  ,

   訓練者的生命操練──對門徒 , 訓練者的生命操練──對事 ,

   訓練者的生命操練──對己

   訓練者的裝備──認識聖經   , 訓練者的裝備──系統認識教義  ,

  訓練者的裝備──一般知識的裝備  , 訓練者的裝備──清晰的事奉觀 ,

  訓練者事奉的技巧──清楚動機  , 訓練者事奉的技巧──選擇門徒的方法 ,

  訓練者事奉的技巧──弄清關係  , 訓練者事奉的技巧──與門徒建立彼此委身的關係 ,

  訓練者事奉的技巧──與門徒建立日常生活的接觸 ,

  訓練者事奉的技巧──定期學習形式(A) ,

 訓練者事奉的技巧──定期學習形式(B) ,

  訓練者事奉的技巧──幫助信徒建立以聖經為權威的生活  ,

  訓練者事奉的技巧──幫助信徒重整生活的次序 ,

  訓練者事奉的技巧──幫助門徒了解自己的恩賜與事奉 ,

  訓練者事奉的技巧──幫助門徒曉得與人作生命的交流  ,

  訓練者事奉的技巧──教導門徒作一個佈道及教導者  ,

 何謂「門徒訓練」  , 什麼是門徒訓練  ,   門徒訓練的目標  ,   門徒訓練的策略 ,  

 如何在教會推動和管理門徒訓練事工  ,  栽培效應  ,  教會在門徒訓練上為何失敗

  向保羅學習如何帶門訓保羅對門徒訓練的實踐 , 門徒的栽培 , 門徒的靈修 ,

  門徒的禱告  , 門徒的讀經門徒造就小組要注意些什麼 ,
 
    門徒的意義   ,  作主的門徒   ,  主耶穌對門徒的要求   ,    計算做門徒的代價  ,

   門徒的信心   ,  門徒的人生目的   ,  呼召門徒的目的  , 門徒的教會生活

    門徒訓練與教會增長(一)   ,  門徒訓練與教會增長(二) ,

    得人如得魚 , 門徒的佈道門徒就造小組建立原則 ,

   「門徒造就小組」之開始  ,

   導航會介紹  , 建立信徒群體七個基本要素 , 門徒生命成長的十五個目標 ,

  從信徒到門徒造就目標規劃  ,

門徒的意義



門徒(disciple),或作門徒(discipleship)是基督教會栽培初信主耶穌基督的人成為真正的基督徒的學問。

耶穌在世事奉,及初期教會時期,最常用「門徒」(mathetes262次)來指耶穌的跟隨者。因此,作門徒是福音書和使徒行傳的中心神學主題。舊約及新約其他地方的情況卻不同。在舊約中,極少見「門徒」這用語,而mathetes根本不見於新約書信及啟示錄。然而,用來表達作門徒豐富的神學概念的其他用語和措辭,卻在聖經中隨處可見。當耶穌在世事奉,並與門徒同行時,就最具體地表達出何謂作門徒。然而,舊約是這種關係的基礎,而新約書信和啟示錄所描述的,就是在耶穌升天後,這種關係如何實踐出來。

[蒙召與上帝建立關係]

聖經中作門徒的觀念,深深植根於上帝的呼召。呼召是上帝作主動,人就回應,而這模式構成了聖經中「約」的概念,彰顯於重複出現的應許中:「我要作你們的上帝,你們要作我的子民。」耶穌呼召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重申了耶和華的呼召。上帝呼召了祂的子民,在世上代表祂;祂在他們生命的各種際遇中都與他們同在,令他們在個人的性格方面日漸有祂的樣式。那樣的呼召是新約和舊約之門徒觀的核心。

l   上帝與以色列

在舊約中,以色列與上帝之間約的關係,是作門徒的理想形式。雖然上帝是呼召個人──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但對象卻是他們的後裔(創十三15)。上帝所建立的是一個國家群體,將來成為祂的子民,祂的子民繼而要成為地上萬族的祝褔(創十二1-3)。在以色列民出埃及的過程中,及在曠野裏,重申和印證那呼召(出十三21-22)。沒有其他人或上帝,可以取代或篡奪上帝的地位。雖然上帝將人置於領導地位(例如摩西、約書亞、士師和先知),他們只不過是中介領袖,唯獨上帝才是居首位的。對以色列而言,它與上帝之間約的關係,就是作門徒最理想的形式。先知書充分表達了這理想,作者指望以色列國終有一天能實現那種關係。以賽亞和耶利米在預言到新約時,就表達了這種關係的個人性質(賽五十九20-21;耶三十一31-34)。

在曠野,當上帝將律法頒佈給以色列時,強調了祂立約的目的:「我要在你們中間行走,我要作你們的上帝,你們要作我的子民」(利二十六12)。上帝呼召以色列進入一種與祂同在的關係裏。

l   耶穌與祂的門徒

在舊約中,上帝與祂子民同在的主題,於耶穌與祂子民中成就。大衛家的彌賽亞來臨的應許,跟上帝親自與祂子民同在的應許盤根錯節。馬太對耶穌的名字──「以馬內利」──的詮釋就相當重要:「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意思是『上帝與我們同在』」(太一23)。上帝在耶穌裏與祂的百姓同在,要體現「約」最深層的意義──上帝與祂的百姓同在,作他們的主人、主和救主。

在第一世紀的主人與門徒關係裏,雖然作門徒是自願和自發的,但由耶穌主動呼召(太四19,九9;可一17,二14;比較路五10-1127-28)及揀選門徒(約十五16)。門徒對呼召的回應包括承認及相信耶穌的身分(約二11,六68-69),遵從祂的召命(可一1820),而且清楚計算要完全效忠所須付上的代價(太十九23-30;路十四25-28)。主耶穌對門徒的呼召,是新生命的開始,意味著要失去舊生命(太十34-37;路九23-25),並因順服父神的旨意,在上帝的家找到新生命(太十二46-50)。

[跟從上帝]

l   以色列行上帝的道

上帝與以色列之間確立的關係,預示了耶穌將呼召祂的門徒進入神人的關係裏。要實現「約」的關係,純粹意味著必須以上帝為上帝,萬事皆讓上帝居首位。與上帝之間約的關係,在「跟從上帝」及「行祂的道」方面具體地實現。當以色列實現約的承諾時,就可以說是跟從上帝(例如:申四1-14;撒上十二14),及行祂的道(申十12-13)。當以色列違約,就可以說是跟從外邦的神祇,行他們的道路(申六14;士二10-13;賽六十五2)。以利亞呼召以色列民說:「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吧?若耶和華是上帝,就當順從耶和華。若巴力是上帝,就當順從巴力」(王上十八21)。「跟從上帝」可從「行上帝的道」之比喻去理解。

[人對耶穌的委身]

當耶穌在地上工作的時候,門徒要「跟隨」耶穌,不論這是實際或比喻性的行動,對祂效忠是一個決定性的行動。猶太教的門徒,會追隨主人左右,往往如實地模仿他,希望有一天他們也能成為主人或拉比,有門徒追隨自己。但耶穌的門徒卻仍要作他們主人及夫子耶穌的門徒,並單要跟隨祂。跟隨耶穌就是與祂一起,且在旅途上服侍祂。

蒙召作門徒,要計算對耶穌效忠所須付上的代價,不過,這代價卻有不同的形式。十二門徒蒙召撇下一切跟隨耶穌,包括撇棄他們的家庭、職業及財產以便訓練他們承擔將來在教會的崗位。除了十二門徒外,顯然耶穌也呼召其他人如此跟隨祂。不過,雖然耶穌呼召所有門徒都要計算跟隨祂的代價(太八18-22;路十四25-33),卻沒有要求所有人撇下一切跟隨祂(可五18-19)。尼哥底母和亞利馬太人約瑟顯然在耶穌生前已成為祂的門徒(約三1-14,十九38-42),然而他們很可能仍留在猶太教,而且繼續他們的生活。但當有需要顯示他們對耶穌的信心和忠誠時,就挺身而出,例如要求取回耶穌的身體(太二十七57-60)。

正如在決定開始跟隨耶穌時,要計算代價,門徒行在真道上,也需要計算代價(可八34)。門徒必須每天捨己,背起十字架,跟隨耶穌(路九23)。人可在表面上跟隨耶穌(例如猶大),卻並非真正屬於真道。

[教會跟隨復活的基督]

彼得勸勉教會效法耶穌的榜樣,跟隨祂的腳蹤(彼前二21)。保羅喜歡用的一個比喻是「與上帝同行」。這用語表明人如何「生活」,或如何與上帝及與人相處。這主題的總結見於「我說,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加五16)。這是保羅對基督徒生活所下的定義。

[作門徒的目標]

l   對己:要像基督。

    作門徒首要的目標,就是成為基督的樣式(路六40)。保羅也認為這是上帝預先的揀選最終的目標(羅八29)。門徒在成為基督樣式的過程中,得以與主耶穌基督建立親密的關係,因此這應成為每個門徒的個人目標。

l   對人:作僕人。

    不過,作門徒卻不純粹以自我為中心。典型的例子是:當耶穌的兩個門徒向祂要求尊貴的地位時,祂告訴他們,門徒的目標是在彼此的關係中作僕人(可十35-45)。耶穌在救贖門徒時作了僕人的工作,所以門徒就可以如此彼此服侍。祂付出了代價,為要把人從罪的刑罰和權勢中拯救出來,脫離驕傲和自我中心的動機。這種追求滿足自我的動機藉著救贖而得以粉碎,因此門徒作僕人時,可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這跟保羅所強調的十分相似。他指出耶穌倒空自己成為僕人,就為腓立比信徒樹立待人接物的好榜樣(腓二1-8)。馬可和保羅宣稱:就如耶穌是一位施行救贖的僕人,真正的門徒也要作無私的僕人。這是門徒在彼此關係上的目標。

l   對世界:大使命。

    耶穌透過大使命,要祂的跟隨者聚焦於作門徒的重要性之上,並宣告門徒對世界的責任:他們要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太二十八16-20)。「使人作門徒」就是向那些還未蒙赦罪的人,宣講福音的信息。在初期教會的活動中,大使命得以實現,是因為門徒出去,從耶路撒冷到猶大,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宣講耶穌的信息,使人作門徒。在初期教會裏,相信福音信息就是成為門徒(比較徒四32及六2)。「使萬民作門徒」就是使更多人作門徒,正如耶穌使他們作門徒一樣。

耶穌以作門徒的關鍵因素──主的同在:「我要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20),結束祂的大使命。遵從大使命的人,及對它作出回應的人,都感到欣慰,因為知道復活的耶穌會繼續塑造祂所有的門徒。那主人會永遠與他們同在,好讓他們跟隨祂。

當門徒成為世上的鹽和光,在那窄路上行走,把愛和希望帶給世界,他們就成為活的榜樣,讓人學效。這就是保羅的懇求:「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十一1)。

門徒訓練的策略



    目標是一個大方向,是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地。但有了目標,並不等於可以立即到達目的地,我們還要有明智的策略,也就是幫助我們向目標前進的指導。

1. 主耶穌的榜樣:

    在耶穌傳道的生涯中,乃是將部分精力投資在向群眾傳福音的事上,而將大部分精力放在訓練少數門徒的事上。十一門徒即是耶穌三年訓練所得的果子。耶穌更從十一門徒中,挑選彼得、雅各和約翰,使他們三人有更多的機會與祂親近,得到更多的訓練。根據新約聖經的記載,耶穌的十一位使徒,是建立初期教會的主力,而彼得、雅各和約翰這三人又比其他門徒有更深更廣的影響。由此可見,耶穌當時的訓練是很有戰略性的,為教會提供了領袖,為福音的廣傳奠下了基礎。

2. 門徒訓練的策略:

    從主耶穌的榜樣來看,“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門徒訓練的事工”乃是門徒訓練可行的策略。小組形式的訓練可讓訓練者和受訓者有較大的彈性去安排訓練的時間和內容。

    小組的門訓方式亦兼顧了人的心理需要,使受訓者在親密的小組關係中,能開放、坦誠地分享,亦能找到屬靈的良師益友。

門徒訓練的目標



    馬太福音281920節:“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如果你要成為一個門徒訓練者,你非背熟這兩節經文不可。

    從主的大使命中,我們可以得到兩個訓練的目標:

    一個是對內的,針對受訓者本人,目標是使他成為主的門徒;另一個是對外的,指受訓者和別人之間的關係,目標是建立別人成為門徒。

    歌羅西書316節:“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

    什麼是自己作門徒呢?就是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這是針對門徒本身的屬靈生命,所以是對內的,是門徒訓練要達成的第一個目標。

    歌羅西書128節:“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上帝面前。”

    保羅傳揚上帝的道,目的是讓人得完全的救恩。

    門徒訓練的第二個目標,就是教導門徒,能把基督的道理,完完全全地教導別人,這包括了傳揚上帝拯救的事實,叫人因此得救,並且把基督教的其他真理傳遞,使人在屬靈生命上長進。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