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重演方式之二:戲劇化的演出


  敘述是透過語言,簡要說出歷史的事實;戲劇化演出是透過動作表現,以可見的、可觸摸的和實質的表徵,表現歷史事實。因此,這展現方式是以動作重新創新創造該歷史事實,以及向參與崇拜者表達這歷史事實的意義。

舊約時代戲劇化的重演方式

   聖殿儀式是一連串透過戲劇的重新表達。因此,象徵性地代表上帝與崇拜者的關係,正如以色列人在西乃山敬拜上帝的時候,以血作的憑據。他們也仰望基督獻上 一次完全、永遠有效的祭,那就是基督死與復活而成就的終極和永恆的救恩(雖然舊約時代的人還未完全明白祭禮代表的意義)。

  贖罪日是聖殿儀式的最佳例子。在那天,大祭司在聖所和至聖所進行隆重的儀式,為以色列民贖罪後,大祭司又在眾人面前把雙手按在羊的頭上,然後把羊送到曠野去(參利一六20-22),大祭司行這個動作,是活畫地把上帝的赦罪,以行動做出來給以色列人看。

  踰越節是舊約時代戲劇化的重演方式中,叫人印象最深刻的例子。猶太人在踰越節吃的筵席(the Passover Seder)是要告訴以色列人那個拯救的歷史,讓這些事引發以色列人靈命的長進(參申六20-23)。

  重演出埃及的史實是一項極為複雜的事,以色列人世世代代以口傳誦這史實。其後,有關的資料和禮儀收納於猶太人的[哈加達]Heggadah)經典裡,這文獻對守踰越節的每個細節都有詳細的記載及指令。每個猶太人家庭都為這節期作許多的準備,其中細節費時甚多,整個家庭的成員都須要參與。

  直至今天,踰越節筵席以三大訓導原則為根據。首先,每個猶太人須按照聖經的命令,把先祖如何從埃及為奴之地得拯救的事告訴子女(出一二26-27)。為人父母者已受訓誨,不可草率其事,必須仔細複述出埃及的史實,使子女明白和瞭解其中意義。至於第二及第三原則都是與教導的方法有關。

  第二項原則就是,在踰越節筵席中,每個孩子都成為上角,每個孩子都須要發問,問及行這禮儀的意義,為何吃無酵餅,為何歐芹須沾鹽水,為何吃苦菜。在這些問題的答案裡,便可知道耶和華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詳細經過。子女發問時,好像身歷其境,瞭解他們守這節期的原因。

  第三項原則就是,每個守踰越節的人,不論男或女,都須要感同身受,認定自己從埃及被救贖,守踰越節的人,透過一連串禮儀舉止、所吃的守節食品,感受出埃及的意義。

  不單禮儀的秩序安排使這史實重演,筵席的食物也同樣有此作用,是名副其實的實物教材。筵席的每種食物和份量部有意義:「無酵餅」(the matzo)的吃法是在無酵餅之間夾苦菜,代表「雙倍」的份量(出一六22),並且有「困苦餅」(breadof affliction)之意(申一六3);烤羊腿骨(shank-bone of lamb)代表踰越節的羔羊;烘熟的蛋比喻踰越節期的開始;澀苦的菜根(horseradish)使人回想埃及的困苦;甜醬(haroseth)是一種用水果、果仁、香料和葡萄灑製成的醬,代表埃及做磚的泥土。

  專門研究舊約時代禮儀的學者伊杜辛(Abradlam Idelsohn)在他的著作《猶太人的禮儀》 (JewishA Litury)對這節期的重演禮節及其意義有如下的解釋:

  這個紀念儀式保存著其應有的價值,數千年如一日,對孩童們發揮了珍貴的教育作用,使他們受熏陶。這紀念儀式就是為這緣故而訂立,使為人父母者把禮儀表 達的宗教倫理原則和崇高的理想教導孩子,使這些思想意唸成為孩子的保護和規範,讓他們藉此支取力量,為正義公理和精神的自由努力奮鬥,心裡常存堅固的信 念,知道勝利必然在望。

  這故事敘述苦難和傷心的往事,如何在為奴的苦境中爭扎,困苦如何壓迫他們,使他們幾乎無法生存。這故事也訴說著得救的盼望、為人類尊嚴奮鬥的崇高志願,就像一生多采多姿的領袖摩西,帶領那為奴的以色列人,成為自由的民族,把最高倫理道德標準的律例,頒佈給他們。

  在這節日的紀念儀式中,每個猶太人的家庭都有聖所的氣氛,每個家庭成員都成為祭司,而家裡的主人就成為大祭司,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他們一起為著人類最崇高的理想而生活,事奉永活的上帝。

新約時代戲劇化的重演方式

  舊約時代如何,新約時代也相同,然而,舊約時代的重演方式未及明顯,因為新約時代的崇拜禮儀不像舊約時代那般複雜。儘管如此,仟何人都能清楚地看見感恩禮或主餐令人印象深刻的舉止動作,這儀式是一種重演方式。

  首先,主耶穌是在踰越節的時候設立主餐,表明基督的死與復活,就是基督徒的踰越節(林前五7),使慶賀感恩禮具更深廣意義,而不單是與猶太人踰越節有關聯的禮儀。初期教會在聚會時重複主耶穌在最後的晚餐所作的一切,這是最後晚餐的儀式也一直留存至今。

  主耶穌銳:「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路二二19) 「紀念」(anarnnesls)正好表明「重演」的戲劇性。「紀念」一詞原文的意義不單指「腦中的記憶」,那是強調理性主義的文化傳統引導我們如此解釋的;反之,在昔日的社會裡,此詞更具有動態的一面。「紀念」是在言語和行為上的,是從言語和行為中表彰基督。

  從早期禮儀小心、刻意以各種方式表明基督(meaning ofChrist),可以見到何以與早期信徒能有意識地在守感恩禮時,戲劇化地表達主餐的意義。他們著重以一套手勢符號語言作為表達方式,以期表達基督的 形象,或以這種語言想像基督的同在。在這些動作中耶穌以肉眼可見的方式被重演。初期的動作符號還算簡樸,可是到了第四和第五世紀,這種表達方式愈來愈複 雜,中世紀時代竟然弄出「親臨顯聖」的說法,使這種以戲劇化行動表達福音信息的意義盡失。可惜,其後的基督教(更正教)信徒對此等事情反應過於激烈,失掉 戲劇化的意識,感恩禮不再帶有重演的特質。

戲劇化的重演與崇拜的本質

  崇拜並非一場戲劇,絕對不是。然而,崇拜過程卻會出現許多戲劇化的特徵,與戲劇的表達方式相同之處甚多。所羅門王獻殿時把約櫃槓進聖殿的敬拜情景,構成生動的畫面。請詳閱以下的記載:

  當時,在那裡所有的祭司都已自潔,並不分班供職。他們出聖所的時候,歌唱的利未人亞薩、希幔、耶杜頓,和他們眾子眾弟兄都穿細麻布衣服,站在壇的東 邊,敲鈸、鼓瑟、彈琴,同著他們有一百二十個祭司吹號。吹號的、歌唱的都一齊發聲,聲合為一,讚美感謝耶和華。吹號、敲鈸,用各種樂器,揚聲讚美耶和華 說: 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那時,耶和華的殿有云充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因為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上帝的殿。(代下五11-14

  崇拜的進行過程包含了所有的戲劇裡可以找到的外在因素,例如:劇本,導演和演員,台詞、音響、動作,空間迎用,演出時間。

  由於崇拜只重演基督事蹟,因此劇本只有一個。有人認為每個星期的崇拜都要創新,這意念是錯誤的。基本上,崇拜的基礎是獨一的,只有一個,一定不能脫離 主耶穌救贖的事實。然而,每主日的經文選讀、聖詩和禱文都有不同(尤其是依照教會年曆編排主日崇拜程序者),以應不同的需要。

  崇拜過程涉及戲劇因素,就像戲劇的演出涉及導演(牧者)與演員(參與崇拜者)。因此,崇拜應視為整體會眾共同參與的事,並無分割為「演員」與「觀 眾」。在崇拜裡,每個人都是崇拜的參與者,並無觀眾!關鍵人物是主禮員,倘若主體員沒有這種表達方式的概念,又或者他不明白要表達的究竟是什麼事(不懂得 重演基督事蹟),也難望會眾在崇拜裡盡其職分。

  主持崇拜者務必瞭解崇拜過程中各方面的事情,包括準備說的話、音響、動作,這是構成整個崇拜的元素。在帶領崇拜的時候,行動與聲響,要配合言辭。為 此,主禮員必須對崇拜的內容和含義認識透徹,在崇拜過程中必須忘記自己,與其它參與者配合,整體完全投入,成就整個重演過程。

  因此,崇拜的時間觀和空間觀甚為重要。時間是指主復活之日,以及將臨期、顯現期、大齋期、復活節或五旬節等節日;空間是指負責各種職事的人所站的位置、講壇或聖餐桌的位置,與這戲劇的表徵及道具的關係。因為這些都跟劇情與扮演的主題有關。

  此外,我們還須看看崇拜與戲劇化表達方式的另外一面,就是指在崇拜裡包含著在戲劇裡可以找到的所有內在因素。這是指劇情的節奏、感情和感覺。

  任何一齣戲劇,節奏甚為重要。倘若節奏呆滯,整齣戲劇就受拖累。崇拜的過程亦然。在福音派的教會裡,對崇拜的節奏和步伐破壞最大的就是報告事項不斷出現,嚴重干擾崇拜的步伐。每唱一首詩都宣佈一次,崇拜過程中隨意發表意見,妨礙崇拜的進行,破壞基督事蹟的表達。

  崇拜過程亦極須注意感情,適當的感情流露是正確和美善的。崇拜既充滿喜樂,有內心激動之處,也有安靜、嚴肅和傷感的時間。因此,在崇拜裡,言必須達意,行必須順情。(倘若牧師、讀經員或領唱者怒氣衝衝,又怎能叫人聽到上帝的愛呢!)

  此外,崇拜裡也要動用官感。在戲劇裡,我們注意視覺、聽覺、嗅覺,甚至味覺的感受。上帝既然把五官感受賜給我們,在崇拜裡,他也不會禁止我們使用這些感覺。倘若我們所見、所聽、所感、所嘗,令人不安,崇拜的進行將會受損,崇拜亦難以圓滿。

  崇拜的各項外在和內在因素必須適當配合,使崇拜順利進行和具有動力。由於是會眾在崇拜中都具有角色,因此最重要的是,每個成員都應該熟知其本分,明白本身在做什麼,行而知其所以然。為此,我們須牢記,崇拜是整體的行動,而這行動的意義每一個參與者都須要學習和明白。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