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教學方法 (1) –單面傳授法

    單面傳授法是指教師以單向傳授的方式,將教課內容傳遞給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學生是被動地聆聽,沒有參與回應的機會。

1.      講學法
(a) 定義:
講學法是在課堂上以講述為主,配合表情動作,將課程內容有組織、有系統地把一個主題要點用演講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講學主要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地聽講。整個氣氛是注重教師演講,注重觀念與知識的傳授。講學法是古今中外教學時常用的方法。
(b) 使用講學法的條件
由於學生在講學法中扮演比較被動的角色,所以最好學生已經具備很強的學習動機。當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存有渴慕知道的心,就有了內在的動機。教師也要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對學生非常有吸引力,如此便具備了吸引學生的外在動機。具備了這些因素,就可很有效的使用講學法了。
   講學法在教授的過程中經常被廣泛使用,因為講師可以用最短的時間來傳達很多的知識,其他的教學方法固然比講學法有更多學生參與,但必須花更多的時間來讓學生參與。因此,當時間受限制時,講學法是最好的教學方法。
   有時候,學生沒有參考資料,這種情形就只能靠教師以演講的方式傳遞資料。另外,當教師要傳遞比較屬於個人性的資料,而學生又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此時教師所要講的便是他獨有的個人見解,在這情況下,講學法是用來傳遞資料的最好方法。
© 預備講學的基本指南:
   1) 小心編寫講義 
好的講學必須認真編寫講義,要有清楚的主題中心、明確的目標,及達到目標的學習活動。教師若能清楚所要講的主題中心,能說出內容的目標,又能確定達致該目標的學習活動,就能使學生確實地抓住他所要傳遞的信息。反之,就不可能使學生清楚明白他所講的內容。
   2) 搜集足夠資料
好的講學必須事前有充分的準備,搜集足夠的資料,不可草草了事。僅比學生懂多一點,不足以為人師。教師若能充分熟悉其講學的教材,講解時必然能深入淺出、融會貫通、具有權威,也就因此更有機會呈現成功的講學。
   3) 系統層次分明
好的講學是將所準備的許多資料組合,並歸納成合理的段落程序,層次井然,有條有理,使學生獲得系統的概念,便容易記得、容易明白。
   4) 熟練教學內容
好的講學必須在準備的過程中,多作練習的嘗試。熟能生巧,多練習就多有把握,表達時便可通暢、熟練。只要教師認真準備講學,再加上掌握應有的講學技巧,必能獲得預期的美滿效果。
   5) 了解教學情況
教師如能對學生的身心狀況,學習的經驗、程度、態度,以及教室的環境設備等教學情況,作充分的了解,可有助教學。例如學生缺乏某種經驗,教師卻講述這方面的例證,教師的原意本想加強效果,卻往往弄巧反拙。又如教師沒有圖表架,教室又沒有掛圖的地方,以致繪製的大綱圖表無從張掛,這會使教師狼狽。所以,教師必須事先對情景作充分的了解。
(d) 成功講學的基本原則
   1) 簡單易懂的語句
語詞要合適,切合學生的程度和經驗,能為學生所了解與接受。好的講學是深入淺出,使用學生能明白的語言。一個能對理解能力有限的兒童清楚講出一篇道理的教師,就能對任何聽眾講清楚他的講學內容。所以,教師應避免空泛抽象的語句,多舉實例、比喻或事實,使教學更具體切實,易於學習。
   2) 注意聲音的變化
講學的表達正如音樂一般有高、低、快、慢之配合。要達到切實動聽的教學,必須留意下列要點﹕一,語音正確,發音正確是得天獨厚的優勢。二,音量適中,聲音宏亮,聽來舒服,但也不要過分尖叫,三,聲色優美,雖然音色優美來自天賦,但教師仍可克服鼻音、濁音、硬音和喉音,使音色悅耳。四,音調自然,要隨著教材的性質而抑揚頓挫,有高低緩急的變化。五,速度適中,快或慢要以學生背景及內容的難易來決定。講學時要全心投入,誠懇、認真、迫切的,將所要表達的內容講得清楚明白。
   3) 限制論題的分點
人類的記憶在一定的時間內只能記得一定數目的要點,一般不要超過十點,而分題最好要簡短,以便較易記。太長或太多的分題,只能使學生增加混亂,難於記憶。
   4) 注意各段轉接點
注意各段之間的轉接點,溫習前段引述後段,每一段落的結尾要有小結論,並連接下一段的小引言。轉接點處理得不好,會使學生覺得整篇演講是各自獨立的小段落,彼此毫無關係,更抓不到主題中心。正如一個建築物是層層的彼此接連,各房各節聯絡合式,使人清楚地看到整體的內容。
   5) 積極參與的原則
若要使講學獲得良好的反應,就得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至少學生可參與作筆記,筆記可以幫助集中注意力,經過筆記記錄,印象自然較為深刻。筆記也可以訓練學生聽取的能力、辨別的能力及歸納的能力。另一個方法是給予機會隨時發問。注意學生的神態反應,學生若有疑惑的表情時,立刻問學生有沒有問題。這樣不單使學生更集中注意力,也可檢查學生是否了解所講的內容和意義。
   6) 多種感官的經歷
為使學生更集中注意力和對講學內容有興趣、便於記憶,多種感官的經歷是必要的。要使他們不只是聽教師講學,也用眼睛看一些視覺教材,包括圖表、標本、模型、實物、透明教材、圖畫、錄音帶、幻燈、錄像帶、VCD等。
   7) 保持良好儀態
良好的姿勢、表情和動作,有助教學果效的增進。講學時的儀態需要注意下列要點﹕教師的目光要週遍,與學生保持接觸,藉此可瞭解學生理解的程度和聽講的興趣,要避免過多看講稿,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態度自然大方,面容和藹,勿膽怯忸怩。動作合宜,不要寸步不移、呆板站立,也不宜走動太多。手的動作可幫助加強講述的效果,但也不要過多使用,以致手舞足蹈。當心無謂的口頭語。也要避免習氣的小動作和其他不良習慣,比如搔頭皮、擦鼻子、粉筆、托下巴、不必要的揮手握拳等。

2. 講故事
(a) 定義
    講故事就是憑記憶或從書本的記錄中,以故事的方式加以生動化地敘述給一群聽眾聽。將一篇故事講得精彩必須要有表達的恩賜。事實上,這恩賜是潛伏在大部分人之中,是能加以發展的,只要努力操練、研討,並學習其秘訣,就可表達完美無疵了。
    要學習講故事的技巧,其最好的理由是因為伶俐口齒並非永遠可靠,沒有準備,遲早會走上失敗之途。最佳的講故事者,是那些人們喜歡的人。故事常被用在講學中,運用故事來闡明例證,使學生容易記憶。司布真曾經說﹕「例證就如窗子,讓陽光能照射進來。」講故事是活潑生動的,把人或物活生生地帶到聽眾跟前,是很好的一種教學方法,耶穌身為偉大的教師,也經常使用講故事的方法來傳遞信息。
(b) 講故事的人
1)      穿著要合宜﹕不要穿奇裝異服,要樸實、保守而高尚,適合場合。
2)      儀容要整潔﹕梳好頭髮,衣服整齊清潔,面容和藹可親,吸引人。
3)      姿勢要挺直﹕好姿勢就是控制好身體的意思。站立的姿勢要正確,脖子要挺直,稍微提起肩膀,小腿挺直,身體重量平均落在兩腳掌上,一腳稍微向前,支持整個身體的動作。
4)      手勢要自然﹕手勢要控制得宜,不要過度揮動,也不要老是重複一種手勢,要做到能從容不迫、合情合理。
5)      嗓音要悅耳﹕好的嗓音在於放鬆喉嚨、適當的呼吸和集中聲音。但講故事者若缺乏誠意,雖然有最好的發聲訓練,有最好的金嗓子,也只不過像嗚的鑼、響的鈸一般,如果你真是言之有物而出自內心,聽眾很快就不會注意你的嗓音了。所以對此不必考慮太多,但也不要掉以輕心。
© 傳達故事的心態
1)      要有推銷員的心態:
講故事的人不應有不在乎的態度,要有自信,盡力來吸引學生領受所傳遞的信息。
2)      傳達時要真誠:
真誠就是不做作,不假裝,因為它是真實的故事。雖然有的故事只是喻道的性質,但其目的是傳達一個真實的含義。要說你所相信的事,要相信你所傳遞故事中的真理,一點沒有假冒。以興奮的口吻講述,因為你很興奮,以悲傷的口吻講述,因為你也悲傷﹔以快樂的口吻講述,因為你自己也感到快樂。這就是傳遞故事時所需要的真誠。
3)       要全心全意:
講故事時要全心全意的擺上,全人的投入,隨著故事的情節表達喜怒哀愁的情緒,猶如身臨其境,這是較之講學更戲劇化的信息傳遞。
4)       講故事要熱誠:
熱誠是一種特性,它是如此強而有力。熱誠是一種態度,它會點燃別人的熱衷,回應要求,有所行動。
5)       講故事要活潑:
活潑並非像猴子般在樹枝上亂蹦亂跳。講故事者能夠站或坐在原處而活潑表達。可用眼神及面部的表情,用手勢及一切的器官表現。活潑是盡心全力、熱衷及投入在故事中的自然結果。
(d) 故事傳達的重要環節
1)      強調﹕
善於講故事的人知道強調的重要性。通常可以用強而有力的字或片語,強調的語氣自然會提高嗓音,也可以用降低嗓音來強調,有時比大喊更有戲劇性的效果。重複是另一個強調的方法,假如要強調一個中心要點,就把它散布在整個故事之中。
2)      變化:
 變化像香料一樣能成為奇妙的材料,放在所要傳達的故事中,使之更吸引人。 神給了我們嗓音的和弦盒子,能夠使溝通變得活潑有趣,藉以傳遞同情、贊成、鼓勵、喜樂等。在不同的效果中使用不同的音調﹔低沉用在同情或感人的故事中,中音調用在快樂中,在激動興奮時,就竭盡所能地呼出。嗓音的變化是促使故事成為死氣沉沉或成為生動活潑的關鍵。
3)      速度﹕
同樣的一個故事既可以講得沒有色彩、趣味、氣氛,甚至沒有高潮,也可以講得有氣氛、漸趨緊張,並出現明顯的高潮。其中的不同,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在於速度。以將要停滯下來的速度來描述動作減緩的內容﹔要達到高潮,則須先從講得慢開始,隨後逐漸增加速度﹔以減慢或增快速度來適應故事的節奏。
4)      停頓﹕
所謂停頓不是思維受阻的停頓,而是有目的的停頓。它是速度的主要部分,停頓增加實際感,它會使講故事者更加自然,更容易使人聽懂﹔停頓也可以製造氣氛,增加戲劇化的效果。
5)      敘述的方式﹕
最常用的方式是第三人稱的敘述法,這種方式的敘述,是講故事的人和聽眾一同討論一個第三人稱的事﹔第二種是第二人稱的敘述法,它加進了緊張的戲劇化效果,遠比第三人稱要親切得多﹔第三種是第一人稱敘述法,這是各種方式中最親切的一種,講故事的人活在故事當中,它適於描述情感,夾用對白就顯得更為流暢。
6)      不加插教訓﹕
故事本身巳具有說服力,如果再將故事講得逼真,能使聽眾深受感動,願意作出回應。加插教訓會使故事遜色,減低感動力和影響力。
(e) 講故事中的想像力
     想像力就是採取一種步驟,以看得到的事來虛構一些觀念,因為是想像其事,所以要描繪它。一旦超越了實在的事實,就進入想像的範疇了。當一個人看的、聽的、讀的、記的、經歷的越多,越能有更多的資料來供應想像力。
1)      想像力是將一個概念聯想另一個概念,比如,好牧人帶羊群到青草地上,好像躺在鬆軟的毯子上,安歇在其中一般。
2)      將一類事物的屬性帶到另一類上,比如,將獅子擬人化地加上魔鬼的屬性來描述,獅子大聲吼叫,彷彿對著神的僕人們說﹕「我不會讓你們得逞,我要吃掉你們,以消滅你們所作的一切工作。」
3)      想像力是填進可能的細節,比如,彼得驚慌地、害羞地、偷偷地走到使女們中間,他心裡很害怕,但又很難過,多麼盼望知道耶穌被抓去的下場到底如何?
      一旦將想像力放進優良的秩序中,就能使故事變得生動活潑了。不要過分受上文的原則所拘束,只要完全的投入故事中,將故事帶到生活中,就可自然地發揮想像力了。

3. 讀書報告
    由教師分配學生閱讀一本與教課內容有關的書籍,然後將書中的內容加以濃縮,用淺白的話加以解釋,再加插入一些個人的批判。讀書報告的程序如下﹕
(a)    閱讀該書籍,同時濃縮作筆記。
(b)    認清作者寫書的宗旨與主題中心。
©    將整體內容照書中的段落分段,且抓著各段落的內容要點。
(d)    仔細思考如何呈現,以使學生容易接受。
(e)    必要時,分派講義,將主要段落內容發給學生。

4. 見證分享
這是真人真事的見證。也許是教會歷史人物的見證、某一個肢體的見證或教師自己的經驗分享等。如果是教師的個人見證就更為逼真,講時可以投入地描述個人經驗之分享。有時,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機會分享個人的生活經歷。這方法猶如上面所提的方法一般,是單向傳授的方法,不過較屬於現實生活體驗的分享,使聖經的教導顯得更為真實,更為具體、更為動人。

5. 呈現視聽方法
隨著現今科技的發達,視聽教具已經非常普遍地用在教學上。視聽教材的呈現通常是讓學生被動地聽或看所呈現的教材。這種教學法若能配合其他教學法一併使用,其效果必然更令人滿意。
(a)    錄音教學:
讓學生聆聽現成的錄音教材,這方法可增加學生新鮮的經歷,將課堂外的人帶進課室裡來教課。聆聽錄音帶後要再配合其他的方法,給學生有回應的機會。
(b) 幻燈教學:
幻燈教學通常配合錄音帶的解釋,或由教師邊放映幻燈,邊加以闡述,令視覺與聽覺相配合,可增加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效果。放映幻燈之後,要配合其他教學法,如討論等來提高學習效率。
© 錄影或電影教學:
錄影機可在聖經教課時作為輔助教具,也能實現將真理配合現實生活的原則。若能有聖經故事的錄影帶,能加深學生對聖經內容的認識,則可較講述法更深入學生的記憶。電影教學的原理也一樣,只是設備更為複雜。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