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基督徒的生活—生活務必分別為聖(太六19~34)


馬太六1~18指出我們隱密處的私人生活(施捨、禱告、禁食)要從假冒為善中分別出來,在六19~34則提醒我們在世上的社會生活(金錢、財物、飲食、衣服)當從世俗的物質主義分別出來:一方面不可貪愛世界;另一方面則不要為世界事物憂慮。
 
(1)不可貪愛世界 (太六19~24)
     
這段經文首先告訴我們世上財寶對一個人的影響力,其次提醒我們,處理財寶的方法,決定我們和上帝之間的關係,藉此勉勵我們不可貪愛世界。
      
a.世上財寶對人的影響力

(a)第一、它會抓住人的心:主耶穌指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太六21),這句話告訴我們,財寶會抓住一個人的心,使我們的心沈迷於地上的財寶,而成為一個屯積財寶的守財奴和貪得無厭的物質主義者。
        
(b)第二,它會抓住人的眼睛:在太五22~23主耶穌指出「眼睛就是身上的燈。」身上的燈就是人的理智和理解能力,財寶不只會抓住人心,也會抓住這種思考力,使人不能正確分別是非善惡,路加十九章的撒說就是這樣,他誤以為金錢代表人生的價值,以致到處訛詐人。他的眼睛實在昏花。
        
(c)第三,它會抓住人的行動。馬太六24主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事奉」這是涉及一個人的意願與行動的問題。若一個人的心放在地上的財寶上,那麼他所思所想的焦點便是地上的財寶,至終他必事奉財寶,為地上的財寶賣命賣力。
 
b.處理財寶的態度決定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

一個人的心、眼睛和事奉都被世上的財寶抓住,那麼他是不可能「盡心、盡性、盡意、盡 力去愛主的。」反過來說,若一個人他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去事奉上帝,他的心、眼睛和行動也不會被世上的財寶所抓住。最怕的是:有人自以為屬上帝,信上 帝,因為他參加主日崇拜,偶而也在家自己讀經,事實上他的心卻被世上的財寶所抓住,他的人生觀也受世上財寶所左右,他更是為世上財寶勞心勞力,那麼這人裡 頭的光就黑暗了,而且那黑暗是何等大的黑暗呢!口裡掛著上帝的名字,卻在事奉瑪門,這是最可怕的事,也是對上帝莫大的侮辱,因此基督徒必須學會不可貪愛世 界。
    
(2)不要為世界的事物憂慮 (太六25~34)
      
撒但若無法引誘你積儹財寶在地上,牠就改變方式,引誘你為世上的食物和衣服憂慮,一個人一旦為世上的食物和衣服憂慮,他就不斷想念、掛慮這些衣食,為衣食精打細算,愛上帝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

a.不要憂慮
        
世上的人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太六25,31),憂慮就是擔憂、掛慮,就是思慮、煩擾以至「分心」而離開生命的目標。基督徒生命的目標就是上帝,因此基督徒應該記住主耶穌在這段經文裡三次所重複的禁令:「不要憂慮」(太六25, 31,34),不可因憂慮吃的、喝的、穿的,以致多看世事,不看上帝;最後淪為物質主義者,過著世俗的生活方式。

b.勝過憂慮
        
基督徒為什麼也有人會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呢」?在馬太六30主耶穌指出基本原因在於「小信」。主不是說他們沒有信心,而是說他們「小信」,究竟「小信」真正的含義是什麼呢?

由馬太六30的上下文來看,「小信」指的乃是基督徒為著「吃什麼、喝什麼、 穿什麼」而憂慮。所以「小信」就是人被飲食、衣著等等生活上的問題控制了,他們時時擔心生活上的種種需要,以致感到十分無助,他們被這些東西打敗了。        為什麼小信的人會讓世上的東西主宰他,使他落敗呢?主要有下列原因:

a)第一、小信的人不了解自己是天父的孩子。如果他了解這一點,他就不會憂慮了。因為上帝對飛鳥(太六26)和野地裡的花(太六28)、草(太六30),在「吃的、喝的、穿的」方面有豐富的供應,祂豈不更豐富供應比飛鳥、花、草貴重得多的兒女嗎(太六26)?當然天父的供應並沒有免除人應盡的責任:人必須克服困難、勤奮工作(帖後三10)。
(b)第二,小信的人他的基督徒信仰不能影響他對生命的看法。在馬太六31~32主 耶穌指出:「喫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一個人擔心和憂慮飲食、衣著以及其他生活上的東西,並且讓它們主宰他的 生命,那麼,這個人活像個外邦人。因此他若要反敗為勝,則他必須時常反問自己下列生活上的問題:當食物、衣服、房屋有困難時,我這個基督徒該怎樣面對?面 對疾病、死亡時,我這個基督徒又該如何面對?然後學習讓基督徒的信仰影響我的思想和反應,這樣才能從世俗中分別為聖。

(c)第三,小信的人忘了天父知道他一切的需要。整段經文(太六25~32)主 耶穌一再藉著天父眷顧天上的飛鳥和野地的花草一再重複「天父知道你一切的需要」這個主題,祂知道我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若上帝應許賜給祂的兒女衣食,為什 麼有那麼多人挨餓受凍?其實上帝在地上和海中都給我們提供豐富的食物,但人囤積、糟蹋、浪費,卻沒有把它們平均分配;因此上帝會供應我們一切的需要,並沒 有免除我們必須使「飢餓的得飽、赤身的得穿」(太廿五35~36) 的責任。

(d)第四,小信的人忽略了他與天父的關係。真正要憂慮的,就是我與天父之間的關係。在太六33主 耶穌提醒我們:「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不是先求日用的飲食,而是先求上帝的國和祂的義。上帝的國就是上帝的統治權,求上 帝的國指的是自己願意順服在上帝的權柄下;上帝的義則指合乎上帝標準的聖潔、公義的品格和生活,求上帝的義即願意倚靠上帝過聖潔、公義的生活,當我們把順 服上帝、聖潔、公義的品格和生活擺在第一優先的時候,上帝答應把生活上的需要加給我們。正如所羅門不求財富和長壽,卻只求智慧,上帝不只賜他智慧,也賜他 財富和長壽(參王上三章)。   

我們若學會以上的功課,由「小信的人」成為有真正信心的人,那麼我們必定能夠不貪愛世上的財寶,也不至於為世上的財寶憂慮;換句話說,我們必能靠主過分別為聖的生活。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