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治療法的行為導向方法幫助人採取明確步驟去改變行為,乃建基於實驗心理學派,把多種學習原理應用於改變行為上,認為輔導是一個再教育的歷程。
<人性觀>
行為學派致力研究人如何學習,以及決定人類行為的因素,他們認為:
每一行為完全決定於過去的因素,透過已往的行為可預測將來的行為,他們假設人的行為是有規律的。從科學觀點看,行為是可以觀察和測量的,也可以發現控制人類行為的規律。
人出生時像一張白紙,是中性的,人性本無善惡之分。人的行為透過環境和社會文化的影響而學習而來。因此,透過控制環境,不良的行為是可以矯正的。
<治療目標>
行為治療法的焦點放在外顯的行為上,對每個問題行為都設計特有的治療目標,過程和結果評估,藉著這一切步驟以達到行為改變的目的,除去不理想的行為,保
持或加強優良的行為。治療目標有兩方面,首先是消除受輔導者適應不良的行為,然後協助受輔導者以其他適應較好的行為作為取代。同時,他們也重視輔導員和受
輔導者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工作關係;因為透過這關係,才可以澄清和界定治療的目標,同時,也可使受輔導者在療程中作出充分合作,為共同設立的目標而努力。
<主要原因>
人透過以下六種途徑來學習:
1. 反應學習(responding learning):反應學習或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是源於俄國心理學家巴甫洛夫(Pavlor)的研究。在實驗中,他將食物給予一隻狗之前,先行搖鈴,當這情況重複進行多次以後,他發現狗在未見食物,只聽見鈴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分泌唾液了。在這過程中,鈴聲成為制約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唾液則成為鈴聲的制約反應(conditioned response)。因為食物和鈴聲的配合,狗學會了在鈴聲嚮時就分泌唾液,這種反應的模式為反射(reflex),通常是自動出現的,故此也稱為自動或非自主行為。這表示若要維持某行為,便要有某種的增強物配合(reinforcement)。行為如果不獲某種增強物的配合,行為便會減弱,以致最終完全消滅(extinction)。
2. 操作學習(operant learning):操作行為指在環境中採取行動以產生結果,如果行為所導致的環境改變具有強化性,那麼該行為再發生的機會就會增加,否則便會減少。就如史金納(Skinner)的實驗:飢餓的老鼠意外地觸到門掣,得到食物,於是老鼠學會觸那門掣來索取食物。他的定律是人某種行為若能導致滿足後果,則該行為在未來繼續出現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在操作學習過程中是反應帶來結果,如下圖所顯示:
R -----> C
反應(response) 結果(consequence)
不過,在實際運作中,結果(C)是控制著反應(R)的。換言之,從控制的角度來看,情況如下圖:
R <------- nbsp="" span="">-------> C
反應(response) 結果(consequence)
行為的結果(C)控制著行為(R),它使行為再出現。
行為學派十分重視正強化的功能,認為有效的運用強化物能改變人的行為。正強化物可分初級強化物(primary reinforcer)和次強化物(secondary reinforcer)。前者如食物,飲品和睡眼等,滿足我們的基本生活需要。後者則滿足我們心理、社會和精神層面的需要如名譽、地位、讚賞、金錢等;次級強化物在理想行為塑形過程中,是極為重要。
3. 模仿(modeling):在行為學習過程中,模仿很重要。事實上,人在日常生活中,許多行為都是由模仿而學到的。在行為治療中,會讓受輔導者觀察一個模範,然後引導他仿效對方。在輔導過程中,受輔導者通常將輔導員放在較優越的地位,當他越尊重和信任輔導員時,輔導員就越能發揮模仿的功能。
4. 果斷訓練(assertive training):基本上是幫助受導者減低焦慮和訓練社交技能。目的是促進受輔導者的自我尊嚴和自我尊重;能暢快地表達自己,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在輔導過程中,輔導員提供一個溫暖具安全感的關係後,會鼓勵受輔導者學習去表達自己。
5. 鬆弛訓練(relaxation):教導人如何應付日常生活的壓力。透過放鬆肌肉與心境,去減少肌肉的緊張,來緩和受輔導者的態度。通常會和系統減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一起應用。總括來說,鬆弛的基本要求是要受輔導者達到一種主觀的安靜狀態,用來與可能引起焦慮的情境相抗衡。
6. 系統減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主要是用來處理焦慮和退縮行為。首先會按受輔導者的情緒困擾程度,定出等級,然後教導受輔導者鬆弛的技巧,輔導員會將引到焦慮的情境重述,由最小至最大,透過鬆弛過程而達致減敏的果效,直至所有的焦慮都消失。
<治療步驟>
輔導員首先設法和受輔導者建立一個溫暖、真誠而又富同感了解的關係。受輔導者經驗到輔導員的接納、關心、體諒和同感,他才會改進自己,和輔導員合作來解決自己的問題。輔導的過程有以下步驟:
1. 建立關係。
2. 界定問題:要清楚列明不適當行為和不適當行為的刺激是什麼。
3. 清楚了解受輔導者的背景,歷史和個人發展情況,可幫助我們明瞭受輔導者的許多問題。
4. 確定輔導目標:首先輔導員和受輔導者雙方一同去決定問題所在,就容易確定輔導目標,安排消除不合宜的行為,並用增強物來鼓勵合宜的行為。
5. 選擇將會應用的方法:對不同的受輔導者,不同性質的問題,輔導員會採用不同的技巧來協助受輔導者解決問題和達到所選定的目標。
在輔導過程中,輔導員是相當主動直接的,他要協助受輔導者界定問題所在,並探索出獨特的處理方法和選定有效的行動方法。另外,輔導員也充任受輔導者的模範,作為效法的對象。因此,輔導員要注意自己本身的質素,為受輔導者帶來積極的影響。
<從基督教的角度作評估>
行
為主義學派的人觀眨低了人的尊嚴和價值,視人如「機器」,且否定了人的自由、自主、自決和獨立性,這與聖經的人觀有很大分別。他們也否定受輔導者的獨特
性,並忽略他所具有的人性特徵和內涵。聖經說人是按照上帝的形像所造,基督為了拯救人類而捨命,人有真正的價值。人有自由意志選擇自己的方向,但我們也要
按所行的受報應,因為上帝是公義的。
行為學派認為人類行為會受到環境影響,這樣,人就不必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了。作為牧者,我們要教導會友為「選擇」負責,人是有尊嚴和自由,但不能以周圍的環境作為解釋我們行為理由的藉口,罪的責任必須承擔。不管情境多困難,也不能將罪的責任,歸咎於環境因素。
作為治療並不鼓勵受輔導者去體驗其情緒,著重教導受輔導者該如何行為和思考。我贊成於輔導過程開始時當專注在受輔導者的感受上,然後才處理其行為。如果
我們單單針對行為,許多時只能為受輔導者處理表面行為的改變,於是結果問題又會以其他形式的行為表現出來,因為他們未能處理罪的根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