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更正教(宗教改革)宣教典範(The Protestant-Reformation paradigm)




改教時期:AD1500-1750
聖經基礎:「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羅116

十六世紀史上發生了一項重大的宗教改革運動(Reformation)。 這是指西歐的基督教會進行大規模的改革,不論在神學上、制度上和觀念上都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檢修。此運動發生在德國中部的一個小鎮,開始時只是一個思想運 動,出自一位寂寂無名的小神學家:馬丁路德(1483-1546)身上。不過,這位小神學家卻將基督教發展到一個嶄新的紀元,並得到全面徹底的革新。路德 在1505年加入奧古斯丁修院,後來卻離開了那種苦修的生活方式,原因是他重新發現保羅神學的核心: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116)當 初他在修院裡鑽研神學的時候,堅決地相信要竭力提昇個人屬靈生命的質素,又要不斷行善,並刻苦己身才能回報這位聖潔公義的神。可是,幾年之後他才真正領悟 到,「原來神的義並不是指神公義的審判和忿怒,而是指神恩典、憐憫的賞賜,這賞賜是每一個人可以藉由信心領受的。」(頁316)當路德對羅116有了重 新的體會後,便否定了教會一直以來的教導 --- 靠行為得救。他不但強調「因信稱義」的道理,又否定修院的存在價值,使他最後與大公教會決裂。之後,他實行了一系列的宗教改革運動,更正教(或稱抗羅宗) 就是在這個被受評擊和質疑的情況下產生。當然更正教仍保留羅馬公教某些優良的傳統,例如堅持正確的教義形式等,但一些錯誤的教導則堅決拼棄,例如透過贖罪券來得到神的赦免等。

改教運動對當時的宣教工作有正、負兩方面的影響,但 大部份的宣教學者都認為只有負的一方。他們強調改教家缺乏宣教的熱誠,例如馬丁路德在提倡因信稱義時,由於過份強調神的揀選,使更正教徒漠視發展普世宣教 的重要性。然而,某些學者卻用馬丁路德的一個比喻來調解此誤會,他們說:「福音就像一塊石頭丟在水裡然後由中央泛起一陣同心的漣漪,一直散播到岸邊。神的 話也是這樣傳播到地的極處。由此可見,整個宣教的重點都不是靠人為的努力。沒有任何傳道人或是宣教士,可以因自己的熱心而邀功,一切本是神自己的工作。」 (頁322)他們反駁改教運動時沒有宣教工作的負面說法,卻不得不承認這段時期的基督徒確在沈默的狀態中進行宣教 活動。無怪乎另有宣教學者為宗教改革運動下了如此結論:「宗教改革的結果,變成是在建立國家教會,樹立純正的教義系統,並且規範基督徒應有的行為。這種教 義純正的教會,卻是不宣教的教會,她的神學變得越來越經院化,而非使徒化。」(頁328

宣教評估:50%教會(10%更正教 + 40%天主教);50%信徒(10%更正教 + 40%天主教)
要評估此時期的普世宣教工作,應以更正教和天主教作為討論基礎。事實上,此時期的更正教教會和信徒都耗盡精力在重整教義和護教的事情上,根本無暇推動宣教事工。所以說他們只有兩成的宣教動力(10%教會和10%信徒)也不為過份。可是,另一方的天主教卻有驚人的發展。約有八成的宣教事工40%教會和40%信徒)都透過修院和修士來完成,甚至後期天主教又成立了很多差會和宣教機構來推動海外福音工作。它們積極的宣教擴展行動,與更正教的沈默態度形成強烈的對比。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