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世紀末:AD1950-現今
聖經基礎:「門徒就出去,傳道叫人悔改。又趕出許多的鬼,用油抹了許多病人,治好他們。」(可6:12-13)
每個新典範都在不知不覺間受著另一思潮的影響而嶄露頭角,例如以上所提及的啟蒙運動在十八、十九世紀大大影響著整個世界之際,不到半個世紀,「後現代主義」又漸漸取代啟蒙思想而成為影響現今宣教事工的一項攔阻。當然這
個新主義亦不是突如其來,而是慢慢被啟蒙運動及各方的思想影響而衍生出來的。這不是說現代人不再追求理智、科學,而是這些並不能完全滿足他們對世界的探 求。因此,最初否定的信仰再被接納,甚至認為這是認識世界及人類的另一種方法。Bosch說:「尤其是在廿世紀,基督教被傳揚為:一種獨特的宗教經驗;只屬於個人私下的生活層面;比科學還理性;是社會上所有事的準則;是將人從任何無用的宗教依附中解放出來的。」(頁469)特別廿世紀初靈恩運動的出現,造成基督徒人數激增,成為一個無法以理性解釋的奇怪現象。除此以外,其他的宗教,如回教、佛教、印度教等也深受後現代主義的影響而得著大復興。
劉富理在其文章《福音事工與聖靈大能》中指出,二十世紀的靈恩運動可分為三個階段,就是五旬節運動(第一
波)、靈恩運動(第二波)和新靈恩運動(第三波)。第一波在廿世紀初由美國開始,很快便擴展到世界各地。「這運動主要的特質是強調聖靈的洗表現於說方言、 勇於傳福音、作見證、預言、醫病、趕鬼等聖靈恩賜的彰顯,而這些經常在團體的敬拜當中被強調,而敬拜相當吵雜,如舉手禱告、盡情地向神歌唱,甚至在會中有
靈歌及靈舞[1][2]。」第一波的出現,使五旬節派教會興旺起來,但福音派教會卻批評他們只著重聖靈工作而忽略聖經教導。第二波在廿世紀中發生,五旬節派人士強調聖靈有權柄及能力把神蹟奇事帶入教會和信徒當中,因聖經有明確的教導,故不能阻攔聖靈的工作。在這方面的強調下,主流派教會漸漸接納靈恩運動的出現,只是小心翼翼地處理醫病、趕鬼、方言等神蹟奇事。至八十年代開始,第三波的出現更把靈恩運動推向高峰。其實第三波與之前的兩波都注重聖靈治病、趕鬼等工作,只是在神學上有了新的見解及認識,就是強調權能佈道(Power Evangelism)的重要性。「所謂權能佈道是每一次傳福音均由聖靈作主動,目的是針對特殊的情況、地方、時間、人物或組織;信息亦是以對象的需要為主,由聖靈的啟示為依歸,這樣一來,聽福音的人對聖靈就有第一手的經歷,容易立志作主的門徒[2][3]。」權能佈道強調人與神之間的親密關係,使每個人都經歷前所未有的特殊體驗,故藉第三波而信主的人急劇增加。無論世界那個地方的靈恩派信徒,都為著這特別的經驗而雀躍,因為深信聖靈內住的大能把他們真正的釋放出來。
宣教評估:80%教會;20%信徒
這段 時期很多教會透過靈恩運動而得到人數上的大增長,所以說它們有八成的宣教行動也是合理的。然而,這些教會過份高舉聖靈在人身上的感動和奇妙的工作,從而忽
視了聖經的真理教導,這實在是一個不合神心意的宣教策略。當然信徒不應輕看聖靈的能力,因為主曾應許賜下聖靈給教會和信徒,使他們有力量到各處為主作見 證。可是,教會必須確保要傳揚和教導整全的福音,而信徒亦要積極地把救贖恩典宣揚開去,決不可只仰賴教會的福音工作或神蹟奇事來代替領人歸主的使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