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佛洛姆之愛的本質

 

 

一、愛的本質特徵

佛洛姆認為愛不是一種偶然的情感,而是一種「藝術」,需要知識、努力與操練。他將愛定義為一種 積極的能力,其本質包含以下要素:

  1. 關懷 (Care)
    • 愛的核心是對所愛之人的積極關注。
    • 若說愛而不實際關心,就是空洞。
  2. 責任 (Responsibility)
    • 愛意味著願意承擔對他人的責任。
    • 並非義務感,而是出於自由與選擇的承擔。
  3. 尊重 (Respect)
    • 尊重不是操控或佔有,而是讓對方能真實成長。
    • 「我希望你做自己,而不是成為我期待的模樣。」
  4. 了解 (Knowledge)
    • 愛必須建立在對他人深刻的認識上。
    • 不僅是表面的了解,而是洞察他人的獨特性與需要。

👉 總結:佛洛姆說,真正的愛 = 關懷 + 責任 + 尊重 + 了解


二、愛的不同形式

佛洛姆區分幾種愛的表現:

  1. 手足之愛 (Brotherly Love):對全人類的愛與關懷。
  2. 母愛 (Motherly Love):無條件接納與保護。
  3. 性愛 (Erotic Love):兩個人的親密結合,但若只有激情就不成熟。
  4. 自愛 (Self-love):不是自私,而是健康地愛自己,才能真正愛人。
  5. 對上帝的愛 (Love of God):是人對終極存在的追尋與合一(但佛洛姆傾向人本主義解釋,而非聖經中的位格上帝)。

三、與基督教信仰的對話

  1. 共同點
    • 聖經也強調愛需要具體行動(約壹 3:18:「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
    • 「愛人如己」( 22:39) 與佛洛姆的「自愛與愛人相連」有共鳴。
    •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林前 13:4) 也與佛洛姆的「尊重、關懷」相合。
  2. 不同點
    • 佛洛姆的人本主義缺乏「上帝就是愛」(約壹 4:8)的核心,將愛理解為人類自身的能力。
    • 聖經指出愛的源頭不在人,而在於「上帝先愛我們」(約壹 4:10,19)。
    • 沒有基督十字架的愛,仍容易落入理想主義或自我努力。

四、教牧輔導的應用

  • 幫助信徒檢視他們的「愛」:是否只是依附、佔有?還是包含「關懷、責任、尊重、了解」?
  • 在婚姻輔導中:協助夫妻重新理解愛的本質,不是情感消退就代表「不愛」,而是需要操練與承擔。
  • 在群體生活中:引導信徒學習「手足之愛」,活出彼此接納、彼此尊重。
  • 在靈修塑造中:提醒信徒愛不是靠自我努力,而是因上帝的愛先臨到,才有能力去愛。

📊 對照表

佛洛姆的愛

內容

聖經對應

關懷

主動關心他人需要

約壹 3:18 – 愛在行動

責任

自由承擔對他人的義務

6:2 – 彼此擔當重擔

尊重

不佔有,允許對方成長

林前 13:5 – 愛不求自己的益處

了解

深刻洞察他人

林前 13:12 – 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

愛的源頭

人的能力

約壹 4:10 – 上帝先愛我們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