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聖經中的饒恕
- 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教導:「要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馬太福音 6:14–15)。
- 彼得問耶穌要饒恕幾次,耶穌回答「七十個七次」(馬太福音 18:22),表示無限的寬恕。
- 在十字架上,耶穌為敵人祈禱:「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 23:34)。
👉 饒恕在耶穌的教導與生命中,是一個核心的倫理行動。
2. 饒恕作為基督的美德
- 基督的榜樣:耶穌自己實踐了饒恕,甚至饒恕傷害祂的人。這成為信徒效法基督的重要美德(腓立比書 2:5–8)。
- 聖靈果子與饒恕:雖然「饒恕」沒有直接出現在加拉太書 5:22–23 的清單裡,但它是「仁愛、恩慈、良善」的具體表現。
- 教會倫理:保羅強調:「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歌羅西書 3:13)。
3. 神學傳統的理解
- 奧古斯丁:把「愛」視為所有美德的核心,饒恕就是愛的具體實踐。
- 阿奎那:在《神學大全》中,把饒恕歸在「仁愛」與「憐憫」的德行下。
- 改革宗神學:加爾文認為,饒恕是基督徒因蒙赦免而對他人施予的回應,是「因恩典而生的果子」,不是人的功德。
✅ 總結
👉 饒恕確實是基督的美德。
它是:
- 基督親身實踐的美德(十字架上的赦免)。
- 聖靈果子的延伸(仁愛、恩慈的具體表現)。
- 基督徒倫理的核心操練(在群體與社會中的愛與和好)。
所以可以說:
饒恕是「愛」的果子、是「仁慈」的表現,也是「效法基督」的重要美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