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佛洛姆心理學與教牧輔導

 

 

一、佛洛姆心理學核心

  1. 愛的本質
    在《愛的藝術》中,佛洛姆強調愛是一種能力與實踐,而非單純的情感。他區分不同形式的愛(親子之愛、性愛、兄弟之愛、自愛、對上帝的愛),並指出愛是一種需要操練的「藝術」。
  2. 自由與逃避
    在《逃避自由》中,他觀察到現代人雖然獲得自由,卻常因焦慮、孤獨而逃入專制、從眾或破壞性。真正的自由應該是與愛結合,成為「積極自由」。
  3. 健全的人格
    佛洛姆認為健康的人格以「生產性取向」為核心,這意味著個體能自由地愛與創造,而不是停留在依附、剝削、囤積或市場化的取向。

二、教牧輔導的神學重點

  1. 聖經中的牧養圖像:耶穌是好牧人,祂帶領、保護、醫治、安慰。
  2. 靈性與心理整合:牧養輔導不僅關注心理症狀,也關心人的靈性狀態、與上帝的關係。
  3. 共同體取向:牧養輔導強調群體支持與教會身體的關懷。

三、佛洛姆與教牧輔導的交會點

  1. 愛作為輔導核心
    佛洛姆將愛視為存在的根本方式;教牧輔導則將上帝的愛視為人得醫治的源泉。牧者在輔導時可用佛洛姆的分析幫助信徒察覺:他們的「愛」是依附、佔有,還是真正成熟的「給予」?再引導他們進入基督裡「捨己的愛」。
  2. 自由與責任
    輔導中,常有人在自由中感到恐懼、失控。佛洛姆提醒我們,自由若不與愛結合,就會導致孤立與焦慮。牧養者可藉此指出:真正的自由在於「作上帝兒女的自由」(加拉太書 5:1),這自由呼召我們用愛彼此服事。
  3. 人格取向與靈性成長
    佛洛姆的「生產性取向」可與聖經中「聖靈果子」結合:愛、喜樂、和平、仁愛(加拉太書 5:22–23)。牧養輔導可協助信徒檢視他們的「性格取向」,從自我中心的依附與控制,轉向在基督裡的創造性與愛的生活。

四、牧養實踐上的啟發

  • 傾聽與陪伴:牧者需幫助會友辨識他們在愛、自由上的掙扎。
  • 講道與教導:引用佛洛姆對現代人「孤獨與逃避」的觀察,與聖經真理對照,指出基督裡的醫治。
  • 靈性操練:從佛洛姆「愛是一種藝術」的觀點,帶領信徒操練愛(饒恕、接納、分享),並透過禱告、讀經,將愛根植於與上帝的關係。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