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心理健康與屬靈成熟 —— 社會興趣與愛鄰舍

 

 目標

  1. 幫助組員認識阿德勒心理學中「社會興趣」的重要性。
  2. 透過聖經經文,看見「愛鄰舍」與群體感是屬靈生命的成熟標記。
  3. 鼓勵組員反思並實際操練愛人與群體連結。

📖 經文

  • 馬太福音 22:37–39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
  • 羅馬書 12:4–5 「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作肢體。」
  • 腓立比書 2:4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 心理學引導

簡介阿德勒的觀點:

  • 社會興趣 = 感覺自己是群體的一部分,願意合作、貢獻。
  • 心理健康 = 能與他人建立正向連結,而非只追求個人優越。
  • 與聖經呼應:基督徒的健康不只是「個人靈修」,更在於是否活在愛的群體中。

💬 討論問題

  1. 你有沒有經歷過「自卑感」?你通常是如何「補償」的?(例如努力、逃避、或尋求控制)
  2. 在你的生活中(家庭、工作、教會),什麼時候你最能感受到「我是群體的一部分」?
  3. 聖經說「愛人如己」,但我們常常只顧自己。你覺得「顧別人的事」在實際生活中會是什麼樣子?
  4. 如果「心理健康」的標誌是「社會興趣」,那麼「屬靈健康」的標誌會是什麼?

活動建議

活動 1:關係地圖

  • 請組員在紙上畫一個圓圈(代表自己),然後畫出與自己有關的人(家人、同事、弟兄姊妹)。
  • 思考:我在哪些關係中有「愛人如己」的實踐?在哪些關係中仍然是「自我中心」?

活動 2:愛的行動挑戰

  • 每位組員寫下一個「這週可以實踐關心他人」的小動作(例如:陪伴、探訪、寫鼓勵訊息)。
  • 下週聚會時分享實踐的經驗。

🙏 禱告方向

  1. 求上帝幫助我們克服自卑與自我中心,轉向彼此相愛。
  2. 為我們的家庭、教會、工作場所禱告,讓我們成為帶來愛與連結的人。
  3. 求聖靈塑造我們的生命,使我們在基督裡成為真正健康、彼此扶持的群體。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