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期 |
理論重點 |
核心內容 |
主要應用領域 |
1940s–50s |
非指導性治療 → 來訪者中心治療 |
強調來訪者是改變的主體;治療師提供安全、接納的環境,而非權威指導。 |
臨床心理治療 |
1957–1960s |
三大核心條件 |
1. 真誠 (Congruence)2. 無條件正向關懷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3. 同理心 (Empathy)→ 只要具備這三個條件,人會自發成長。 |
心理治療、教育、人際輔導 |
1970s–1980s |
人本主義與全人觀 |
擴展到教育、國際和平與靈性領域;強調人天生傾向自我實現、成長與合一。 |
教育、組織領導、跨文化交流、和平運動、靈性探索 |
✅ 總結:
羅傑斯的思想一路從「心理治療」→「關係條件」→「人性與社會整合」,逐步擴展至全人觀與人本主義運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