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害怕被拒絕」為主題,逐步演練五步驟:
🧩 個案背景
- 對象:小華(假名),教會青年。
- 困擾:在團契中總覺得別人不喜歡自己,非常害怕被拒絕,因此避免主動參與,甚至懷疑自己的信仰價值。
📌 五步驟演練
第 1 步:確認事件(A = Activating Event)
- 描述:團契聚會後,其他人聊得很熱絡,但小華覺得沒有人找他講話。
- 牧養動作:傾聽與同理,讓他放心分享。
👉 「我聽到你覺得被冷落,這讓你很不舒服。你能描述一下當下的感受嗎?」
第 2 步:探索信念(B = Belief)
- 信念(小華心裡的想法):
- 「如果他們不主動找我,就代表他們不喜歡我。」
- 「如果別人拒絕我,就表示我沒有價值。」
- 牧養動作:幫助他看見這是「非理性信念」,也與聖經不符。
第 3 步:辨認情緒與結果(C = Consequence)
- 情緒:焦慮、羞愧、孤單。
- 行為結果:在團契中保持沉默,不敢接觸別人,進一步加深孤立感。
- 牧養動作:引導他把情緒帶到上帝面前,像詩篇作者一樣誠實禱告。
👉 「上帝啊,我覺得孤單,彷彿沒有人接納我。」
第 4 步:挑戰並轉化信念(D = Dispute)
- REBT挑戰:
- 「事實上,他們可能只是當下聊得太投入,並不代表不喜歡你。」
- 「你的價值不取決於別人是否和你說話。」
- 聖經真理:
- 「我已經永遠被上帝接納」(約6:37;羅8:38-39)。
- 「我們的價值來自基督的救贖,而不是他人的評價」(弗1:4-6)。
👉 牧養語言:「小華,你在基督裡已經被完全接納,不必用別人的反應來衡量自己的價值。」
第 5 步:建立新信念與行動(E = Effective new belief & behavior)
- 新信念:
- 「即使有人不主動找我,上帝仍然愛我、接納我。」
- 「我的價值在於我是上帝的兒女,而非別人的評價。」
- 新行動:
- 小華決定下週團契主動和一兩位弟兄打招呼。
- 在靈修中默想羅馬書8:15-16,確認自己是「蒙愛的上帝兒女」。
🌱 輔導後的屬靈操練
- 經文默想:每天默想一節關於上帝的愛與接納的經文(如賽43:1,羅8:1)。
- 禱告實踐:將被拒絕的恐懼交託給上帝,求聖靈更新心思意念。
- 群體支持:請一位成熟的團契同工成為「屬靈夥伴」,在小華主動接觸他人後給予鼓勵與支持。
✨ 這樣,小華的「害怕被拒絕」就能透過 REBT 的理性調整,加上聖經真理與牧養關懷,逐漸轉化為「在基督裡被接納的確據」,並且在群體中活出新的行為模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