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BT 步驟 |
內容說明 |
聖經經文對應 |
牧養應用 |
A = Activating Event(觸發事件) |
發生了什麼事?具體事件。 |
📖 詩篇 13:1-2 「耶和華啊,你忘記我要到幾時呢?」 |
鼓勵受輔導者誠實描述處境,像詩篇作者一樣把事件帶到上帝面前。 |
B = Belief(信念) |
當事人如何解釋事件?潛在的信念是什麼? |
📖 羅馬書 12:2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 |
幫助受輔導者辨認「非理性信念」,檢視是否與上帝的真理衝突。 |
C = Consequence(情緒/結果) |
這種信念帶來什麼情緒或行為? |
📖 詩篇 42:5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
讓受輔導者覺察情緒與行為反應,承認它們的真實性。 |
D = Dispute(挑戰非理性信念) |
用理性與真理質疑並拆解謊言。 |
📖 哥林多後書 10:5 「將各樣的計謀…一概攻破。」 |
指出錯誤的信念,並用聖經真理取而代之。 |
E = Effective New Belief & Behavior(新信念/行動) |
建立新的信念與健康行動。 |
📖 腓立比書 4:6-8 「凡是真實的、可敬的…你們都要思念。」 |
幫助受輔導者以上帝的話更新思想,並設定具體信心行動。 |
🌱 範例應用:害怕被拒絕
- A:沒有人在團契後主動和我說話。
- B:這代表沒有人喜歡我,我沒有價值。
- C:感到孤單、焦慮,選擇逃避。
- D:這是謊言!聖經說我在基督裡是被接納的(弗1:6,羅8:38-39)。
- E:新信念:「即使人冷落我,我仍是上帝所愛的兒女。」→ 新行動:主動向一兩個人打招呼,並默想羅8:15-16。
這樣的「對照表」可以幫助你在教牧輔導時快速切換:
- REBT 提供結構(清楚問題脈絡)。
- 聖經提供真理(根基在上帝的話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