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BT 步驟 |
牧養輔導對應實踐 |
A = Activating Event(觸發事件) |
先傾聽、接納受輔導者的故事,建立安全感。模仿基督的同理心(雅1:19)。👉 例:在團契中沒有人主動和我說話。 |
B = Belief(信念) |
引導受輔導者說出「自動化信念」,並檢視是否符合聖經真理。👉 例:如果他們不理我,就代表我沒有價值。 |
C = Consequence(情緒/結果) |
幫助受輔導者覺察這些信念帶來的情緒與行為。邀請將情緒帶到上帝面前(詩篇式的禱告)。👉 情緒:焦慮、羞愧; 行為:逃避、不敢互動。 |
D = Dispute(挑戰非理性信念) |
使用理性與聖經真理挑戰謊言,帶入上帝的應許與身份認同。👉 真理:上帝的愛不因人的評價而減少(羅8:38-39,弗1:4-6)。 |
E = Effective New Belief & Behavior(新信念/新行動) |
建立以聖經為根基的新信念,並實踐具體屬靈行動。👉 新信念:即使被人冷落,我仍是上帝所愛的孩子。👉 新行動:主動關懷他人,並以經文默想加強確據。 |
🌱 小結
- REBT 提供框架:幫助受輔導者梳理「事件 → 信念 → 情緒」。
- 牧養輔導補充神學核心:以聖經真理取代謊言,並加上禱告、屬靈操練、群體支持。
- 最終目標不同但互補:REBT重在理性生活;教牧輔導重在屬靈更新與在基督裡的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