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阿德勒:面對人生課題需要勇氣(Courage to be imperfect)

 

「不完美的勇氣」(Courage to be imperfect)是阿德勒心理學中一個極其核心且深刻的概念。這句話不僅僅是阿德勒本人所說,更是他的學生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對其思想的精闢提煉。

不完美的勇氣是什麼?

在阿德勒的理論中,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而我們之所以害怕與人建立關係,是因為我們害怕被他人評價、被討厭、被否定。我們渴望被認可、被喜歡,於是努力追求完美,活在別人期待的眼光中。

「不完美的勇氣」正是要我們打破這種循環,它包含兩個層面的意義:

  1.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承認自己有缺點、會犯錯、會失敗,這是身為人的常態。我們不需要為了取悅他人或獲得認可而假裝完美。
  2. 接受被討厭的可能: 當我們不再追求他人的認可時,就等於放棄了活在別人眼光中的權利。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有些人可能會因為我們真實的樣子而討厭我們。這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當我們真正擁有這份勇氣時,我們才能從人際關係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不再為他人的評價而活,而是為了自己的目標和人生而活。


如何在人生課題中實踐「不完美的勇氣」?

阿德勒將人生課題分為三大類:工作課題、交友課題和愛的課題。在每一個課題中,我們都需要「不完美的勇氣」才能真正面對:

  • 工作課題:
    • 舊思維: 我必須做得完美,否則會被老闆責罵,被同事看輕。
    • 不完美的勇氣: 我會努力完成工作,但如果犯了錯,我願意承擔責任並從中學習。我的價值並非完全取決於工作表現,而是我對團隊的貢獻和努力的過程。
  • 交友課題:
    • 舊思維: 我必須表現得有趣、合群,才能交到朋友,否則我會很孤單。
    • 不完美的勇氣: 我願意真誠地與人交往,即使對方不喜歡我,我也尊重他們的選擇。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互相接納的基礎上,而不是為了討好。
  • 愛的課題:
    • 舊思維: 我必須是完美的情人,否則對方會離開我。
    • 不完美的勇氣: 我接受自己在關係中的不完美,也接受對方的不完美。真正的愛不是佔有,而是將彼此視為獨立的個體,並且能夠在不完美的狀態下互相支持。

不完美的勇氣 vs. 自我放棄

需要注意的是,「不完美的勇氣」並非鼓吹自我放棄、得過且過。它不是「因為我不完美,所以我可以不用努力」,而是:

「因為我不完美,所以我可以坦然地接受失敗,並在失敗中繼續前進。」

這份勇氣是我們面對人生挑戰的基石。當我們不再被對失敗和被討厭的恐懼所綑綁時,我們才能真正自由地去嘗試、去創造、去愛,活出自己真實的樣子。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