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聚會核心價值
- 被愛與歸屬:營造安全、接納、不批判的氛圍。
- 信仰與生活連結:讓聖經進入青少年的真實處境(學業、家庭、情感、社交媒體等)。
- 同伴式門徒訓練:讓青少年互相支持、互相挑戰。
- 靈性實踐:從「聽」走向「行」,操練禱告、服事、見證。
2. 每週聚會流程(約 90 分鐘)
- 破冰與遊戲(15 分鐘)
- 活潑輕鬆,建立友誼與信任。
- 例如:小組挑戰遊戲、情境角色扮演、聖經猜謎。
- 敬拜與祈禱(10 分鐘)
- 簡單詩歌、短禱告。
- 引導青少年將心安靜下來,進入與上帝的連結。
- 經文查考與信息(25 分鐘)
- 選擇與青少年生活相關的經文主題(例如:身份認同、焦慮與壓力、友情與愛情、網絡世界)。
- 使用 「觀察—解釋—應用」 三步法(參考費依、史都華《如何讀懂聖經》)。
- 帶領式問題:
- 經文在說什麼?
- 這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 這如何幫助我們更認識上帝?
- 小組討論與分享(20 分鐘)
- 每個人說出「一句觸動自己的經文或想法」。
- 分享本週最需要代禱的困難(例如學業、人際關係)。
- 屬靈操練(10 分鐘)
- 實際操練禱告(兩人互相代禱)、安靜默想、寫下感恩事項。
- 或行動挑戰:一週內嘗試做一件「愛鄰舍」的事。
- 結束祈禱與祝福(5 分鐘)
- 團體禱告,彼此擁抱或握手,營造群體感。
3. 季度主題設計(範例)
- 第一季:認識自己在基督裡的身份
- 詩篇 139(被上帝奇妙造作)、以弗所書 2(因恩典得救)、彼得前書 2(被揀選的族類)。
- 第二季:面對壓力與焦慮
- 馬太福音 6(不要憂慮)、腓立比書 4(應當一無掛慮)、彼得前書 5:7(將憂慮卸給上帝)。
- 第三季:建立真誠的關係
- 哥林多前書 13(愛的真諦)、約翰福音 15(朋友的愛)、雅各書 5(彼此認罪、互相代禱)。
- 第四季:活出信仰與見證
- 馬太福音 5(山上寶訓)、雅各書 2(信心與行為)、提摩太前書 4(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
4. 小組帶領者的角色
- 牧養者:傾聽、接納青少年的故事。
- 導師:引導他們進入聖經真理。
- 陪伴者:在信仰與生活的掙扎中同行。
- 榜樣:活出信仰,示範如何在壓力與挑戰中倚靠上帝。
📌 總結:
青少年靈性關懷小組不是單純的查經班,而是 屬靈的陪伴社群。在這裡,青少年能夠被聖經塑造,學會分享生命,並在同伴與導師的支持中建立堅固的信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