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除了需要被「看見、接納」,也同樣渴望「被引導」,特別是在聖經真理上有清楚的方向。若缺乏真理的引導,他們容易在資訊爆炸、價值觀混亂的時代迷失。以下分三個層面來討論:
一、青少年的屬靈需要背景
- 思辨能力正在萌芽:
青少年開始挑戰權威、追問「為什麼」,若教會只給「應該」或「不要問」的答案,他們會覺得信仰空洞。 - 價值觀尋找階段:
他們渴望建立「這是我自己的信仰」,而不是父母或教會強加的。這時候需要引導而非灌輸。 - 文化張力:
他們每天接觸到的是網路社群、偶像文化、同儕壓力,真理的聲音若不清晰,會被其他價值取代。
二、聖經神學的原則
- 耶穌的方式:祂常用問題(如「你們說我是誰?」馬太 16:15),引導門徒思考,而非單純給結論。
- 聖經的角色:提摩太後書 3:16–17 指出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青少年需要看到聖經如何與他們的生活貼合。
- 真理與愛的平衡:以弗所書 4:15 講到「用愛心說誠實話」,真理不是壓迫,而是釋放(約翰福音 8:32)。
三、牧養與實踐建議
- 情境化教導
- 用青少年熟悉的語境(音樂、電影、社群議題)連結聖經真理。
- 例如:討論 IG 的「追蹤與被追蹤」→ 引導到耶穌說「跟從我」的門徒呼召。
- 互動式學習
- 不只是講課,而是用討論、小組辯論、角色扮演,讓他們參與。
- 例如:讀浪子回頭,分組演出父親、哥哥、浪子,討論誰最像自己。
- 生活化操練
- 幫助他們在校園、網路中實踐真理。
- 例如:學習在同儕壓力下說「不」;或在霸凌現場選擇保護弱小。
- 屬靈導師的陪伴
- 青少年需要屬靈榜樣,他們不只是要「聽課」,更要「看見有人真實活出聖經」。
- 建立一對一或小組導師制度,讓年輕人有可以詢問疑難與掙扎的對象。
四、可用的聖經經文主題
- 真理帶來自由:約翰福音 8:31–32
- 少年與上帝的話:詩篇 119:9, 11
- 裝備的目的:提摩太後書 3:16–17
- 行道的挑戰:雅各書 1:22–25
- 智慧的起點:箴言 1:7
👉 總結:
要滿足青少年對聖經真理引導的需要,不只是傳遞知識,更是要啟發思考、連結生活、建立榜樣、給予陪伴。當他們發現聖經不只是「古老的故事」,而是與他們的生命息息相關,真理就會成為他們的方向與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