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主日學與基督教教育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教會遭受自由派的侵擾。正統的基要主義者,採取“敬虔的逃避政策”,倉皇尋求自保,以至避社會福音,也避免關懷社會:只傳個人得救的福音,不涉及社會疾苦。也就是說,只求人將來進入天堂,不管他現在陷於地獄。幸而教會保留了主日學,就是宗教教育,而使後來的世代,得有復興的機會。

  主日學的創始人睿可司(Bobert Raikes, b. Sep. 4, 1736-d. Apr. 5,1811),生於英國哥勞斯特(Gloucester),父親擁有一間當地的日報The Gloucester Journal1757年,父親去世後,他以二十一歲的少年作了發行人,接手經營。

  哥勞斯特是一個古老的工商業城市。因為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造成嚴重的貧富不均現象,犯罪率很高。睿可司有興趣於監獄改良工作。他隨即發現,監獄並不生產罪犯,是社會生產罪犯。他看到許多幼年童工,每天勞苦在工廠工作,星期天休息,則游蕩無所事事。他們既沒受過教育,品行一般都很惡劣,容易感染壞習慣,正是培養罪犯的溫床。因此,睿克司商請鄰近教區牧師司陶克 The Reverend Thomas Stock, 1749-1803)的同意, 發動了幾名婦女,自己出薪資延請他們,在各人家中召聚兒童,給他們基本的讀書課程,和聖經,並教義問答等基督教教育。

  1780年,在當地的聖公會教牧支持之下,開始了這種稱為“主日學”的事工。睿可司在他的報紙上撰文倡導,漸漸引起了普遍的興趣;在全英國各地,都有人效法。於是,主日學漸成為教會的事工。後來,教員也從受薪而改為義務事奉。這項運動極為成功。在1783年十一月三日,Gloucester Journal撰文宣稱過地獄般生活的兒童們,享受到“主日的天堂”。

  像任何新興的事工一樣,主日學也受到人的反對。教會中有人反對,以為那會破壞虔誠的敬守主日;更有人反對普及平民教育,認為那會引起人民造反,發動革命!

  主日學運動,得到約翰衛斯理的贊成,並協助推廣;連王后也予以支持。在當時,以敢言知名的政治家福克斯(Charles James Fox, 1749-1806)也曾贊成。1785年,在倫敦設立了主日學協會。主日學運動也超越了大西洋;1791年,美國聯邦憲法通過後僅二年,在非拉鐵非成立了超宗派的主日學協會。到1811年,睿可司去世的時候,建立了三十一年的主日學,單在英國已有約五十萬學生。現在,更不分宗派,主日學已成為教會普遍接受的節目,是宗教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主日學的教室,保守許多孩子免於走進監獄,卻走出去不少的領袖。

  後來東正教也有主日學,其他宗教也有仿效的基督教教育。天主教則大致無主日學,而有其自己的宗教教導。
  
  西方的基督教國家,教育原屬於教會的一部分。大學為了造就教牧而設,其學位袍也是教職的標識。

  美國一向注重宗教教育。清教徒移民到此之後,立即建立聚會的教堂,那也常是學校的所在地。因此,家庭一起敬拜,聚會也教導上帝的話。教會,學校,家庭,所教導的是一致的,培養建立信仰及知識,成為堅固的“金三角”。早期的大學,也都是由教會設立的。

  我們都應當記得:基督教教育是教會的骨幹。不止幼童應該參加主日學,成年人也應該參與;不是主日學的教員,就該是主日學的學生。注重基督教教育的教會,信仰都有良好的根基,也能迅速的增長。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經題式講章—有經文的好處



  1.一段有趣的經文會立刻吸引聽眾的興趣

    他們會留心聽道,很想知道你會怎樣處理那段經文。他們想知道你從中會帶出些什麼思想或啟迪。你的聽眾的心思受到刺激,警覺起來。他們對你要說的內容很感興趣。

  2.一段特定的經文有助講道者不致離題

  講者一旦偏離主題,便很難叫聽眾專心。

    有一段特定的經文--曉得其上文下理--叫人不致離題,又能保持聽眾的興趣。

  3.集中在一段經文上叫講者所講的合乎聖經

  你按照聖經的經文講道,那麼你的資訊便明顯地是基於聖經的。然後,你要用聖經其他有關部份來證實你的主題。

相反的,假如你的題目不是出自聖經--不論是心理學、社會學或文化等--你會搜集有關資料支撐該主題。用非聖經的主題是不好的,因為我們受命是要"傳講上帝的道"(提後 4:2)

  4.按聖經講道會加強你的膽量和權威

  當你特別的宣講上帝的道,聖靈會特別地膏抹。上帝膏抹他的道。

  你可以滿有感情和信心地宣講聖經的真理,因你不是在宣傳自己的個人意見,乃是把上帝對這件事的觀點說出來。"聖經如此說!"這話從你的口發出,會帶著無比的份量和權威,然後讀出經文並加以解釋。

    "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便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主和他的道一起作工( 16:20)

  5.一段好的經文能令聽眾牢記資訊

  講道很久以後,他們還會記得你的資訊。當他們想起你的資訊,他們會記得你講道時所根據的經文。   

七種講章



  一個牧者應該熟悉每一類講章,這樣能使他的事奉多元化,會眾也會感到有趣。他們可能每個禮拜都是聽同一個牧師講道。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你便能提供更廣闊層面的聖經真理。這樣的靈活性會使一個講道者的事奉更充實。

  1.經題式

  這種形式集中在一段頗為短的經文上。

    因此要選擇一句恰當的經文,然後進行研究、分析,發掘這節經文所包含的一切真理。然後有條理地,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也就是聽眾容易消化的方式,把真理表達出來。

  2.專題式

  在此,傳道人是要向會眾宣講一個特別的題目。

  例如他選擇"稱義"這個題目。他首先要從聖經中找出所有與這個題目有關的資料。然後將所得經文和思想整理,之後依照聖經真理全面地發揮已定的中心思想。講道者的目標,是把一切與這重要題目有關的資料告訴他的聽眾。

  或許一次教導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因此,講道者便要就這個題目,預備一系列的資訊或教導。這樣便保證能圓滿地處理這個題目。

    預備這類資訊,牧人的杖的(經文彙編)非常有用,你可以很容易從中找出與其題目有關的每一節經文。一本好的串珠聖經也會有幫助。

  3.預表式

  聖經中的"預表"隱藏了很多真理。這類講章就是發掘和傳遞這些真理的藝術。

  "預表"可能是一個人、一件物體或事件,這些人、物、事是未來的人,物、事的預言性象徵,與它們相似,並具有同樣的特徵。

  例如出埃及記的逾越節羔羊便是基督的預表。那逾越節羔羊的每一個"細節",都預言基督作為"上帝的羔羊"(1:29)所擔負的救贖角色。當基督為世人的罪死的時候,每一個預言性的象徵都應驗了。

  聖經的預表通常被稱為"將來美事的影兒"(85101)。這些人物和事件,就像一個背著太陽走路的人。他們的身體向未來投下一個影子,繪畫出日後將會發生的事的樣式。

  上帝的律法是將來美事的影兒。它代表那些在基督裏未來的美事( 10:1),也是這些事的影子。

  舊約的"聖日"也是將來美事的影兒(西 2:17)。那些聖日本身並不完全。它們實現的部份目的,是要為未來的事投射一幅預言性的圖畫。

  解釋和闡明聖經中的預表是一項特殊任務,它需要人對聖經課題有充分的認識。

  初學者要避免宣講較深奧的預表,因為非熟練的解釋會帶來各種錯謬。

  人若想解釋預表,必須對整本聖經有深入透徹的瞭解。這類教導應要用整本聖經來支持和證明。

  當你第一次教導預表,請謹記以下的原則:

(1)   先從較淺易的預表開始,就是那些非常明顯的預表。

(2)   切勿解釋預表的每一個細節,要著重真理的大綱。

(3)   避免把預表的教導當作教條式的教訓。

(4)   千萬不要用預表的教育作為教義的基礎。預表只能作為教義的例證,我們不能從中引伸教義。

(5)   要接受比你成熟的人的矯正。

  4.釋經式

  透過這方法,我們解釋一段特定的經文和其中蘊含的真理。我們把字裏行間隱藏的真理找出來。這是教導上帝全部旨意( 20:27)的一個好方法。

  你可以逐章解釋一卷書的內容。或許每週一章,逐節解釋,說明個中意義和真理。這樣可能會變成一系列的聖經研究,需要數周或數月來完成。

數年後,你的會眾會熟悉聖經的每一個部份,明白上帝要傳遞給他們的一切真理,從而得到屬靈上的餵養和裝備。

  5.傳記式

  人物傳記是一個人生平的故事,因此,這個方法是研究聖經人物的生平。記錄在聖經中的每一個人物的生平,對我們都很有意義。每一個人物的生平都可以教導我們。

  聖經人物的研究是引人入勝的。選擇一個人物,閱讀聖經中一切與這人物有關的經文,記下所有出現在腦海裏的意念。

  把這些意念按時序排列,就是它們事發的次序:

  --研究這些人的出生

  --留心他們成長的環境

  --集中上帝對他們生命的對付

  --他們對上帝的對付如何反應?

  --他們從中學到些什麼?

  --如果他們是個成功人物,秘訣何在?

  --他們若是失敗的,究竟錯在哪里?

  --我們能從他們的生平學到些什麼?

我們可以從聖經人物豐盛的人生,學到很多功課。



  6.分析式

    這類講章是仔細分析一個課題,旨在儘量從中抽出有關的真理;從這些真理,教導人有關的原則。

 7.類比式

  聖經的大部份內容都是以類比式寫成的。它用類似的事例教導一個真理。作者們用一個自然實體教導一個屬靈真理。這個方法是把有相同功能的事物作比較,用類似的事例進行推理。類比式講章是要傳遞類比中藏著的真理。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