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學基礎
- 聖靈洗與恩賜分賜
- 五旬節信仰核心是相信聖靈洗是信徒得著事奉能力的關鍵(徒 1:8)。
- 聖靈不僅呼召牧者,也裝備平信徒在日常生活與教會事奉中作見證。
- 全民皆祭司(彼前 2:9)
- 強調每位信徒都是祭司,蒙召事奉上帝與人,不限於教職人員。
- 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知識傳授,而是能力啟動與屬靈成熟。
- 靈恩與使命連結
- 屬靈恩賜(林前 12–14章)不單為個人造就,而是為建立教會、拓展福音。
二、平信徒事奉裝備的教育目標
- 靈命成長:建立穩定的禱告、讀經、敬拜生活。
- 真理根基:掌握聖經全貌與核心教義。
- 恩賜辨識與操練:學習分辨、使用並成熟運用聖靈的恩賜。
- 事奉技能:小組帶領、關懷探訪、查經帶領、敬拜服事等。
- 使命意識:活出見證、積極參與本地及跨文化宣教。
三、教育方法
五旬節教派的教育觀注重經歷與實踐並行,常用的裝備方法包括:
- 聖經課程與門徒訓練
- 系統性聖經教導(舊約、新約、神學基礎)
- 生活化應用與見證分享
- 靈恩操練聚會
- 禱告會、禁食禱告、方言與先知性服事操練
- 為病人禱告、釋放與醫治事奉
- 事奉實習
- 在敬拜、兒童主日學、外展、社區關懷中擔任角色
- 師徒制(mentor-mentee)同行學習
- 宣教與短宣經歷
- 藉跨文化與不同社群服事,擴張視野與信心
四、裝備課程的核心架構(五大模組)
模組 |
內容 |
目標 |
靈命塑造 |
禱告、敬拜、屬靈操練 |
與上帝建立親密關係 |
聖經與神學 |
聖經全貌、基要信仰、靈恩神學 |
建立正確信仰根基 |
恩賜發掘 |
屬靈恩賜測驗、操練、團隊服事 |
發現並成熟運用恩賜 |
事奉技能 |
小組牧養、講道查經、敬拜帶領 |
提升事奉實務能力 |
使命與差傳 |
福音策略、社區行動、短宣 |
培養宣教眼光與行動力 |
五、五旬節特色與其他教派的差異
- 強調屬靈經歷的即時性:不只教導恩賜,還在課程中實際操練。
- 跨世代培育:青少年、成年人、長者皆有服事崗位與裝備途徑。
- 合一與團隊事奉:鼓勵恩賜互補,避免個人主義。
- 宣教導向:教育不以學術結束,而以差派行動作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