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理循道宗的教育觀,深受其創始人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的影響,特別強調知識的普及化與實用性。這與當時只注重貴族精英教育的社會主流思想形成鮮明對比,體現了衛斯理「人人皆可得救」的神學理念在教育上的延伸。
1. 知識普及化:教育是每個人的權利
衛斯理相信,上帝創造了所有的人,因此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認識真理的權利。他認為,貧窮不應成為剝奪一個人受教權的理由。
- 為所有人辦教育:衛斯理在巡迴佈道時,除了傳講福音,也積極興辦學校,為窮人、孤兒和工人階級提供教育機會。這在當時是革命性的舉動。
- 重視女性教育:在性別不平等的時代,衛斯理主張女性應與男性一樣接受教育,這體現了他對每個人價值的尊重。
- 推動成人教育:衛理宗的主日學運動最初不僅教導聖經,也教識字。衛斯理也鼓勵成年人閱讀,並為他們編寫和出版了大量通俗易懂的書籍,這讓知識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
這種普及教育的理念,是衛理宗教育觀的核心,旨在確保每個人都能透過教育來提升自己,並更有效地理解信仰。
2. 知識實用性:學以致用,服務人群
衛斯理對教育的另一個關鍵觀點是,知識必須具備實用性。他反對脫離現實的純學術探究,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應是幫助個人和社會。
- 結合生活技能:在衛斯理創辦的學校中,課程不僅包括神學和古典文學,也涵蓋了寫作、算術等實用的基礎技能。他認為這些技能是人們改善生活、管理家庭和參與社會的必要工具。
- 為服務做準備:衛理宗的教育將知識視為一種工具,而非目的。學生學習的知識是用來解決社會問題、服務弱勢群體的。這種「學以致用」的精神,將個人的學術成長與社會責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 信仰與知識的交織:衛斯理認為,最實用的知識就是能夠引導人認識上帝、活出聖潔生命的知識。因此,他的教育將宗教教育與世俗知識並重,鼓勵學生在各學科中尋找上帝的痕跡,並將所學的知識用於榮耀上帝和造福他人。
總結來說,衛理循道宗的教育觀是**「以愛為普及,以用為目的」**。它打破了傳統教育的藩籬,主張教育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並且應該以培養學生具備實用的生活技能和服務他人的精神為導向。這種教育哲學,旨在培養出能夠以知識為工具、以愛心為動力,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的公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