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節教派之教育觀大致可從以下幾個面向理解:
1. 聖靈導向的教育理念
o 核心信念是教育必須與聖靈同工,強調經歷(experience)與知識並重。
o 教育目的不僅是知識傳遞,更是培養信徒在生活中實踐聖靈引導與屬靈恩賜。
o 教室與禮拜堂界線相對模糊,教導與敬拜、見證、禱告往往交織。
2. 聖經為最高權威
o 以「全備的聖經觀」(full gospel)作為教育基礎,強調字面解經與屬靈應用並重。
o 教材與課程安排常緊扣《使徒行傳》與新約書信,凸顯初代教會的復興模式。
3. 全人教育與門徒訓練
o 不僅關注理性認知,也重視情感、意志與屬靈生命的培養。
o 門徒訓練包含:聖經研讀、禱告操練、靈恩事奉(如方言、醫治禱告)、社會關懷。
4. 平信徒事奉的裝備
o 認為每位信徒都蒙召事奉,因此教育常以裝備會眾為目的,而非僅培養專職牧者。
o 訓練模式多元:查經班、佈道隊、短期聖經學校、靈恩特會。
5. 靈性塑造與復興意識
o 教育內容往往帶有強烈的末世意識與宣教使命感,鼓勵信徒預備迎接基督再來。
o 對聖潔生活與道德操守有高度要求,並透過榜樣與群體生活加以塑造。
6. 實踐性與靈活性
o 教育並非僅限於正式課堂,而是融入日常事奉、家庭聚會、宣教行動中。
o 教材與方法彈性,常因應聖靈帶領與地方需要而即時調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