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教會遭受自由派的侵擾。正統的基要主義者,採取“敬虔的逃避政策”,倉皇尋求自保,以至避社會福音,也避免關懷社會:只傳個人得救的福音,不涉及社會疾苦。也就是說,只求人將來進入天堂,不管他現在陷於地獄。幸而教會保留了主日學,就是宗教教育,而使後來的世代,得有復興的機會。
主日學的創始人睿可司(Bobert Raikes, b. Sep. 4,
1736-d. Apr. 5,1811),生於英國哥勞斯特(Gloucester),父親擁有一間當地的日報The Gloucester Journal。1757年,父親去世後,他以二十一歲的少年作了發行人,接手經營。
哥勞斯特是一個古老的工商業城市。因為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造成嚴重的貧富不均現象,犯罪率很高。睿可司有興趣於監獄改良工作。他隨即發現,監獄並不生產罪犯,是社會生產罪犯。他看到許多幼年童工,每天勞苦在工廠工作,星期天休息,則游蕩無所事事。他們既沒受過教育,品行一般都很惡劣,容易感染壞習慣,正是培養罪犯的溫床。因此,睿克司商請鄰近教區牧師司陶克
(The Reverend Thomas Stock, 1749-1803)的同意, 發動了幾名婦女,自己出薪資延請他們,在各人家中召聚兒童,給他們基本的讀書課程,和聖經,並教義問答等基督教教育。
1780年,在當地的聖公會教牧支持之下,開始了這種稱為“主日學”的事工。睿可司在他的報紙上撰文倡導,漸漸引起了普遍的興趣;在全英國各地,都有人效法。於是,主日學漸成為教會的事工。後來,教員也從受薪而改為義務事奉。這項運動極為成功。在1783年十一月三日,Gloucester Journal撰文宣稱過地獄般生活的兒童們,享受到“主日的天堂”。
像任何新興的事工一樣,主日學也受到人的反對。教會中有人反對,以為那會破壞虔誠的敬守主日;更有人反對普及平民教育,認為那會引起人民造反,發動革命!
主日學運動,得到約翰衛斯理的贊成,並協助推廣;連王后也予以支持。在當時,以敢言知名的政治家福克斯(Charles James Fox, 1749-1806)也曾贊成。1785年,在倫敦設立了主日學協會。主日學運動也超越了大西洋;1791年,美國聯邦憲法通過後僅二年,在非拉鐵非成立了超宗派的主日學協會。到1811年,睿可司去世的時候,建立了三十一年的主日學,單在英國已有約五十萬學生。現在,更不分宗派,主日學已成為教會普遍接受的節目,是宗教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主日學的教室,保守許多孩子免於走進監獄,卻走出去不少的領袖。
後來東正教也有主日學,其他宗教也有仿效的基督教教育。天主教則大致無主日學,而有其自己的宗教教導。
西方的基督教國家,教育原屬於教會的一部分。大學為了造就教牧而設,其學位袍也是教職的標識。
美國一向注重宗教教育。清教徒移民到此之後,立即建立聚會的教堂,那也常是學校的所在地。因此,家庭一起敬拜,聚會也教導上帝的話。教會,學校,家庭,所教導的是一致的,培養建立信仰及知識,成為堅固的“金三角”。早期的大學,也都是由教會設立的。
我們都應當記得:基督教教育是教會的骨幹。不止幼童應該參加主日學,成年人也應該參與;不是主日學的教員,就該是主日學的學生。注重基督教教育的教會,信仰都有良好的根基,也能迅速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