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兒童之基督教教育



  法國哲人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 1533-1592)說:“要趁泥土尚柔軟,在急速旋轉的輪上造器皿;教育孩童要及早。”

  從柏拉圖 Ptato, c.428-348 B.C.),到孟德斯鳩 Charles-Louis de Montesquieu, 1689-1755),到米勒(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等哲學家,都認為該以教育養成良好公民。其中以德國哲學家費希特(Jon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講得更坦率“教育的目的是摧毀自由意志。”這些都是以實用為教育目的。這思想路線的貢獻,使近世紀來,政府都注意到控制教育;當然,他們不會注重灌輸基督教信仰。

  可惜,現今有些教會,也避免基督教這名詞;他們是否使人接受基督,還屬未知數,但缺乏教導的事實,卻是極為明顯的。不過,聖經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的信仰要傳到下一代,注重教導是非常重要的。

  聖經說: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是獨一的主。你們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也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申六:4-9

  不僅僅是要教訓,還要殷勤教訓,隨時教訓,把生活環境當作教育環境。這是多麼肯切的指示,多麼嚴格的要求!而且主耶穌在回答文士的時候,以“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太二二:37-40),這也是教育的中心。

  箴言第二十二章6節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354-430 有一位敬虔的母親,從小以聖經教導他。到他少年時候,離家求學,受異教迷惑,陷溺肉慾。但他從未敢褻瀆上帝,也知道自己的錯誤,終於在母親的祈禱下,悔改歸向主,成為上帝所重用的器皿。

  奧古斯丁在他所寫的基督教教育 Christian Doctrine)中,申述教育的重要。他認為不僅孩童該受基督教教育,每一信徒都該受教育,不可託言有聖靈恩膏教導,就可以不受教;信仰的需要學習,正像語文的需要學習一樣。

  我們今天聖徒的家庭,每以為事務太忙,而以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更以為“好”學校的標準,只在於學術,只在於學得謀生發達的工具,不察學校所教導的,是否合於聖經真理:只求謀得好收入,好地位,而不是要作好人,榮耀上帝。結果,是以“賺得全世界為目標”,而不顧失去自己的生命,是何等可惜的事!


主日學與基督教教育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教會遭受自由派的侵擾。正統的基要主義者,採取“敬虔的逃避政策”,倉皇尋求自保,以至避社會福音,也避免關懷社會:只傳個人得救的福音,不涉及社會疾苦。也就是說,只求人將來進入天堂,不管他現在陷於地獄。幸而教會保留了主日學,就是宗教教育,而使後來的世代,得有復興的機會。

  主日學的創始人睿可司(Bobert Raikes, b. Sep. 4, 1736-d. Apr. 5,1811),生於英國哥勞斯特(Gloucester),父親擁有一間當地的日報The Gloucester Journal1757年,父親去世後,他以二十一歲的少年作了發行人,接手經營。

  哥勞斯特是一個古老的工商業城市。因為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造成嚴重的貧富不均現象,犯罪率很高。睿可司有興趣於監獄改良工作。他隨即發現,監獄並不生產罪犯,是社會生產罪犯。他看到許多幼年童工,每天勞苦在工廠工作,星期天休息,則游蕩無所事事。他們既沒受過教育,品行一般都很惡劣,容易感染壞習慣,正是培養罪犯的溫床。因此,睿克司商請鄰近教區牧師司陶克 The Reverend Thomas Stock, 1749-1803)的同意, 發動了幾名婦女,自己出薪資延請他們,在各人家中召聚兒童,給他們基本的讀書課程,和聖經,並教義問答等基督教教育。

  1780年,在當地的聖公會教牧支持之下,開始了這種稱為“主日學”的事工。睿可司在他的報紙上撰文倡導,漸漸引起了普遍的興趣;在全英國各地,都有人效法。於是,主日學漸成為教會的事工。後來,教員也從受薪而改為義務事奉。這項運動極為成功。在1783年十一月三日,Gloucester Journal撰文宣稱過地獄般生活的兒童們,享受到“主日的天堂”。

  像任何新興的事工一樣,主日學也受到人的反對。教會中有人反對,以為那會破壞虔誠的敬守主日;更有人反對普及平民教育,認為那會引起人民造反,發動革命!

  主日學運動,得到約翰衛斯理的贊成,並協助推廣;連王后也予以支持。在當時,以敢言知名的政治家福克斯(Charles James Fox, 1749-1806)也曾贊成。1785年,在倫敦設立了主日學協會。主日學運動也超越了大西洋;1791年,美國聯邦憲法通過後僅二年,在非拉鐵非成立了超宗派的主日學協會。到1811年,睿可司去世的時候,建立了三十一年的主日學,單在英國已有約五十萬學生。現在,更不分宗派,主日學已成為教會普遍接受的節目,是宗教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主日學的教室,保守許多孩子免於走進監獄,卻走出去不少的領袖。

  後來東正教也有主日學,其他宗教也有仿效的基督教教育。天主教則大致無主日學,而有其自己的宗教教導。
  
  西方的基督教國家,教育原屬於教會的一部分。大學為了造就教牧而設,其學位袍也是教職的標識。

  美國一向注重宗教教育。清教徒移民到此之後,立即建立聚會的教堂,那也常是學校的所在地。因此,家庭一起敬拜,聚會也教導上帝的話。教會,學校,家庭,所教導的是一致的,培養建立信仰及知識,成為堅固的“金三角”。早期的大學,也都是由教會設立的。

  我們都應當記得:基督教教育是教會的骨幹。不止幼童應該參加主日學,成年人也應該參與;不是主日學的教員,就該是主日學的學生。注重基督教教育的教會,信仰都有良好的根基,也能迅速的增長。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經題式講章—有經文的好處



  1.一段有趣的經文會立刻吸引聽眾的興趣

    他們會留心聽道,很想知道你會怎樣處理那段經文。他們想知道你從中會帶出些什麼思想或啟迪。你的聽眾的心思受到刺激,警覺起來。他們對你要說的內容很感興趣。

  2.一段特定的經文有助講道者不致離題

  講者一旦偏離主題,便很難叫聽眾專心。

    有一段特定的經文--曉得其上文下理--叫人不致離題,又能保持聽眾的興趣。

  3.集中在一段經文上叫講者所講的合乎聖經

  你按照聖經的經文講道,那麼你的資訊便明顯地是基於聖經的。然後,你要用聖經其他有關部份來證實你的主題。

相反的,假如你的題目不是出自聖經--不論是心理學、社會學或文化等--你會搜集有關資料支撐該主題。用非聖經的主題是不好的,因為我們受命是要"傳講上帝的道"(提後 4:2)

  4.按聖經講道會加強你的膽量和權威

  當你特別的宣講上帝的道,聖靈會特別地膏抹。上帝膏抹他的道。

  你可以滿有感情和信心地宣講聖經的真理,因你不是在宣傳自己的個人意見,乃是把上帝對這件事的觀點說出來。"聖經如此說!"這話從你的口發出,會帶著無比的份量和權威,然後讀出經文並加以解釋。

    "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便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主和他的道一起作工( 16:20)

  5.一段好的經文能令聽眾牢記資訊

  講道很久以後,他們還會記得你的資訊。當他們想起你的資訊,他們會記得你講道時所根據的經文。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