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上帝的形像


白甲也夫(Nicholas.ABerdyaev)說:「基督教關乎人所講最要緊的一部分道理,即人按上帝形像受造;他在有形受造物中居最高地位;他是上帝的孩子,不單是自然界大海洋中之一滴。」(Christendom,13,419)

 

人與上帝相聯,是按他的形像受造。人的心靈品性是與宇宙的 中心相聯。那使人與無理性的受造物分離的,將人與理智的上帝連起來,這上帝是居於自然界與人二者之上,而又解釋二者的。那些使人異於禽獸的地方,使人與上帝發生關係。我們能拿人的話來解說上帝的事,就是因為這個緣故。假如不是這樣,那麼,基督教所講上帝藉著耶穌基督成為肉身的道理,便失去了意義。這道理真包含有人性能以解釋神性的意思。罪在人的經驗中真是個悲慘的事實,但我們總不可因為感覺有罪,便把人乃按上帝形像而造的一個事實輕忽了。


對於上帝的形像,需加以形式和實質的區別。所謂形式的形像,乃指人的人格而言,不加任何形容。屬上帝形像的這一方面總未曾失落,而且也不能失落,不然,人的人格便毀滅了。假如上帝形式的形像失落了,人也不算為人了;他便完全歸於滅亡。所謂「上帝實質的形像」,便是說到形式形像的內容。上帝實質的形像因人犯罪失落了,但形式的形像仍未失落。人性的本質並不是罪。假如人性的本質是罪,那麼,救恩便不能臨到人,因為罪是總不能蒙救的。

 

弗喇秋(FIacius)將原罪講為人的本性和本質,然而不論罪惡的感覺是如何大,將人講成為不能蒙救的,神學家總不能以此為滿意的說法。信義宗古神學家,用非屬本質,乃屬偶性(non essentialesed accidentale)的說法,來描寫原罪。罪非人性之本質,乃是偶然發生的事。一個銀錢失落了,淹沒土中,直到它的形像和記號都看不見了,但那錢的本質並非因此而成泥土。國王的像和號還在那裹,一加洗淨,便可看見。上帝實質的形像在人裏面,也許照樣因犯罪失落了,但這並不能使人性之本質變為罪。上帝形式的形像依然存在,且有蒙救之可能。


把罪所包含的意義,看為是完全失去了上帝的形像,這是不合聖經的,聖經說人心顯明知道有上帝(羅一:19),人人都有良知(羅二:15),能行律法的事(羅二:14),有一個沒有失去的上帝形像(創九:6;徒十七:28;雅三:9),分享了那照在暗中的光(約一:8)。正是因為人有這些能量,所以上帝的恩典才能在人心中有所行動;不然,傳揚福音的事業便無需有了。(參約三:21;徒十:3435;彼前三:1等處說明此理極為顯明)


以上所言,實際上包含有上帝為萬人之父,人都為弟兄之意。上帝不只是基督徒的父,也不只基督徒是弟兄。一切人都是弟兄,上帝是一切人的父,這意思我們須得承認。在太廿三:9耶穌說:「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在前一節他又說:「你們都是弟兄」。這些話不單是對門徒說的,乃是「對眾人和門徒講論」(太廿三:1)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