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信心


歸正的積極方面,即人心歸向上帝的方面,我們稱之為信心。信心也就是人的心靈回應上帝。信心也像悔改,包括整個的人格,精神生活的每一方面。

 

蒲郎(WiIiam Adams Brown)界說信心為:「各人將自己交托給那位不能看見,卻永遠活著而又將他那滿有恩典品格,藉著人類的救主基督顯現出來的上帝。」(Christian Theology Outline,P.381)


信心是一種包含人生整個人格在內的經驗。信心包含理智、情感、意志。信心並非與理智分離。然而它也不單是一件理智認可的事,也不單是同意某種教理教義。信心不僅是主張正統。一個人也許是十足的正統派,然而仍舊沒有信心。也許他從未否認過教會所定的一個教理或教義,然而仍舊缺少信心,但信心也與理智有關。如果一個人對於某人或某事有信心,他須得多少知道關乎那人或那事的一些事。所以知識也是信心的一種要素。而且信心是以知識為根據的,信心與知識到底是不會相互抵觸的。凡我所知道的真理,一定是與我所信仰的物件關聯的。把信仰視為「相信你所知道不會是真的」,總不能令人滿意。

 

保羅所說的「奧秘」,人常以為有無需運用理智之意(參弗一:89,三:1419)但使徒保羅所說的奧秘」,並非盲目無知的感情作用。在那些第一世紀的奧秘宗教中,所謂奧秘固有此種意義。但保羅心目中之所謂奧秘,乃指上帝將他自己啟示出來的大事實,是何等的使人感覺奇異,喚起敬虔。

 

保羅所講的奧秘,是以知識,或說啟示為根據,即上帝的愛藉基督彰顯出來的知識,這種知識是如此無窮無盡,是人所不可能測度的。歷代信經固然講到上帝之「不可理解」,但這也並非說,上帝完全不能為人所知,乃是說我們知道上帝,不是全然出自理解。我們對於上帝所有知識是實在的,也真正是知識。

 

使徒彼得勸勉讀者:「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故,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三:15)

 

信心並非輕信,我們要防備,總不要叫我們信心流於輕信、妄信的地步。我們的信心生活要有力,必得切實相信這宇宙而來的知識為根據,又要與我們所有的各種知識相吻合。


理智是有限的。人的心思不能理解星球所佔有的空間,人心的靈有何實質,以及動植物界生長何以可能。這些我們都不能瞭解,但相信他們,並非墜入迷信的境界。同樣,人的理解對於屬神的事也是有限的,卻不必流於迷信。


在人格的關係中,要想有像數學一樣的證明,是不可能的,宗教既包含此種人格的關係。信心的證據總不能數學或科學的方法來證明,然而我們卻確實的相信它是真的。如果信心證據能證明,便不算為信心了。一個人也許不能事先證明他的朋友將要如何歡迎接待他,然而他並不因此而失去確切相信的心。


理性與信心並不相反。你不能說,在理性所不能達到的境地,於是開始運用信心。人在往上帝那裏去的路上,並非一半用理性,然後用信心完成那另一半。上帝並非離人邏輯思想的尾端還有好遠,一定要藉信心才可以把那最後一段距離征服。神人之間,惟藉信心方有交通可言。然而在信心之中,常含有一部分的理性,理性亦常司規範信心的職務。理性對於信心是大有助益的。因為他常將信心中空洞不合事理的部分加以消滅,使得信心純潔真實,不致流於迷信。宗教之得以由法術中解放出來,都要歸功於理性。理性也指明許多用原始方法,決定什麼是屬神旨意的愚妄。理性認為信心,不便流於輕信。信心中理性愈多愈好,這樣的信心,也必生動有力。理性也如同信心一樣,乃上帝賜人的恩物,我們也要珍惜它,並善用之。


信心也不僅限於宗教的範圍。在人生其他範圍以內,信心也有它的地位。在知識論(Epistemology)的範圍以內,人不知費了幾多思想和努力,但似乎總不能超出我們相信能以知道具體的一點以外。人類一切合作的企圖,均建立在信心以上。許多企圖之可能成功,如果沒有信心,任何企圖都不能創始,更不能繼續前進。在人格的關係當中,信心尤為重要。人生許多活動,均由信心發生。對於製造汽車,建築橋樑,修築道路的工程,外科醫生的手術,以及藥劑師的技能,我們都得有相信的心。我們不能先事證明以上所舉那些技術人員必要成功我們所期望的。因為這樣證明,實為事實所不許。我們本著信心與上帝交往,實與人生其他 對人對物的關係無大差別,在信心經驗中,理智固有其他位,且理智並不因有賴乎信心,而減少其尊嚴。「信心簡直就是理性增長到了飽含勇毅的地 步。」(Lp.Jacks: Religicus perplexities(p19)


信心也包含人格情感的方面。在新約中。常由信心發生依靠的感覺。愛上帝必得依靠上帝。信徒仰賴上帝要以慈父的心對待每一個悔改的罪人。依靠包含信任。依靠也不單在信徒的內心經驗中發現,連在一切身外事物上,信徒也依靠上帝必要用智慧仁愛引領管治,使之終於達到善美的目的。人有相信的心,自必發生依靠的 感覺。


人心若不依靠上帝,總不能得到平安。自然界循經常不變之律,總是這樣無情,而且對於人生所欲追求達到的目的,顯然漠不關心,也毫不留意於人生的價值。社會固有相當的可靠成分,但它的可靠性缺欠不少。殺害先知們和耶穌的,就是社會。而是依靠上帝的愛,我們才能找著一種穩定人生的能力。在萬事交相打擊之下,我們唯有依靠上帝的忠實不變,才能得著力量,勇往直前。人心除了依靠上帝,總不能得著平安。


依靠並非愚蒙。有人講道反對用避雷針,以為這是表明缺少依靠上帝。同樣也有人反對人壽保險,但上帝賜人理智,乃是叫人好好利用。人能用成聖了的理智與上帝合作。也應該如此合作。但基督徒所有的最後目的,不是依靠自己所能達到的,而是依靠上帝的忠信。


我們已經指明,信心亦包含人格的意志方面,按希伯來文講,信心有忠信可靠的意思。

 

哈巴谷先知寫著:「義人因信得生」(二:4),這話為保羅和路德的神學思想作了先鋒。信心的第一要義是要忠信,有百折不撓、堅持到底的意思。

 

「義人必因其忠信而得生,意謂他堅決的依靠耶和華。在人類歷史的長期進程中,那些 依仗他們自己的權勢才能,而輕視道德的民族和個人,都滅亡了。他們不能得生,得生的是義人,是那些尊重公理,敬畏上帝的人。這樣的人雖說受苦很多,甚至有時似乎無法生存,他們仍然生活,他們生活是因著他們的忠信,即堅決的依賴那位永遠活著的上帝,他活著即他們生命的保證。這是舊約中最深奧不過的一個意思。」(Dummelow,Commentary,p.590)

 

在新約中,「信心」也常有忠信的意思(參彼前一:21)

 

信心有忠信的意思是很明顯的。一 個人相信某人或某事,就是切慕某人或某事所代表的理想。相信一個惡人是不可能的。一個值得別人相信的人,必有什麼為人所愛慕敬重的理想。照樣,人信上帝,也是因為要誠心歸向上帝聖善的旨意。信上帝而同時又愛罪惡,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信心的經驗中,自必有一種倫理的要素。


信心包含有相信、依賴、順服上帝的各種意思。信心乃是為規範人生所信之道。或說,乃是人賴以活著所信之道。信心是基督徒人生的原則。信心也是基督徒的世界觀。像這樣的信心,自必有倫理的含義,無需辯論。


聖經稱信心為上帝的恩賜(弗二:8)。是上帝所賜,並非為人所造成。路德解釋這個意思,寫著說:「我相信藉著我自己的理性和能力,不能相信耶穌基督是 我的主,或接近他。」(基督徒要學問答解釋信經第三段的話)

 

信心並非由人的想像中產生出來的。人為屬靈的環境所包圍,信心就是由於這種環境所發出的呼聲而發生的響應。換言之,信心是由信心的物件所產生出來的。信心不是由人自己製造出來的,但上帝藉著那些啟示他自己的工具臨到人,信心即由此而生。人對朋友有 信心,也不是由自己產生的,乃是由那朋友的友誼在他心中所喚起的回應。同樣,在人心中生起信心的,也是上帝向人顯現他自己的客觀事實。如此說來,信心並不是人心中想像的虛構,乃是對於上帝在基督裏面所啟示出來的,應有的反響。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