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在教會的倫理是否比一般的非基督徒都好?這是值得我們檢討與思考的問題。聖經裡面有很多地方強調倫理的重要性,例如:
- 倫理是信仰的外在表現
雅各書是常被我們忽略的一本書,雅各書 2:17 說:「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
所以倫理是印證信仰的主要方法。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光、地上的鹽」,意思即是指基督徒要有特殊的倫理生活表現,以別於
非基督徒。
基督徒需要有好的倫理表現、好的倫理生活,才能夠做世上的光、地上的鹽。
- 倫理生活關係基督徒個人的得救
倫理,照理來說,應該受到基督徒的重視才對,但是「倫理生活關係到基督徒個人的得救」這種方面好像被傳統信仰所忽略,因為傳統的教義強調「因信稱義」。我們常聽說,信心最重要,我們是因信稱義的,只要有信心就可以稱義,只要有信心就可以得救。你一定很少聽過說「有好行為就可以得救」。
我們過去都被教導,得救不是靠行為,而是靠信心。如此不斷地強調信心,以致於倫理在我們的教會傳統中反而被忽略了。很多基督徒有這樣的觀念,認為行為不重要,導致基督徒的行為表現與一般不信的人沒有什麼區別。這是十分虧欠的事情。如果我們的生活、行為和非基督徒沒有區別的話,作基督徒又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馬太25:31-46
記載,耶穌說將來我們都要在上帝面前交帳,那時,上帝要把在祂面前的人分成兩邊,一邊是山羊,一邊是綿羊。
上帝要對山羊那邊的人說:「我不認識你們,你們
會被拒絕進入天堂,因為我餓了,你們沒有給我吃,我渴了,你們沒有給我喝,我沒有衣服,你們沒有給我穿。」
這些人都不關心他的弟兄姊妹的需要。
另外一邊的人,上帝對他們說:「你們可以跟我一起享受,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我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沒有衣服,你們給我穿。」
耶穌這個比喻是什麼意思?很簡單,它告訴我們,我們的生活要有倫理的行為表現,也就是要會關心人、幫助人。
如果我們只有信心,沒有倫理,到最後就會像耶穌所說的,上帝會棄絕我們。我要強調的是,倫理生活其實也關係到我們個人的得救,不要只說有信心就可以得救,
而不去重視倫理。
信心和倫理同等重要,為什麼我們的傳統告訴我們倫理不重要,信心才重要?
我們都知道「因信稱義」是宗教改革的一個口號,它是宗教改革時為
了突顯信心的重要而提出的。當時羅馬的教會發生問題,教皇非常腐敗,有偏差的教訓,他們強調教會、強調教皇的地位,所以馬丁路德改教時就呼籲信心的重要性。他強調信心能讓人得救,得救不必通過教會或教皇,只要對上帝有信心即可。這些我們讀教會歷史就可以知道。
但我個人覺得「因信稱義」這個口號有點矯枉過正,讓新教的傳統,從那時起對倫理行為比較不重視。這樣的作法其實跟耶穌、跟聖經的教訓有一點背離。基督教倫理學強調,我們不要被這種「因信稱義」的教義阻礙我們對倫理的重視,因為倫理是很重要的。
- 倫理也是維繫教會秩序的主要力量
教會裡面如果沒有倫理,我們都看得出來,教會一定會很亂。所以倫理在我們基督徒的教會生活當中非常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